最有可能振兴南明的三个人,两个吐血而死,一个受刑而亡

著名诗人顾城说:“在南明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有两位,一位是堵胤锡,另一位是张煌言。”还有一个李定国。从崇祯自缢到第一次、第二次反清浪潮,南明有无数次机会复盘。倘若能用好这三人,即便不能恢复河山,也能与清朝划江而治。

堵胤锡在南明史上声名不显,一直遭到何腾蛟、瞿式耜等人的打压。其实,堵胤锡是南明史上最具战略眼光的政治家,政治眼光和魄力远在史可法、何腾蛟、瞿式耜之上。

最有可能振兴南明的三个人,两个吐血而死,一个受刑而亡

南京城破时,堵胤锡正巡抚湖广。李自成的侄儿李锦败逃至澧州,拥兵三十万之众,声称要与明军会猎。满朝文武惊慌失措,堵胤锡说:“胤锡说:“国家新造,势不能剿,应当招抚。事成乃吾国家之福,不成即吾毕命之日。”于是单骑前往,与李锦会面,讲明忠孝大义,主张联合抗清,情意恳切,李锦伏地痛哭,表示愿从调遣。事实证明,堵胤锡的策略是正确的,大西军残部、夔东十三家成为后来的抗清主力。1648年,堵胤锡率农民军收复衡州和湘潭,斩杀清兵无数。可惜,因连年征战,堵胤锡积劳成疾,望阙再拜后吐血身亡。

最有可能振兴南明的三个人,两个吐血而死,一个受刑而亡

张煌言,是南明史上最悲情的一位英雄,同时,他也是一位难得的文武全才。弘光政权覆灭后,南明残余势力四分五裂,江淮沦陷,隆武政权在郑氏扶持下退守福建。杭州城破,二十五岁的张煌言随鲁王据守舟山,这一守就是十九年。舟山数次陷于敌手,张煌言没有放弃,只要一有机会,就指挥水师入长江作战,曾一度与郑成功水师夹攻南京,局势一片大好。

最有可能振兴南明的三个人,两个吐血而死,一个受刑而亡

在这场战役中,张煌言表现出卓越的军政才能,他以三入长江作战的经验向郑成功建言:先占据崇明岛作为根据地,可惜郑成功并未采纳;张煌言攻入瓜州,再次建议进攻镇江,但郑成功进军缓慢,结果错失良机,导致大败,郑军损兵折将,黯然退回福建。郑军一撤,张煌言部就遭到数路清军围攻,张煌言仅率数百人突围而出,隐藏在东海海岛上准备再图大事。不久后,张煌言因叛徒出卖被俘,不屈被杀。

李定国,本是大西军首领张献忠义子。张献忠死后,李定国率余部败逃至贵州,及时调整战略,由反明变为联明。李定国以昆明为根据地,实行政治和经济改革,日夜操练兵马,制造盔甲,训练象队,一年内练就精兵三万。1652年,李定国率步骑八万和五十头战象出征,接连取得桂林、湘桂、衡州三次大捷,两蹶名王,收复故土三千里,天下为之震动,清廷甚至想要放弃西南七省,与大西军议和。

最有可能振兴南明的三个人,两个吐血而死,一个受刑而亡

然而就在此时,爆发孙立内讧,孙可望投敌,广西、湖南再次沦陷,李定国和大西军将士取得的大好局面被破坏殆尽。孙可望投降后,向洪承畴献出西南地图,并告知大西军虚实。清军分数路进攻云南,永历帝逃至缅甸,李定国在磨盘山血战后亦退出云南。在他四十二岁生日那天,传来永历帝被绞杀的消息,李定国号呼抢地,双目血泪,数日后病逝,死前嘱咐道:“宁死荒外,勿降也!”

南明政治腐败,党同伐异,争权夺利,排挤农民军,尤其不能善用堵胤锡、张煌言、李定国等人,弘光、隆武、绍武、永历政权的覆灭,从处处意外中表现出各种必然,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