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為什麼要嚴打高送轉

交易所為什麼要嚴打高送轉

以往,每逢臨近年末,高送轉題材都會炒作的如火如荼,而自從去年管理層嚴查高送轉炒作之後,歷年來的年末大戲——高送轉概念,不溫不火。

高送轉,在中國市場上其實是以轉增居多:

10轉增15,20,30,乃至更多,均視為一種數字遊戲。

本質上是:把一個蘋果切成兩半(或更多半)的數字遊戲,卻被上市公司包裝成為一種毫無可能的願景:

一個180斤的女士,可以變為兩個90斤的美女。

而真正送股分紅的公司少之又少,以現金派發股息的更是鳳毛麟角。

我們先來解釋一下送股和轉增股,有何不同:

1.送股和派息分紅,企業要拿出真金白銀,也就是說企業賬戶上要有足夠的現金才可以實施這一方案,而能拿出大把現金進行分紅的公司,無疑是現金流非常充沛的,茅臺一直實施現金派息分紅方式,與它的現金流充足時密不可分的。

貴州茅臺作為貨真價實的白馬股,牢牢佔據第一高價股的寶座,但也因茅臺在A股市場形成了資金的虹吸效應而被詬病,特別是在中美貿易關係緊張,高科技公司股價一路下滑之時,作為傳統行業的白酒因股價居高不下,被投資者頻頻吐槽。

但我們不能否認:連續多年具備現金分紅能力的公司,毫無疑問是一家好公司,這也是茅臺一直不倒的原因所在。

2.另一種分紅就是,以累年計提的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而這不需要企業拿出現金,只是一種會計科目的調整而已。

現在絕大多數公司,資金上捉襟見肘,股權質押的風險已經讓很多公司頭疼不已,哪裡還有大把的現金拿出來!

而這樣的好處是:先可以藉助高送轉概念熱炒,把股價拉到高位,然後在高位除權,而除權後的股價非常低,會吸引一些喜歡低價股投資者,也會有一些希望股價走填權行情的投資者參與;同時,股本數量因轉增也大幅增加,給機構出貨或大股東減持留出了更多的迴旋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