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90%的人可能中招的理財“陷阱”!

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有的人踏上好時機,早早買了房;有人趕上股票好時期,狠賺了一把,而現在大部分的人買不起房,股票也虧得一塌糊塗,究其原因,除了理財經驗不一樣之外,每個人的理財思路也不同,正所謂道不同,結果迥異。

理財是一個長久的事情,考驗一個人長時間內規劃資金配置的能力,不能在於一時的收益高低,最重要的還是持久而且穩定的安全收益。往往那些總虧錢的人,都是被“套路”的對象。

陷阱一:一味追求高收益

理財指的是對財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務保值、增值為目的;如果想通過理財迅速發財,那是很容易忽視風險,成為被套的對象的。目前市面上的理財平臺較多,建議大家還是選擇大平臺。

陷阱二:實際收益不等於預期年化收益

很多理財產品是浮動收益,但是會標最高預期收益率進行宣傳,誤導用戶進行購買。比如最高可能是9%,直接對外宣傳可以獲得9%的收益,而實際用戶卻無法獲得。所以,大家在關注理財產品的同時,要了解這款產品的屬性,如果看著高息就往裡跳,時間成本可能就會很高,還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陷阱三:不注意分散風險

風險一詞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分散投資,可以用一句俗語概括,“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所有資金集中在一個產品中,極易變成家庭理財悲劇,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另一方面是,風險和收益要平衡。用一句圈內老話來概括一下,“高收益一定高風險,高風險不一定高收益”。

建議大家將資產配置進行不同的配置,銀行裡存一點,互聯網理財放一點,股市也投資一點,這樣可以在保障收益的同時,獲得一個更優的回報。

世界上最穩健的家庭資產配置,你要收藏!

“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把家庭資產分成四個賬戶,這四個賬戶作用不同,所以資金的投資渠道也各不相同。只有擁有這四個賬戶,並且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進行分配才能保證家庭資產長期、持續、穩健的增長。

學堂,幫助理財規劃師/保險營銷員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系統性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