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是否開小差,看橡皮擦就知道了!但孩子為什麼會開小差?

1

想知道孩子在學校裡上課是否認真,注意力是否集中,最“簡單粗暴”的辦法是什麼?問老師,還是看孩子寫作業的用時長度?還是最後看考試成績?當然是看橡皮擦。

比如下面這張圖↓↓

孩子上課是否開小差,看橡皮擦就知道了!但孩子為什麼會開小差?


最近,一位從事教育一線工作多年的網友,總結出了這樣一條非常重要的定律,可以幫助家長清晰瞭解自家孩子上課情況,據說準確率高達99%。而這位網友的總結也得到了很多家長的高度認可。


其實,孩子上課認不認真,確實是能夠從這些小細節上體現出來的。因為孩子在上課時,桌面上能玩的東西有限,除了課本,也就剩下鉛筆盒裡的學習用品了。

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時,這些學習用品就成了孩子手中的玩具。因為橡皮磨損比較厲害,所以最容易觀察出來。

圖1到圖5,可以看出橡皮的形狀大不相同,甚至乾脆沒有。

圖1:不開小差,認真聽講(橡皮乾淨規整,說明孩子上課認真聽講,很少開小差去玩別的東西。)

圖2:偶爾無聊,開個小差(橡皮四角被摩的圓潤,雖然沒有圖1規整,但相比其它還算可以,有這種橡皮的孩子上課時偶爾會開小差,搓搓手中的小橡皮。)

圖3:經常走神,容易分心(橡皮已經完全沒有了當初的形狀,說明孩子經常拿小刀、尺子切它或用手掰著玩。這種孩子上課時應該經常開小差,拿手中的學習用品玩。)

圖4:整節課都沒好好聽(橡皮被鉛筆戳了無數個小洞洞,說明孩子的心早已飄走)

圖5:打開文具盒,連鉛筆都找不到了,呵呵噠~當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通常會怒從心起:又把橡皮弄丟了?!你怎麼不把自己弄丟啊?!

而這一波分析也引起了很多人對於自己小時候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景回憶。


孩子上課是否開小差,看橡皮擦就知道了!但孩子為什麼會開小差?



看到這裡,估計已經有很多家長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翻一翻孩子的文具盒,看看孩子的橡皮擦了。

2

當然,對於這位網友的“用橡皮擦檢驗孩子的專注力一步到位”的結論,有老師有不同的意見。

一位杭州賣魚橋小學的戚老師就認為,“雖然有一定道理,但還是以調侃為主,用橡皮受損程度來確定孩子開小差程度,這並不是絕對可靠的。家長快速瞭解孩子在校情況的方法有很多,但最直接的就是跟老師溝通,打電話、當面聊都可以。”

也有家長認為,橡皮的質量有好壞,質量壞的橡皮就容易折斷磨損,不能就憑此認定孩子在學校不認真聽課。

孩子上課是否開小差,看橡皮擦就知道了!但孩子為什麼會開小差?


用橡皮來判斷學生上課情況,看似有一定的道理,實則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

復旦大學博士、親子教育專家付小平表示:學習專注的孩子確實不會邊玩橡皮邊上課,但是玩橡皮的孩子也未必就沒聽課。不能將之絕對化,作為判斷孩子學習狀態的依據。

一般來說,低年級、尤其是剛入學的孩子出現這些情況很正常,男孩更是佔了大多數。因為小學階段的男孩是高活動力的,比較好動,但是學校和家長為了安全可能會限制孩子的運動,這對男孩來說是個大問題。


孩子上課是否開小差,看橡皮擦就知道了!但孩子為什麼會開小差?


如果孩子的能量沒被消耗,他可能會控制不住自己,在課堂上就會想方設法地動,比如坐姿東倒西歪或者玩玩橡皮弄弄筆。等孩子到了高年級,他的自控力增強,同時參加的運動項目更多,能夠釋放能量,相關情況會好轉。

當然,雖然用觀察孩子橡皮擦使用情況的方式去了解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並不能作為評價標準,但是很多孩子因注意力不集中而導致的上課開小差、寫作業拖拖拉拉等情況也著實令很多家長頭疼。

媽媽們在一起聊天,經常會聽到有媽媽這樣吐槽:“明明半個小時就可以做完的作業,我家那瓜娃子東摸摸,西瞧瞧,硬是搞了兩三個鐘頭都還沒寫完,真是氣得我要吐血!”

家長們陪孩子寫作業時,嘴裡經常會蹦出來的幾句話可能是這樣的:

「你到底要寫到幾點?」

「你動作能不能快一點?」

「你看起來沒那麼笨啊!到底是哪根筋不對?」

「認真寫、認真寫!這句話你講了多少遍?」

…………


結果是,家長沒了好脾氣,孩子也會不耐煩。漸漸地,學習對於孩子而言,便變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3

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專注力不行的時候,父母到底該怎麼辦?

搞清楚孩子的分心狀況。

當我們知道孩子的專注力水平不好時,第一個關鍵是讓他自我覺察,瞭解到自己的專注力狀態。必須讓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當下應該要做什麼、是否已經被不相關的事物吸引、能否馬上掉頭回來等。

如果孩子的專注狀態回不去了,那麼該做的事情就會一直被擱置在原地,所以父母必須充分了解孩子的專注力水平與讓他受干擾的分心原因。其中,可能造成孩子分心的,分別是來自視覺與聽覺的干擾。


孩子上課是否開小差,看橡皮擦就知道了!但孩子為什麼會開小差?


1視覺干擾

有些孩子的弱點,在於容易受到視覺刺激的干擾,眼前太多非相關事物,往往會令孩子的專注力被拉走。這時,請把不相關的事物移除,讓桌面與學習空間保持簡單、清爽,除了必要物品外,沒有多餘的東西。

有家長可能會說,凌亂的桌面是不是會更能誘發孩子的創造力呢?當然,如果孩子在平時能在這種凌亂的空間發明創造出一些有意思的東西,且能準時完成自己學業上的任務,當然桌面凌亂一點沒關係。

否則,還是不要了吧,桌面凌亂只會對孩子引來更多分心與拖延。

2聽覺干擾

另外還有些孩子大腦對聽覺刺激的控制力相對薄弱,只要有些微不相干的聲音干擾,比如旁人說話的聲音、窗外的熱鬧聲等,他就湊過去看熱鬧去了,很容易中斷正在進行的事情,該完成的事也就越拖越久。

對於這類孩子,可以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儘可能處在適度安靜氛圍內,給他一個安靜的學習空間,將不相干的刺激排除,將會有助於他們把專注力持續在該做的事情上。

營造適當情境

與其不斷抱怨孩子不專心,不如花點時間,好好為他們營造一個適合專注學習的情境。

而這個適當情境得因人而異,也會因事情不同而有差異。

關於情境的營造,如果爸爸媽媽一時沒有頭緒,可以先從自己的經驗開始剖析,觀察自己在什麼樣的情境下可以維持較好的注意力集中的狀態,再從中提取出關鍵元素,套用在孩子身上。

能讓人專注的情境一般都是這些元素:好的隔音效果、乾淨的桌面、有限的文具用品、角落學習等。不妨把這些元素放入小孩的學習情境中,再觀察其專注力表現。當專注力水平獲得提升,孩子拖延的毛病也將會有所改善。

用「非語言」提醒孩子專注

我們可能常常抱怨:「孩子的心又飛走了。」「他的注意力又渙散了。」

這時,到底該不該在一旁提醒孩子?

當我們決定提醒孩子時,我們可以採取「非語言」的提醒。也就是說減少用說的方式,特別是太模糊的說詞,比如:“你專心一點!你在幹麼!發什麼呆!”這些話對於提升孩子的專注力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會產生反效果。

當孩子分心時,可以試著在桌面上輕輕敲一下示意,或者發出一聲「嗯」作為提示。

留意孩子注意力持續狀況

觀察孩子在每一項活動上所花的時間,瞭解他的注意力持續狀況——專注力差的孩子,停留在一項活動上的時間總是相當短暫的。

孩子三分鐘熱度,往往東碰一下、西摸一下,事情做到一半,又跑去做其他事情,許多事情半途而廢,沒有具體的成果。

請家長留意了,這往往是孩子注意力出了問題的初步症狀。

這時,不妨讓孩子試著專心做一件事情,並且持續一段時間。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孩子的注意力持續狀況,一開始可以先設定為十五分鐘,之後再視孩子的表現與狀況,以十五分鐘為一單位慢慢延長。

留意轉換性注意力

所謂轉換性注意力(Alternating attention),是指將專注力從一項活動順利轉移至另一項活動的能力。例如,孩子寫作業寫了一段時間之後,想要休息下,玩下游戲,十分鐘遊戲時間過去後,他能不能讓自己的注意力又重新回到寫作業這件事情上來。

孩子的注意力有時很容易從手頭上的事情跳開,被吸引到另外一件事情上。就像我們大人有時候事情做到一半,又會去玩下手機,刷下朋友圈,點個贊什麼的,然後再回去工作。


孩子上課是否開小差,看橡皮擦就知道了!但孩子為什麼會開小差?


像這樣的中途切換很自然,但要快速順利切換回來卻不容易。

其實即便是大人,遇到困難時也會很自然地暫停一下。偶爾從某個情境跳脫出來無傷大雅,也有其必要,重點是,孩子的專注力是否能夠順利回來?每次轉換需要花多久時間?而這些問題都關係到「轉換性注意力」

只要多一件事,就得面臨在不同工作之間轉換所帶來的心理耗損,往往容易看似忙碌,實際上卻毫無生產力。

請留意孩子在事情與事情之間的轉換是否流暢、乾淨利落。

每一次轉換,對於孩子的專注力而言都是一種多餘的耗損。當孩子轉換過去的事物太具吸引力,要想把孩子拉回到原先進行的活動上(例如寫作業),難度就會相對增加,拖延的習性又將固化一層。

轉換的次數多了,心就容易疲憊。要再回到之前的活動中來,孩子往往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調適。因此,當我們發現孩子轉換性注意力不佳時,請給予必要的限制,告訴孩子一次只能進行一項活動。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因為本身能力不足的問題,在上課或是寫作業時遇到聽不懂的知識或是不會做的題目時,也是容易分神的。這個時候與其讓他不斷浪費時間,不如試著教會他。

家長在教導的過程中,需要慢慢去了解孩子的能力範圍。如果是孩子是因為在學習上有些限制(比如學習障礙、閱讀障礙等),不管怎麼提升能力都只能停在某個地方,我們也必須坦然接受。

育兒路上,總不平坦,迷茫、焦慮、沮喪、煩躁圍繞著我們。在博沃思家庭教育微信公眾號,博沃思定時分享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實用方法,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