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積式學習法的價值與定位

讀經典的重要性,中華文化浩如煙海,就賴老師提取出來的內容也有好幾十本,雖然沒有史類及現當代作品,面對這麼多內容,我們怎麼才能讀完呢?為了家長方便簡單易操作,我們的書都有拼音,還有音頻正音跟讀,每小節十分鐘左右。大部分人都處於浮躁,迷茫的狀態,在執行方面總覺得有些壓力。

價值與定位:

1.培養人才的教育目標,回答了錢學森之問;

錢學森之問:2005年,溫總理看望錢老時,錢老感慨到: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民國時期的大師的優秀,比如: 錢學森,季羨林,胡適,林語堂,宋慶齡,冰心,林徽茵,民國時期,人們都以他們為榜樣,都有憂國憂民的情懷,對人類歷史上做過真正供獻的人。事實上,先秦之前的聖賢,對人類歷史上的影響大。

大學的方向在哪裡?大學生質量在大幅下降。什麼叫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民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能親民才能化民,大學的學問是道。賴老師提出培養大格局的人才,首次提出超越聖賢之說。技材不如將材,將材不如帥材,不學易經,如何能以德配位,行使這麼大的使命呢?易經騰飛之日,世界大同之時?我們的經典世界上學的人們特別多。大人: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知行合一,天地和合,中庸之道,日月之道,天地之道。對文化的信仰,理想,對孩子的期望。

2.培養人才的教育方案,超越聖賢;

引用建築上的規律,先打地基,做結構,再裝修。聖賢都在行道,把學跟習結合起來,將聖賢所學內容拿來以學習。

方案理論:系統性,多樣性,週期性。八大原則:當下學經,系統讀經,全家讀經,科學讀經,不離家庭,不離生活,不離社會,不離聖賢教誨。以易為根,一根六經八點九要十四蒙。1337的學習方法。

3.培養人才成功率的問題;

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套必然成功法,讀書是讀人,讀經是讀道,提出以易為天地準。乾:元,亨,利,貞。文化: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的。育心十年的歷程中,我們看到了眾多優秀的家長,成長優秀的孩子們。這是一套經得起檢驗的學習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