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難忘那些文化記憶


2018,難忘那些文化記憶


“非遺”項目長陽南曲流麗婉轉、抒情蕩氣。

2018,難忘那些文化記憶


2018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如約而至。

2018,難忘那些文化記憶


市群藝館“進企業進社區”開展文藝節目展演。

2018,難忘那些文化記憶


長江鋼琴·2018全國高校鋼琴音樂周在宜舉行。

2018,難忘那些文化記憶


2018屈原故里端午詩會激情上演。

2018,難忘那些文化記憶


大型民族歌劇《梅香》感動全城。

新年心語

不知你是否與我一樣,在忙碌中失去對時間的敏感。可時光就這樣靜靜流淌,2019隨著一場雪翩然而至,新一年已開啟。

詩意棲居的山水城裡,有一群人以“文藝範兒”的方式辭舊迎新,他們或吟誦經典,或歌詠美好,或揮毫潑墨,或精心創作,或吹打彈唱……

這片文化熱土孕育的熱情與曼妙,萌芽於毓秀的山野之間,誕生在熱情的汗水之中,成熟於華麗的舞臺之上,最終幻化為絢爛的文化之果。

回望2108,也許我們不常見面,但我們總在文字裡相遇,一張張墨香,記錄著宜昌文化的成就,見證文藝精品的誕生,講述著民間藝人的故事。

2019 ,願你寫下一個個走入人心的文字,願你創作一部部打動人心的作品,願你能坐下來靜靜品讀一本書,願你為舞臺上的表演開懷或落淚……

而我們,願意記錄這一份美好,與大家共享之。·楊春豔·

創文藝精品,叫好又叫座

2018年,北京梅蘭芳大劇院的舞臺上,宜昌元素格外耀眼,兩部極具宜昌特色的文藝精品力作,作為2018“湖北省優秀劇目北京行”優秀劇目亮相全國。

端午前夕,秭歸民俗歌舞劇《大端午》,通過專業舞臺表演與原生態情景的再現,將獨具風情、特色鮮明的秭歸端午文化元素展現得淋漓盡致。

12月3日,市京劇團原創的大型新編歷史京劇《孫尚香》,首次以孫尚香為獨立主角,京腔京韻唱出濃烈的家國情懷,為“湖北省優秀劇目北京行”劃上圓滿的句號。

滿足美好生活的需要,用高雅的藝術展示宜昌特色文化和基層人物,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為美好生活放歌,創作“叫好又叫座”的文藝精品。 2018年,一大批根植於宜昌文化沃土的文藝佳作“頻頻亮相”,大放異彩。

12月,“全市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優秀文藝作品展演月”活動上,《清江清 長江長》《花漾年華》《姐郎河》《梅香》……多部文藝精品精彩上演;以“湖北好人”李大秀為原型的民族歌劇《梅香》入選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劇目。

亮城市品牌,琴音和詩意

中國詩歌之城、中國鋼琴之城,一個個文化品牌,一場場文化活動,一座座文化地標,一道道文化盛宴,展現著宜昌文化的自覺與自信。

“華夏兒女過端午,屈原故里大不同。”6月15日,伴隨著千年的傳統儀式,由文化和旅遊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8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盛大開啟,屈原故里端午祭、龍舟競渡、民俗展演等16項活動將漸次開展。

而就在前一日,以詩之名,以端午之契機,2018屈原故里端午詩會激情上演,吉狄馬加、葉延濱等全國著名詩人相聚在山水生態之城,在漢語詩歌的漫漫故道上,縱歌雅吟、詩意悠揚。

11月26日,長江鋼琴·2018全國高校鋼琴音樂周在宜昌劇院隆重啟幕,7場音樂會、2場高等院校論壇、2場名家進校園進社區活動和1場音樂教師培訓,高雅的鋼琴音樂又一次飛入尋常百姓家。

十二月,是“檢閱”宜昌文藝成果的時節。12月5日,“全市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優秀文藝作品展演月”活動精彩啟幕,優秀劇目、歌曲專場、舞蹈專場、戲曲展演、民樂專場、交響樂演奏會、群眾文化展演……放歌新時代,築夢新徵程,持續近一個月的文藝展演,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開放40週年文化發展成果。

普惠於百姓,幸福感爆棚

2018年,宜昌“迎考”。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實地檢查驗收組來宜,對創建工作進行檢查驗收。經過三年創建,宜昌的人文底蘊愈發“清晰”,市民有了更多的文化“獲得感”。

為更好地服務群眾,宜昌投入超過100億元實施宜昌博物館新館、奧體中心等34項重點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市縣兩級文化場館的提檔升級,文化的“觸角”已延伸到城鄉每個角落。

文化服務下沉,廣惠所有群眾。農民工公益文化培訓、快樂小屋故事會、文物進校園、戲曲進校園、非遺進校園等,“圖書漂流屋”“閉上眼睛看電影”“歡樂文化進工地”“紅領巾文藝匯演”等活動常辦常新。

文惠卡成為文化惠民演出“新名片”,市民個人繳納100元,財政補貼500元,用於觀看話劇、京劇、音樂會、歌舞表演各類文化惠民演出。

文化產品“私人定製”,市民可通過“文化e家”來實現,點單看戲、點師培訓、點題觀展一應俱全。同時,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數字博物館,實現了數字化閱讀、數字化體驗、數字化信息服務、數字化培訓、數字化展覽等,市民可以更加自由地選擇文化產品。

活群眾文化,豐富且有趣

5月,好消息傳來!“都鎮灣故事”傳承人劉為芳、“遠安嗚音”傳承人陳德望、“枝江民間吹打樂”傳承人李從海、“土家族撒葉兒嗬”傳承人毛方明、“屈原故里端午習俗”傳承人譚國政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10月23日晚,湖北第四屆群眾廣場舞展演現場,西陵區學院街辦藝術團“純爹爹”隊帶來改編自“非遺”項目的《賽龍舟》,表演極具感染力,燃爆全場,最終拔得頭籌。

12月25日,全市優秀文藝作品展演月群眾文化展演濃情上演,三峽漁鼓、長陽南曲、宜都楠管等10多個充滿地域特色的優秀節目,為觀眾帶去了一場視聽盛宴。

我市群眾文化充滿生機和活力,城鄉群眾文藝活動空前活躍。業餘文藝團隊達到5000餘支,文藝志願者43000餘名。2018年,全市11個專業院團送戲達2000餘場,服務群眾200多萬人次。

遠安嫘祖文化節、、宜都農民讀書節、五峰茶鄉女兒會、當陽關陵廟會、西陵廟會等150多個基層特色群眾文化品牌輪番上演,為群眾搭建展示平臺,豐富群眾文藝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