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團無力之後,2019年阿里轉戰“新制造”抗衡拼多多?

拼團無力之後,2019年阿里轉戰“新制造”抗衡拼多多?

拼多多在去年底推出“新品牌計劃”,持續加碼供應鏈,將扶持1000家“拼工廠”。而在2018中歐全球供應鏈高峰論壇上,京東物流CEO王振輝也提出共建全球智能供應鏈網絡,同時蘇寧在進博會也牽手海外大牌打造全球優質供應鏈。

如今巨頭紛紛加快供應鏈佈局,阿里也在淘寶天天特賣品牌戰略升級發佈會上 表示將用數字化驅動產業變革,打造新制造生態服務平臺,深入產業鏈上游,轉戰“新制造”,而2019年則註定是關鍵一年。

從去年開始,淘寶就開始了一系列應對拼多多的措施,面對拼多多持續加碼供應鏈,2019年阿里的新制造真的能夠成為抗衡拼多多的“制勝寶典”?

阿里拼團後勁不足,雙十二敗於拼多多

從去年開始,淘寶就開始了一系列應對拼多多的措施,先是上線新功能“拼團”,採用了與拼多多類似的玩法;而後於今年3月推出淘寶特價版App,打起了價格戰;隨後支付寶首頁也上線了拼團功能,但是阿里圍繞拼團做社交卻沒有濺起多大水花。

今年雙十二淘寶沒有公開拼團數據,而拼多多公開的數據顯示農產品訂單3800萬單,家居用品訂單2.8億單,女裝9000萬單,全平臺訂單預計在6億以上,從1-12日,日均訂單量在5000萬以上。基本接近或者超過了淘寶的日訂單量。

因為淘寶的定位是搜索電商,平臺內用戶使用習慣已經固定,而且淘寶沒有社交流量導流,對陌生人之間的拼團限制又過多。如今拼多多佔領拼團高地,阿里想重拾曾經扔掉的“爆款”為時已晚。

新制造才是抗衡拼多多的關鍵鑰匙?

阿里發展社交無果後,藉助天天特賣升級進入上游供應鏈,對中小型工廠進行改造,這已觸摸到拼多多的命門,然後再憑藉自身優勢,阿里能夠更深入的對產業進行控制。

一來阿里數字化改革工廠,打造智能平臺。雲棲大會上馬雲提出新制造將為企業帶來新機遇,阿里通過物聯網技術對工廠設備進行改造,連接起買家、賣家、零售商、工廠打造一個智能平臺,將供給和需求數字化,讓製造能夠大規模高效協同,提高產業鏈效率,實現智能化改造傳統產業鏈,往新制造方向發展。

雖然拼多多也在做中小型工廠改造,但拼多多在智能生產方面明顯處於劣勢,只能使上游做批量定製化生產,因為技術問題和數據積累不夠,對產業鏈的賦能相對較弱。此前就因沒有解決好品控問題,深陷假貨風波。

阿里此次就以品控問題為切入點,智能化改造工廠,提高商品品質的同時降低商品價格,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來阿里有自有品牌優勢,為供應鏈發展提供經驗,在今年6月28日,阿里推出淘寶心選,進入自有品牌領域。阿里縮短零售鏈條,去掉中間商,直接在兩端對接代工廠和消費者,來節省成本,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工廠也可以直接與平臺對接,提供自有品牌。

淘寶心選在賦能傳統制造業的基礎上,還提供了品牌、售後、物流等電商全鏈路解決方案,淘寶心選供應鏈的成功可以為阿里“新制造”提供經驗,還可以賦能整個淘寶供應鏈。而拼多多目前沒有做好品牌沉澱,加上依賴與國美、小米、嚴選等重量級品牌商合作,在自有品牌建設方面經驗不足,導致產業鏈無法做到標準化,平臺內假貨橫行。

三來阿里自有的生態能力和生態體系的支持。阿里經過多年的沉澱,除了建立完善的生態體系,其生態能力也不可小覷。菜鳥網絡、阿里雲、1688、螞蟻金服、淘寶聯盟等阿里系業務都將參與到新制造中,可以為中小型工廠提供倉儲配送、雲計算、小微貸款等全鏈條賦能。

同時阿里也有能力為企業提供更加精準、豐富的數據,藉助自身技術優勢,深入改造生產環節,實現生產數字化,改造製造業生產模式。阿里藉助自身強大的生態能力,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對供應鏈的改造比拼多多都更具優勢。拼多多卻缺乏這樣的生態,只能依附微信生態謀求發展。

拼多多也在加碼供應鏈佈局,阿里的路並不好走

拼多多在拼團模式上佔優後,並沒有選擇坐以待斃,而是選擇加碼供應鏈佈局。阿里雖然也開始佈局新制造,但前路已經存在拼多多這一阻礙,阿里的路也許並不好走。

其一拼多多拼團形式更容易切入上游供應鏈

。黃崢曾經舉過一個例子如果有1000個人在夏天就想到冬天要買一件羽絨衣,他們寫了聯名訂單給到一個生產廠商,並願意按去年價格出10%的訂金。這種情況下,工廠也很可能願意給他們30%的折扣,因為工廠從這個訂單裡獲得了一種需求的確定性。

拼多多拼團的方式為工廠提供了需求的確定性,降低組織生產的成本和不確定性,幫助實現資源和資本的的更有效配置。對比淘寶,搜索的形式很難為商家提供確定性,但拼多多憑藉拼團形式通過社交將用戶相似需求聚集起來,再將其捆綁反饋給上游的生產商、產地、供應商,從而使其更容易切入產業鏈上游。

其二拼多多相比阿里,已經有了對上游中小商家的掌控能力。目前拼多多平臺商家數量超過200萬,還將啟動“國際直通車”計劃,3年招募50萬家海外中小商家入駐。拼多多憑藉拼團的社交裂變模式,吸引了眾多淘寶上的中小商家。中小商家在淘寶上很難獲得入口,但拼多多卻抓住社交流量成本低於搜索成本,讓產品定價低於淘寶,在微信社交平臺使中小商家不斷獲客。

拼多多對上游中小商家掌控力增強也與阿里自身的戰略調整有關係,當時平臺的重心都落在天貓品牌的發展上,淘寶流量邊緣化,資源都集中到天貓上,中小商家被進一步打壓。拼多多又能夠藉助拼團幫助這些被淘寶、京東過濾掉的中小商家解決庫存的問題,他們對拼多多的依賴和忠誠度自然會上升。

其三拼多多比阿里更重視扶貧項目。4月25日,拼多多上線公益項目“一起拼農貨“,幫助特色農產品解決實際困難,解決農業供應鏈的貨源與交付難題。通過產地直髮的方式壓縮整個供應鏈環節,降低供應鏈成本,讓農民、消費者、平臺能夠實現共贏。

此外拼多多的用戶基本上都來自下沉市場,與農產品有著天然的契合度,對其而言扶貧助農是一種根植基因的業務模式。而阿里平臺的用戶很少有直接接觸產源地的機會,對農產品的認知不高,同時阿里也無法解決信息和供需問題,加之阿里平臺已經發展成熟,所以沒有拼多多那麼重視扶貧項目。

結語

阿里做社交電商短期內沒有看到結果,從而轉向控制產業鏈上游,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生態,打造屬於自己的生態壁壘,所以押注新制造。而拼多多雖然以拼團崛起,但心知肚明拼團形式很容易複製,同時他也深信自有供應鏈很難被模仿,所以拼多多也在加碼供應鏈佈局。如今兩家發力方向一致,電商領域或將迎來格局新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