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藥品“黑榜”Top10:國藥、同仁堂、華潤位居前三

2017年度药品“黑榜”Top10:国药、同仁堂、华润位居前三

2017年度药品“黑榜”Top10:国药、同仁堂、华润位居前三

醫藥行業關乎全民健康,藥品質量是醫藥生產、流通企業的根基和生命線。在2017年,哪些企業曾經頻繁登上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食藥監總局)發佈的藥品“黑榜”呢?

據環球健康記者統計,食藥監總局2017年發佈了46份藥品抽檢通告,其中有22份關於中藥飲片不合格,19份關於藥品不合格,另外5份為藥品包裝材料、藥用輔料等其他抽檢通告。通過數據統計分析得出了2017年食藥監總局藥品“黑榜”Top10名單,位居前三的為國藥控股、同仁堂、華潤醫藥集團,亳州市豪門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同時位列第三。

國藥控股、同仁堂、華潤醫藥位列“黑榜”前三

2017年度药品“黑榜”Top10:国药、同仁堂、华润位居前三

國藥控股以18次的上榜次數名列“黑榜”榜首,上榜原因主要是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其地方子公司所銷售的藥品及中藥飲片不合格。雖然國藥控股非生產企業,但醫藥流通企業同樣對藥品質量承擔著評估、控制、溝通和審核的責任。作為全國最大的醫藥流通企業,國藥控股更應該在藥品質量把控上做出表率。

2017年度药品“黑榜”Top10:国药、同仁堂、华润位居前三

同仁堂是全國中藥行業著名的老字號,以14次的“成績”位居第二,其中由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中藥飲片有5次上“黑榜”,涉及杜仲、制沒藥、乳香、白礬、土鱉蟲、遠志等中藥飲片。另外,同仁堂全國範圍的連鎖藥店作為“檢品來源”被通告的有10次。

不僅如此,同仁堂也常常出現在地方食藥監局的“黑榜”上,主要因中藥飲片不合格而上榜。11月7日,北京同仁堂銀川藥店有限公司被寧夏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點名。10月23日,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被福建省食藥監局點名……

令人遺憾的是,儘管一年來在全國範圍內頻繁上“黑榜”,但同仁堂並未對此做出合理解釋。

2017年度药品“黑榜”Top10:国药、同仁堂、华润位居前三

“黑榜”第三是華潤醫藥集團,共上榜8次。

華潤醫藥的業務體量在我國醫藥商業中僅次於國藥控股,位居第二。據公開資料顯示,華潤醫藥集團旗下有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華潤醫藥商業集團有限公司。

而為華潤醫藥集團成功進入前三甲作出最大貢獻的是華潤醫藥商業集團,共有5家華潤醫藥商業集團入股的地方性子公司上榜,多為檢品來源。其次是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因複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鹽酸洛貝林注射液不合格上榜2次。華潤三九(臨清)藥業有限公司因磁朱丸不合格上榜1次。

2017年度药品“黑榜”Top10:国药、同仁堂、华润位居前三

同時位列第三的亳州市豪門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是安徽省亳州市當地的一家以經營中藥飲片、中藥材為主的民營企業。在2017年5月,該公司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藥品GMP相關規定,被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收回該企業相關《藥品GMP證書》。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佈藥品飛行檢查中發現,該公司存在取樣、檢驗記錄不完善;檢驗報告不真實;存在編造批生產記錄的嫌疑;物料管理混亂;生產現場管理不規範等問題。

中藥飲片成為“黑榜”常客

2017年度药品“黑榜”Top10:国药、同仁堂、华润位居前三

2017年以來,國家在不斷加強對中藥飲片的監管。2017年中藥飲片抽檢信息通告佔通告總數47.8%,將近一半。中藥飲片企業幾乎成為“黑榜”常客。

隨著社會老齡化速度加快,老年人疾病用藥及醫療保健需求進一步提高。中藥飲片作為一種經過加工炮製的中藥材,可以更好地儲存和保護中藥材的藥性,臨床用藥更加方便和安全,加上全民對健康養生需求的釋放,對健康理念的深入,催生了中藥飲品的市場容量。

此外,國家政策導向利好中藥飲片產業的發展,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明令禁止外商投資“傳統中藥飲片炮製技術的應用及中成藥秘方產品的生產”,並且禁止出口“中藥飲片炮製技術”。其次,在“取消零加成”“降低藥佔比”的醫改政策下,中藥飲片均被排除在外。而新版醫保目錄嚴格限制中藥注射劑的使用,也間接利好中藥飲片的發展。

2017年度药品“黑榜”Top10:国药、同仁堂、华润位居前三

據《2017年中藥飲片行業發展研究報告》指出,2006年到2016年的十年間,中藥飲片平均增速達到26.25%,領先整個行業增長。康美藥業、中國中藥、香雪製藥、太龍藥業四家中藥飲片龍頭藥企2017年上半年營收增長均超過10%,其中康美藥業的中藥飲片業務收入增長35.81%,收入達27億元。但康美藥業也曾在2017年的4月20日和12月15日因中藥飲片不合格兩次被食藥監總局點名。

伴隨行業快速增長的是中藥飲片市場亂象,以次充好、染色增重等問題頻發突出。因此,為了保障老百姓用藥安全,促進中藥飲片行業健康發展,食藥監總局這幾年特別重視中藥飲片的質量監管。

質量正在成為左右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變量。2018年已至,面對我國新時期的主要矛盾,希望醫藥企業在搶奪未來“蛋糕”時,距人們對藥品質量不斷提升的需求近一些,離藥品“黑榜”遠一點。

亳州中藥飲片市場問題突出

“黑榜”Top10名單裡呈現了地域特色,有4家亳州的中藥飲片企業。記者統計全年數據時,驚奇發現安徽省亳州市的中藥飲片企業竟上“黑榜”66次,涉企業25家。

2017年度药品“黑榜”Top10:国药、同仁堂、华润位居前三

亳州市是中華四大藥都之一,是全球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目前,全國醫藥百強企業有一半以上落戶亳州,擁有GMP認證醫藥企業167家。亳州中藥材飲片生產總量佔全國1/4,在2015年,中藥材年交易額就已達220億元,約佔全國市場份額的1/5。

2017年度药品“黑榜”Top10:国药、同仁堂、华润位居前三

然而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亳州的中藥材市場假冒偽劣層出不窮。早在2012年,亳州中藥飲片染色事件震驚全國。2014年,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甚至查出有企業涉嫌出租《藥品生產許可證》。

以次充好、染色增重、違規炮製、摻假售假的現象時有發生,貼牌生產、非法加工、無證經營等違法行為更是屢見不鮮。

安徽省食藥監局領導曾公開表示,亳州中藥材市場存在的問題由來已久,每一次整治後又會死灰復燃。少數企業和個人片面追求經濟效益,鋌而走險,使得中藥材、中藥飲片摻雜使假、染色增重等違法行為時有發生。

記者在天眼查中輸入“亳州”、“中藥飲片”兩個關鍵詞,搜索出了1106個結果。而在2012年左右,亳州的藥企也不過才300家左右。亳州中藥飲片問題叢生的背後折射的是亳州中藥產業“多、小、散、亂”亂象,而這也是整個行業痼疾。未來中藥飲片的整合併購乃大勢所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