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給我一個內容的支點

騰訊與今日頭條的罵戰告一段落,搶奪用戶的時間不會落幕。

從抖音的病毒,微視的迴歸,到《創造101》的人盡皆知,大平臺對內容的熱望空前高漲,全面進入互聯網的下一站,時間的爭奪爭到了新維度。

但這些熱鬧似乎都和阿里無關。手握優酷,卻始終無殺手級內容的阿里,亟需謀求一次“電商”以外的爆破。

阿里需要點新鮮的東西。

阿里很忙

整個阿里體系都在繁忙中。優酷拿下世界盃直播權,給阿里體系帶來了集體躁動。整個體系從線上到線下,各個入口全打通,都在為迎接這一酷暑盛世進行產品、營銷、流量部署。

在阿里歷史上,相同“陣仗”只給予過每年的雙十一。

對此次”all-in”世界盃,無論是切入體育產業,還是補齊賽事短板,最終是迴歸到以超級內容撬動用戶,搶奪時間,賦能到阿里的生態中,將流量使用到極致,提高每個用戶的ARPU值。

兩年前,馬雲提出不看GMV的論調。預示著流量的價值已開始轉向單個用戶的價值。所謂極致流量的思維。

這是優酷的第一次,也是阿里不以電商為中心的第一次。

在阿里給予的資料中,淘寶、天貓、支付寶、口碑、餓了麼、盒馬、飛豬、高德等阿里生態中近30個業務也將從衣食住行玩上為用戶提供全天候在線的世界盃主題體驗,在世界盃期間承包用戶的24小時;在運營上,優酷基於世界盃準備了集卡、進球紅包雨、直播答題等玩法。將紅包與淘寶的消費場景鏈接,將預測神獸龍蝦王與河馬生鮮鏈接,邊看邊吃龍蝦。

阿里:給我一個內容的支點

換言之,通過這一超級內容,阿里企圖將在“雙十一”熬煉下,從技術底層到運營路徑、從線上到線下,每一個細胞都被打磨過的阿里能新鮮起來,發揮其體系中“商業基礎設施”的功能,首先讓流量價值最大化。

為什麼是“世界盃”

阿里優酷的這一出拳,可謂守正出奇。

在2018年的新一季財報上,阿里巴巴的核心電商業務實現了IPO以來最快的速度增長,達到60%。在面對拼多多GMV高歌猛進的態勢,阿里巴巴的低價版淘寶的推出,迅速控制局面。但即便拼多多動不了阿里這枚電商老大的“七寸”,相信也讓其感受到後輩的力量。

阿里一方面需要對核心業務穩中求漲,另一方面需開闢新的流量窪地。

在騰訊與今日頭條打得不可開交之時,但上半年在其視頻平臺獨播的《創造101》是一個異類,截止到目前為至,單日最高播放量近2億,上映53天,累計播放量達37.92億。騰訊對《創造101》也拿出了“把事情搞大”的生態資源。從視頻、QQ音樂、微信強勢導流,通過內容與賽制,調動線上線下互動,最終流量又再回到各個產品中。

要尋找新的窪地,現在看來只能是內容。

而頂級體育賽事,其自身帶有“超級用戶”的屬性,比《創造101》的惠及面更廣,這是一個天然的流量入口。與網綜、網劇的“年齡、性別”圈層相比,“世界盃”關注用戶不分地域,不分男女,甚至不分年齡,將打破內容圈層屬性,另一方面,鐵桿球迷的高度粘性。將使得以內容撬用戶,實現流量價值最大化成為可能。

阿里:給我一個內容的支點

或許沒有哪個支點如“世界盃”一般有力。

2015年騰訊以5億美元的高價拿下NBA版權所帶來的紅利,窺見一斑。2015-2016賽季,騰訊NBA在線直播覆蓋獨立用戶4億,直播用戶達到1億。賽季總播放次數超過200億,同比上賽季增幅均超過200%。此外,騰訊體育還由此完成了會員的全面升級.

阿里要贏得內容,必須全力一擊。有數據顯示,根據2014年巴西世界盃的觀看人數上漲比例來推算,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國內觀眾人數或將達到10億,如果該數據確鑿,一場“世界盃”足以讓優酷成為流量窪地 。

挑戰“協同效應”

內容匯聚流量,之後才有切入體育產業的機會。阿里巴巴CMO董本洪在此前告知媒體,阿里體育擁有線下的場館和賽事服務,但沒有內容時完全不行的。

阿里體育幾乎沒有太多存在感,入局較晚,兩年來一直在轉型,卻從未有成功。在體育賽事興起之初,賽事版權幾乎被樂視幾乎收割完全,在樂視體育日落西山後,阿里體育並無跟進。據相關資料記錄,阿里體育曾參與過5次版權的交易。但面臨版權過高,版權實現盈利有困難的情況下。阿里體育顯得極為謹慎。

而在賽場的運營商,阿里體育也未做到頭部。由此,從內容版權到賽場賽事,阿里體育時刻在不尷不尬的夾縫中。

阿里:給我一個內容的支點

反觀騰訊體育,一舉豪賭奪下NBA,開始了圍繞NBA推進精細化的版權運作,並且打破業務邊界,涉足上下游,線上內容打造NBA的內容衍生品,另一方面在線下開發自主賽事,通過自制賽事與自制內容,建立IP。而之前的樂視體育則以大開大合的打法,一時間擁有了歐洲五大聯賽全部賽事版權的平臺。

這次優酷拿下“世界盃”,並自上而下聚攏資源。龍門君認為,在未來的時間裡,針對阿里的體育產業,優酷將攜內容站於c位,而阿里體育實則更加邊緣化,要實現深入產業的協同效應,挑戰極大。

“世界盃”僅僅是一個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