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子不孝妻大膽,子要孝妻不敢”,有道理嗎?

大家好,歡迎來到《三農世界1》,從不同角度報道三農資訊,如果想持續收到本欄目,請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關注”,謝謝您的支持,今天的文章是:

農村俗語:“子不孝妻大膽,子要孝妻不敢”,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子不孝妻大膽,子要孝妻不敢”,有道理嗎?

農村的俗語很多,大多含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深刻的人生道理。如“一場冬雪一場財,一場春雪一場災”,便是農民在勞動中所總結的經驗之談。又如“窮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則道出了人情冷暖和世態炎涼。

農村人文化程度不高,大都是本本分分的莊稼人,他們淳樸、厚道,辛辛苦苦的勞作,平平淡淡的生活。“子孝妻賢”是農村人,當然也包括城市人,對於兒女和妻子的標準要求。那麼農村俗語“子不孝妻大膽,子要孝妻不敢”是什麼意思呢?

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都存在不孝敬老人的兒子和兒媳,他們不贍養老人,甚至對老人辱罵毆打,此種行為,不但落人閒話,而且也丟了做人最基本的倫理道德。

農村俗語:“子不孝妻大膽,子要孝妻不敢”,有道理嗎?

一、子不孝妻大膽

如果兒子不孝敬父母,對父母不尊敬,那麼作為“榜樣”的他,就會影響妻子對公婆的態度。論起關係來,兒媳畢竟是“外人”,進了家門,最親近的就是丈夫,丈夫對老人的態度不好,那麼在她眼裡對老人不好也是“應該”的。

由此看來,好多不孝敬父母的行為,便是有兒子引起的。有的家庭妻子比較強勢,如果他們不孝敬父母,而女方便落下了不孝敬老人的罵名,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在男人身上。

農村俗語:“子不孝妻大膽,子要孝妻不敢”,有道理嗎?

二、子要孝妻不敢

如果兒子孝順老人,兒媳婦一般也會跟著一起孝敬老人。即使內心中不想孝敬公婆,也不敢明目張膽。但隨著丈夫孝敬老人行為的持續,耳濡目染漸漸“感化”,她們也會變得越來越真心。

如果妻子強勢,最起碼她們不敢觸碰丈夫的底線,或者說在這種環境下不敢觸碰道德的底線。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於那些不贍養不孝順父母的家庭,由此看來,問題還是出在親生兒子身上。

大家認為小編的解釋有沒有道理?歡迎評論留言。

農村俗語:“子不孝妻大膽,子要孝妻不敢”,有道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