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病案例:小豬皮炎很常見卻很難治,這裡有種方法是特效

今天接到客戶發來的病例:還沒有斷奶小豬渾身沾滿油脂樣的東西,毛色發黑了,如下圖:

豬病案例:小豬皮炎很常見卻很難治,這裡有種方法是特效

該病是葡萄球菌引起的豬脂溢性皮炎,也叫油皮病,是最常見的葡萄球菌感染。該病多見於哺乳期仔豬,也是5~6周齡的仔豬常發的一種接觸性皮膚疾病,通常在感染後4~6天發病;初生仔豬10日齡以後亦可發病。病初在眼睛周圍、耳廓、面頰及鼻背部皮膚,以及肛門周圍和下腹部等無被毛處皮膚出現紅斑,繼之成為3~4mm大小的微黃色水泡並迅速破裂,滲出清朗的漿液或黏液,常與皮屑、皮脂和汙物混合,乾燥後形成棕褐、黑褐色堅硬厚痂皮,並呈橫紋龜裂,具有臭味,觸之粘手如接觸油脂樣感覺,故俗稱“豬油皮病”。強行剝除痂皮,露出紅色多汁的創面,創面多附著帶血的漿液或膿性分泌物。皮膚病變發展迅速,從發現一小片皮膚病變後,在24~48h內可蔓延至全身。觸摸患豬皮膚溫度增高,被毛粗亂,滲出物直接粘連,蹄球部的角質脫落。發病豬食慾不振和脫水,嚴重者體重迅速減輕並會在24h死亡,大多數在發病10天后陸續死亡。耐過豬皮膚細胞逐漸修復,經30~40天后厚痂皮脫落。

豬病案例:小豬皮炎很常見卻很難治,這裡有種方法是特效

豬病案例:小豬皮炎很常見卻很難治,這裡有種方法是特效

這種情況怎麼預防或者治療呢?筆者根據經驗,總結一套非常實用的方法。首先注射敏感度高的抗生素,比如頭孢喹肟,另外用伊維菌素注射液、聚維酮碘、水這三樣,按照1:1:5的比例混合均勻,每天擦洗2-3次,連續兩天,之後用植物油摻入少許青黴素或者阿莫西林粉,每天塗抹一次,連續3天即可。當然,還有用高錳酸鉀清洗、噴灑除癩靈、抹上廢機油等方法,均有一定效果。

希望本文能幫助到養豬的朋友,筆者是執業獸醫師,您的關注、轉發、評論、收藏都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豬病案例:小豬皮炎很常見卻很難治,這裡有種方法是特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