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青春懵懂时期的情感,作为家长,我们该“禁”还是“导”

之前看过一则报道,两个十四五岁的学生,他们通过网络认识,很快“坠入爱河”,成绩随即也一落千丈,双方家长试图阻拦过,最后,他们用502将彼此的手粘在一起,宣誓着520的爱,他们觉得这样就不会分开了。

那些青春懵懂时期的情感,作为家长,我们该“禁”还是“导”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处于青春期时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对异性产生某种情愫。

但是,很多家长都觉得“早恋”有如洪水猛兽一般,为了阻止这一现象发生,他们会使出浑身解数。

1.

什么是早恋

“早恋”,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身体未发育成熟而过早地恋爱”,一般指进入大学之前的青春期恋爱。

有人说,“早恋”是中国专有名词,因为对比全世界其他国家,无论是英语、日语、韩语还是法语中都没有与“早恋”相对应的词语。

唯一和“早恋”一词沾边的只有“Puppy Love ”这句英文,但它形容的是小猫小狗的爱情。

那些青春懵懂时期的情感,作为家长,我们该“禁”还是“导”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在发育,心理也在变得逐渐成熟,异性之间彼此吸引、产生好感——这是一种人的正常成长阶段,也说明他有魅力,能够和别人正常交往。

但,这在大多数家长看来是“不务正业”的一种表现。

他们觉得,学生时期的首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的大学,至于其余的事情都不许也不能做。

2.

孩子早恋了,家长都怎么做?

作为传统家庭,一般发现孩子早恋,都会“棒打鸳鸯”,逼着孩子分手,更有一些家长,会为了可以彻底断了联系,而给孩子选择转学。

但,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弹簧似的,你压的越紧,他越想挣脱,最后会反弹的更厉害。

这个故事是我听来的。

女孩初中时早恋了,她每天都在日记本上写下跟男孩之间的小秘密。

一天,女孩妈妈在整理房间的时候发现后,悄悄的将日记本放回了原处。

晚上,女孩回来了。妈妈说,要跟她聊聊天。

妈妈先说了自己关于初恋的故事,女孩明白了,妈妈发现了自己的事情,默默低下了头。

妈妈看到女孩这样,就问女孩:“你喜欢他什么?你看,像我当时喜欢那个男生,是因为他成绩特别好。”

看到妈妈没有责怪自己,开始向妈妈讲着这个男孩的优点,“他很高,很帅,而且说话很温柔......”

妈妈说:听上去很优秀,你能不能给我一张他的照片。

女孩点点头,从抽屉里面拿出了一张照片给妈妈。

后来,高中时,女孩又恋爱了,妈妈又问,你喜欢她什么?

女孩说:“他很帅,成绩也很好。”

妈妈这次又问她要了一张照片。

接着女儿上了大学,谈了第三个男朋友,妈妈又问她为什么被他吸引,女儿想了一会儿说,我觉得他对人很体贴,很照顾我的感受。妈妈听完后也照常要了一次照片。

毕业后,女儿兜兜转转也谈过几次恋爱,每次妈妈都会问她在一起的原因,以及给她一张男朋友的照片。

最后女儿找到那个真正属于她的“王子”,结婚前夕,妈妈送给她一本照片薄,里面贴着她从幼年时期到成年之后的历任男友照片,每张照片旁边都标注了,女儿喜欢的原因以及他们的故事。

那些青春懵懂时期的情感,作为家长,我们该“禁”还是“导”

▲《同桌的你》

相册的最后,妈妈写了一封信:

这是我女儿的恋爱史,从她天真烂漫地向我宣布她有了小男友,到现在她即将步入结婚殿堂,相比阻止,我更愿意亲身见证她的每一次恋爱。

我很欣慰她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起外表内涵更多,有过争执但携手同行,努力上进也懂得享受生活的人。

这是一个她逐渐认清自我、择偶标准慢慢清晰的过程。

如果她不和异性约会,她就无法知道自己将来要找的是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真正适合自己。

帮助她建立一份对未来幸福的自信和掌握能力,这是我送给女儿最好的礼物。

上面那个故事中的女孩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善于倾听的妈妈,而我同学这件事就那么幸运了。

小A是我初中的同学,虽然同学三年,但是并不是很熟。

小A是属于那种男生很喜欢的类型,很漂亮,说话声音很好听,一看就是那种让男生想去保护的女生。

初中三年,她有很多追求者,当然也不乏有人为她打架。

一次放学,她跟一位追求者一起走,被另一个男生看到了,就起了一些冲突,最后两个人打了起来,惊动了教导主任,三个人都被叫了家长。

她妈妈来到学校时,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他们是自愿为我女儿打架的,关我女儿什么事情,只能说明我女儿很有魅力。一家女儿还百家求呢。

那些青春懵懂时期的情感,作为家长,我们该“禁”还是“导”

▲《左耳》

后来,关于她的传说很多,有人说,她在不停的换男朋友,也有人说,她觉得长得好看是最大的资本,所以她利用这个资本,跟一个有钱的富二代在一起了......

或许是父母的错误引导,让她觉得被很多人追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是值得炫耀的资本,所以她开始走上偏路。

高中时偶然听到关于她的消息,说,她怀孕了,但是说不清孩子的父亲是谁,家人觉得很没面子,就让她辍学了,一直待在家里,而那些曾经喜欢过她的男生,再也没有找过她。

3

面对孩子的“早恋”,父母正确应该怎么做?

第一个新闻,面对早恋的孩子,父母极力反对,但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越重,最后想到用502来反抗。

第三个因为家人的完全放任以及不正确的引导,导致最后悲剧的发生。

第二个结局是好的,因为家长知道倾听,不去阻止,正确的引导,最终孩子在感情的世界逐步成长,收获真爱。

那些青春懵懂时期的情感,作为家长,我们该“禁”还是“导”

▲《最好的我们》

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做?

1.不绝对打压

将“禁止”“不准”“绝对不行”这样的词语将字典中删除掉!你可以用痛骂、哭泣、劝阻、强压、威胁等方法来试图唤醒迷途中的孩子,但你要知道,这些远远阻止不了青少年男女那颗蠢蠢欲动的心。

相比强压手段,你可以尝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忙于课外活动或新的兴趣爱好,这不失为一种缓兵之计,因为现实来说,很多青春期孩子的恋爱一般持久性不强。

2.要给予科学的引导

孩子毕竟因为阅历的原因,见识浅薄,没有大人处理起棘手问题的老道,当发现孩子处于早恋或者暗恋的泥潭难以自拔,走不出自定的藩篱,驱不走心底的阴暗的时候,当家长的要做他指路的明灯,推心置腹地成为他的军师,及时给他出谋划策,以其他在正确的道路上把自己变得更好。

3.改变原始观念

其实就现状来说,一部分中国父母们已经开始接受孩子青春期恋爱的现象了,并且学会用平和心态来面对了。

如果你上小学的孩子告诉你对某个同学有好感了,你可以尝试鼓励孩子将这段感情的重点放在“友谊”这点,与异性的正常交往有利于孩子的社交能力提高,这是书本上学不来的。

如果你开始用“男朋友”和“女朋友”这样的标签来定义一段纯洁的友谊,那么你的孩子开始做同样的事情,只是时间问题了。

在他们情窦初开时,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多点理解和宽容,让他们自己学会如何与异性交往,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取舍,懂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另一半。

我们可以为他们保驾护航、传授经验,但不要以爱的名义进行精神绑架。

因为,这段经历,或许会成为他们一生最美的记忆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