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兩教授治艾新發明為啥不被關注?

武科大兩教授治艾新發明為啥不被關注?

昨天是“世界艾滋病日”小編就任性的以為“武漢科技大學的張同存、顧潮江兩位教授,以及他們“治艾發明”能上頭條,因為這條消息在談艾色變的當下太鼓舞人心了,絕對是福祉於全人類的“偉大發明”,但是這樣好消息,即便是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當天也沒能上頭條,顯然是不被“關注”的節奏,這倒不是網民的錯,因為專業性太強,人們實在是找不到發表看法的切入點。也有網友從“發明”轉換成真正“成果”角度認為:“實驗研究可以,申請專利有爭議,臨床實施是禁區。”還有網友針對假新聞、假消息尤其是個各類疑難雜症都能治“神藥”滿天飛現在提出“還敢相信嗎?!”由於大家都插不上嘴,所以就選擇了“忽視”,但是小編認為,由於專業性太強,真假難辨關注不夠情有可原,但是各社交平臺的“管理員”最起碼有責任把這麼一條利好的消息“置頂”引起網民的關注度,可是誰也沒做這件事情。

即使艾滋病研究專家、美國西奈山大學Volsky DJ教授評價說。“該專利創造性地開發出‘能殺傷HIV感染細胞的CAR-T’治療新途徑。”都沒激活網民熱度,人們依舊兩眼緊盯娛樂圈有哪些“八卦”。據悉,兩位教授於2017年10月在國際臨床實驗註冊中心完成CAR-T治療艾滋病的臨床註冊,並開展人體臨床研究試驗。目前,治療了兩例艾滋病患者。一例治療3個月,HIV指標迅速下降;一例治療9個月,已完全清除HIV。臨床研究證明,CAR-T不僅能中和血液中的HIV,而且還能殺死處於休眠狀態的已感染HIV細胞。也就是說這項研究已經取得突破。對此,發明者之一的張同存教授表示,目前正在加強與有相關醫院合作,招募攜帶HIV的志願者,擴大臨床實驗,積累臨床病例;同時尋求研發資金,儘快研製出CAR-T新藥。

武科大兩教授治艾新發明為啥不被關注?

我國艾滋病現狀怎樣?日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顯示,我國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約為萬分之九,參照國際標準,疫情處於低流行水平。然而,近年來青年學生新診斷報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人數增長較快,青年學生群體自我防護意識不強,不安全性行為頻發,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艾滋病在青年學生中蔓延,2017年,我國新診斷報告的15-24歲青年感染者和病人16307例,佔2017年全國新診斷報告感染者和病人總數的12.1%。其中,新診斷報告的15-24歲青年學生感染者和病人為3077例,佔當年15-24歲青年感染者和病人的18.9%。並強調:目前還沒有疫苗可以預防艾滋病,也沒有治癒這種疾病的有效藥物或方法。“艾滋病只能通過檢測發現和確診。”可見我國的防控和治療也面臨著極其嚴峻問題。

因此,武科大張同存、顧潮江兩位教授治療艾滋病研究發明絕對是極大地利好消息,更是造福全人類的偉大創舉,本因成為人們熱議話題且點贊不斷,可惜這樣畫面沒出現。我們總不能說到年薪時提出“科學家貢獻大,年薪憑啥低於藝人?”而當我們的科學家真的做出巨大貢獻時,我們又塞耳不聞閉眼不見,豈不是太“擰巴”了!小編以為,如果武科大兩教授治艾新發明若屬實就該大張旗鼓宣傳,並將其推向實施環節。別枉費科學家們一片心血,我們也不能寒了他們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