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志亮:正视孩子的发展,人品、心态、身体才是第一位

北京师范大学一项调查发现:中国3.4亿未成年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比例为16.4%;有严重心理问题行为的学生比例为5%。另有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2500名上海中小学生中,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有34.39%的孩子曾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但绝大多数的父母却对此一无所知。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压力大。为什么压力大?这其中就有父母的盲目竞争。很多父母从小就对孩子熏陶“要好好学习,将来上清华北大”“不考研究生是不行的”甚至“出国留学,去英国的伊顿公学”等等。

记住:英国的伊顿公学不是所有人都能上的!

西方走到今天,有300多年的历史。爷爷的爷爷小学毕业,爷爷的爸爸初中毕业,爷爷高中毕业,爸爸大学毕业,儿子读到研究生,所谓“三代洗血”“五代培养一个贵族”,上一代人会为下一代奠定基础。

经过几代积累之后,家族才会兴旺、民族才会人才井喷。我们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呢?爸爸只是小学毕业,却一下子要求孩子上大学甚至读研究生,有积累吗?家庭文化的积累根本没有达到这个地步,孩子成长的文化基础太脆弱。

自1840年以来,中国一直处在反抗列强侵略的战争之中,无数仁人志士都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去了,天才能人的基因由此遭到大规模的生物性灭绝;中华民族只是在近几十年刚喘过气,民族仍在慢慢积累之中,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会有质变,要学会用哲学思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今天的社会在不断变革,变革意味着资产和权力的重组,每个人都想占据更多的社会资源,但这是一个改良的社会,只能逐渐积累。改革不是革命,革命即便一夜改变身份,但由于缺少基础,不久还会失败。所以,对今天的父母来说,只要下一代有进步就行,不要盲目和别人比,这才是一个理性的定位。

1.先天因素在个体发展中作用巨大

家长也许会想:本身我遗传给孩子的就不如别人,后天再不多让孩子学习,那不就更差了吗?注意,家长必须要清楚孩子是不是读书的料。

先天遗传虽然不能决定一切,但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巨大。

先天因素是前提,是内因。我们要承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年播种的如果是精灵豆的种子,不出意外,就会收获精灵豆;播种的是木瓜种子,却非要收获个精灵豆,这不可能。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身没有错,这是对孩子的热情期待。但是,家长头脑一定要清醒,要扪心自问:“我遗传给孩子学习的基因有多少?我当年学习怎么样?”如果您没有播种龙的种子,却生下一条龙,这恐怕会很麻烦。

很多父母天天嚷嚷“龙生龙、凤生凤、耗子孩子会打洞”,这话第一句就是错的,因为龙生的不是龙,而是赑屃、螭吻、蒲牢……尽管没有生龙,但其他动物也生不出赑屃、螭吻、蒲牢、狴犴、饕餮……为什么?遗传定律难撼动。

主观能动性也是内因。孩子一生下来,探究反射的快慢就反应了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差异,说明主观能动性也有遗传的成分。

我们承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看到了“天道酬勤”“皇天不负有心人”,但这些都是有前提条件的。现在大人骗孩子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成绩不好,就是不用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是骗人的,因为能磨成针的前提是铁杵,有些孩子生来就是一棒槌,能磨成针吗?磨到最后也只会是牙签。有的孩子连棒槌都不是,就是石头,能磨成针吗?你以为这是新石器时代啊。还不如根据石头的形状、大小、质地雕琢成艺术品,卖的钱可以买一箩筐的针,这就是因材施教。

2.教育和环境不能决定一个人

教育因素和环境因素都是外因。

环境对人有影响,但也不能过分地夸大环境对一个人的作用。比如说重点学校,能保证学生百分百上北大清华吗?这不可能;反过来说,贫困山区里也有不少孩子考上好大学,为什么?因为环境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

教育的作用也不能过分夸大。教育给人以道德,道德就是修行,教育可以教人成仁;教育也给人以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教育可以教人成才。“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这都是骗人的。因为教育的前提基础是先天因素。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如果不把这些问题弄清楚,家长就会盲目竞争,最终害了孩子。

中国有四大名绣,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当地都盛产丝绸。只有在质地缜密的绸缎上绣花,丝绸才漂亮。如果在麻袋上绣花,那就是基础太差,最多只能是个十字绣。所以,家长要因材施教,不能盲目强调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否则就会陷入主观决定论,这属于唯心主义。

尤其是媒体对某些天才的炒作,诸如七岁天才作家、哈佛女孩刘亦婷、我家笨笨上北大之类,更是激起了家长对教育的盲目狂热追求,这种盲目狂热最终都会成为孩子身上的巨大压力。

3.人品、心态、身体才是第一位

其实,家长根本不用担心孩子以后上不了大学的问题。

30年前,中国大学生占同龄人口不到0.2%,现在是32%;30年前,中国高考升学率不到5%,现在是75%!人口负增长的时代,再过5年、10年、15年,上大学还难吗?关键家长不要变态,非要读211、985,非要读“九所”,非要读北大清华,非要读北大清华的某个系,有必要吗?

读什么大学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人品好、身体好、心态好、人缘好;重要的是孩子拥有人类永恒的、普适的、终极的价值观;重要的是孩子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幸福的人生过程!

不考虑教育原材料的加工,只是一味地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能行吗?你家孩子和人家孩子基因一样吗?不一样,那你跟在后面起什么哄呀?

有些家长总是生活在一种望子成龙的幻觉之中,这是一种浮躁的心态;有些家长把孩子当成工具,总觉得跟人家说“我家孩子怎么怎么样”会非常有面子,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有些家长被比下去了,还会拿孩子撒气。

这些都属于“变态”的心态,会害了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