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社區”構建基層善治新格局


“共享社區”構建基層善治新格局


在祖廟街道北江社區共享空間內,居民在進行技能共享,學習扎花。

在抬頭望找準發展方向的同時,祖廟街道也不忘低頭,紮實開展基層治理工作。

家住蘭桂社區的黃阿姨家裡的水龍頭需要修理,在“和諧共享社區”APP上發佈需求,沒多久,就有鄰居回覆“我可以幫助你”,並敲門上門維修了。

這一幕幕充滿人情味的場景,隨著共享社區建設的深入推進,在禪城區祖廟街道的50個社區內越來越常見。

為打破“陌生人社區”的痛點,近年來,祖廟街道作為禪城區試點,探索將“共享”理念融入基層黨建、基層治理體系,以城市小區為單位,依託黨群服務中心網絡平臺,通過“共享”模式,打通服務供需兩端,從線上到線下,形成了完整的服務信息、服務能力的閉環。

2018年,禪城區把祖廟打造“共享社區”的成功經驗推廣到其他鎮街,通過鄰里之間互助共享,城市陌生社會漸漸變成熟人社會,“共享社區”項目也獲得了“國字號”榮譽。

  黨建引領

下繡花功夫推進基層治理

“什麼是真正的城市有變化、居民有感受?其實很多東西都體現在這些小事上。”塔坡社區居民何桂芳告訴記者,社區黨委建設的“共享社區”,方便了生活,加深了鄰里感情,“只要譚書記發活動通知,我們一定會積極響應。”

何桂芳說的“譚書記”,是塔坡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譚翠嬋。居民以前愛喊她“主任”,現在更習慣稱呼為“書記”,這折射了近年來祖廟街道逐步深入推進基層黨建工作的成果。

譚翠嬋介紹,為了深入推動社區的共建共享,全面推進共享有效社區建設,2018年以來,塔坡社區黨委以社區文化為基礎,以居民供需平衡為根本,牽頭建立了社區共享小屋,搭建社區資源共享空間。

然而,推動社區居民參與共享社區建設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要讓共享社區真正運作起來,關鍵在於讓群眾真正成為社區治理的主角。

祖廟街道通過基層黨組織讓黨員幹部和體制內人員先參與進來,活躍小區共享氛圍,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影響和引導更多的社區居民參與進來,最終達到社區居民群眾自助的共享局面。

連鑾權就是其中一位樂於參與共享技能的非戶籍黨員。連鑾權對記者說,他來佛山已經有11年,作為在塔坡轄區創業的“新佛山人”,只要社區黨委有需要,他都會盡量抽空向社區的孩子們教授硬筆書法。

這是祖廟街道黨建引領共享社區建設的一個縮影。從中可以看到,祖廟街道共享社區建設的方向是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通過做好服務來促黨建,切實提高黨在服務群眾中的核心領導地位,築牢聯繫服務群眾的“橋頭堡”。

搭建平臺

精準對接供需兩端

打開“和諧共享社區”APP首頁,可以看到有物品分享、技能分享、互幫互助等欄目的信息,居民可以在上面發佈自己的閒置物品,也可以發佈自己的需求。

祖廟街道作為禪城區人口密度最大的轄區,人口結構中“一老一少”比重較高,對於民生服務需求最為突出。2015年開始,祖廟街道在禪城區中率先探索建立“微服務中心”,利用數據決策分析系統強化對區域情況的分析,以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為導向,推進“黨建+基層治理+民生+信息化”建設,提升現代社會治理水平。

2018年年初,禪城區委書記劉東豪在調研微服務中心時指出,“要發揮好互聯網思維去中間化、去碎片化優勢,借鑑‘特長共享’、‘愛心銀行’等共享理念,提高黨群為民服務工作能力和水平”。

而祖廟街道也在實踐中發現,僅僅依靠或運用傳統方式,已經難以適應新形勢下城市基層黨建、基層治理及民生服務的要求。為此,祖廟街道建立“線上平臺+線下實體”相結合工作體系,拓展群眾的互動溝通渠道。

在祖廟的經驗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是重要一環。為此,祖廟通過“共享社區”手機APP,利用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喚醒沉澱的數據,將居民群眾可共享的資源、所需的服務信息發佈在平臺上,進一步實現“需求清單”、“服務清單”的“智能”對接,提升社區的人文環境和逐步建立社區的共享文化,引導社區居民密切日常交往、參與公共事務、開展協商活動、組織鄰里互助,推動建立網絡化社區治理和服務新模式。

而在線下,祖廟街道在小區建立“共享小屋”等物理共享空間,通過“物品共享、技能共享”,引導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到社區治理、維護社區公共利益中來。此外,祖廟還嘗試設立積分銀行,以此獎勵志願服務,推動奉獻的可量化、可流通、可持續。

鏈接資源

強化基層黨建幫扶工作

經過一年多的探索磨合,“共享社區”的運作越來越順暢,每天看看“共享社區”APP,每天逛逛社區共享小屋,已經成為不少居民的習慣。

截至2018年12月底,註冊“共享社區”APP用戶數14103名,物品分享6530次,發佈求助1762次,有4388名黨員,36258人次群眾,參與到共享社區“線上”“線下”運營,提供9大類18大項約16310餘個物品,20餘種技能,受益人群達25392人次。

祖廟街道的共享社區運行越來越順暢,伴隨而來的是社區鄰里間的感情也逐漸升溫。

此前,塔坡社區鴻業新天地小區更換一臺新電梯,從徵求意見到更換完成,耗時長達兩年半。共享社區運行大半年後,該小區更換電梯,三個月不到,就走完了所有流程。如今,新電梯已經換好,待相關部門檢驗合格後就可以投入使用。

祖廟共享社區建設的背後,是祖廟街道聚焦黨建統領,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思想,切實把群眾的呼聲作為基層治理的“第一信號”,是以精準理念創新社會資源供給,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需求。因此,祖廟街道“共享社區”經驗具有很強的參與性、複製性、推廣性。去年,以“祖廟經驗”為藍本推廣到禪城全區的“共享社區”項目更榮獲第四屆中國互聯網+政務優秀實踐案例50強、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40案例的“國字號”榮譽。

祖廟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祖廟將繼續加快推進共享空間建設,充實共享社區運作力量體系。同時,還將探索與區域外的資源對接,力爭在基層黨建幫扶方面做實績。(珠江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