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孩子學習成績好,這幾點非常重要,家長注意到了嗎?

孩子忘東忘西,真不是記性太差!都是家長沒教好!

"孩子丟三落四的原因

1.孩子方面的原因

“這件事媽媽會幫我做的”“媽媽會為我把東西準備齊全”這可能是大多數低年齡段孩子的心聲。

這個階段的孩子,獨立意識薄弱,根本沒有樹立自我負責的意識,平時就會非常依賴爸爸媽媽,他們通常對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毫不關心,更別說讓他們自己收拾書包,打心眼兒裡認為這是家長要做的事。

另外,孩子在0-6歲階段注意力持續性較弱,很可能頭一天老師佈置的事情,第二天睡一覺就全忘了。

這是孩子的成長特點,是家長必須要知道的。

要想孩子學習成績好,這幾點非常重要,家長注意到了嗎?

2.家長方面的原因

(1)首先請家長要反思:雖然孩子還小,平時自己對於孩子的條理性的意識培養是否足夠?

徐輝老師給我們分享了一個案例,有個孩子今年上2年級,孩子的爺爺最多一天,給他送了四次東西。就算爺爺把東西給他送過去,他回家還會跟我說“我沒帶東西被老師罰了,你們怎麼沒提醒我要帶?”孩子媽媽說:“這是你自己要記得的事”,這時爺爺就出來替孩子說話,“孩子還小,沒關係,我給他送過去就好。”

聽了爺爺的話,徐輝老師意識到,雖然孩子還小,條理性和對自己負責的意識較弱,但是大人忽視孩子的能力培養,才是產生問題的根源。

孩子的條理性和自主性不會無師自通,如果家長不教、不去培養,孩子很可能會錯過成長的機會。

要想孩子學習成績好,這幾點非常重要,家長注意到了嗎?

另外,現在家庭都很寶貝孩子,家長過度包辦孩子的日常生活。

像有的孩子幼兒園吃飯都吃得很好,自己吃,老師都誇。但是一回家就什麼都不會了,必須家長喂。

上學的孩子也是一樣,當家長為孩子包辦一切,孩子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如何去做。從而錯過了鍛鍊自主能力的機會。

要想孩子學習成績好,這幾點非常重要,家長注意到了嗎?

當孩子有丟三落四行為的時候,家長總是替代孩子去體驗後果。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用個例子來解釋。

比如孩子經常會丟玩具,媽媽看到後 ,馬上又給孩子再買一個一模一樣的。結果孩子又丟了……

其實這個時候,家長沒有讓孩子體驗到玩具丟失的後果,孩子就覺得東西丟了也沒關係,反正媽媽會買。孩子沒能感受到玩具丟失的後果,因此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把東西丟掉。


要想孩子學習成績好,這幾點非常重要,家長注意到了嗎?

如何培養孩子的條理性與秩序感

那麼家長要如何幫助孩子擺脫“丟三落四”呢

1.孩子的習慣養成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培養孩子規律的作息。這些看似不相干的能力,將會培養孩子的秩序感。

同時,像是收拾書包、準備老師交代的各項事務,都要讓孩子自己動手。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過程中,孩子就建立了要自我負責的意識,就不容易丟三落四。

要想孩子學習成績好,這幾點非常重要,家長注意到了嗎?

2.讓孩子體會到丟三落四的後果

如果孩子玩具丟了,家長要讓孩子體會到“玩具丟了,意味著沒有這個玩具玩了”這個概念。

如果孩子忘記帶書本和書包帶到學校,我們要放手讓孩子體驗到丟三落四的後果,很有可能是被老師責罰,或是體會到沒有課本帶來的不便。我們要相信我們的孩子都是積極向上的,在經歷過這些後果之後,下一次會做的更好。

要想孩子學習成績好,這幾點非常重要,家長注意到了嗎?

3.為孩子製作固定流程的清單

如果孩子總是丟三落四,我們就可以為孩子制定固定流程。

舉個例子。

小時候家長教孩子洗手,洗手七步法,我們會把洗手分為七個步驟,貼在洗手池旁邊,一步一步的來,孩子就懂了。

同樣,我們要是想培養孩子整理書包的習慣,也可以把整理書包分為各個步驟。如回家以後書包放到指定的位置,查看課程表選擇第二天要用的課本,檢查作業是否攜帶。家長一定要通過分解的詳細步驟,告訴孩子,第一步要做什麼第二步要做什麼,孩子的條理性就會更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