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赢也硬要打!诸葛亮北伐可能不仅为了伐魏,更为防自己人!

战争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野心?还是为了杀戮?在真实的历史上可能恰恰相反,发动战争或许只是为了活命!

打不赢也硬要打!诸葛亮北伐可能不仅为了伐魏,更为防自己人!

希特勒

希特勒领导的德国纳粹政权发动二战就是因为没法解决国内的经济危机。在国内经济持续低迷国家经济面临崩溃的情况下,可能摆在德国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就是不作为,任由国内经济的发展,然后德国因为经济问题导致社会的动乱,进而将整个德意志民族被动的拖进战乱和痛苦中。

另一条就是主动出击,整合现有的资源发动战争,虽然可能要冒更大的风险,但是相较于坐以待毙总算有了一线生机。假如现在你处于希特勒的位置,国家的方向盘掌握在你的手中你会怎么选?

打不赢也硬要打!诸葛亮北伐可能不仅为了伐魏,更为防自己人!

当然希特勒的倒行逆施已经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希特勒残杀600万犹太人的暴行更是无法被原谅,但是这恰恰证明了一点,战争的成因是复杂的,有时候发动战争可能也仅仅是因为想活命。

打不赢也硬要打!诸葛亮北伐可能不仅为了伐魏,更为防自己人!

卧龙

早在三国时期中国的战略家就已经懂得了这个道理!诸葛亮五次直接参与蜀汉对曹魏的北伐战争,为第六、七次北伐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但是可惜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了。这里边有一个疑点,那就是为什么失败了这么多次,诸葛亮还是要坚持北伐呢?这个大智近妖的卧龙先生难道真的看不出这件事不会成功吗?答案很可能是看得出,但是因为国家的内在矛盾所以必须要发动对外的战争。

打不赢也硬要打!诸葛亮北伐可能不仅为了伐魏,更为防自己人!

诸葛亮

蜀汉政权内部最大的矛盾点就是荆州和益州,就像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汉东省京州市的各大帮派一样,在同属汉室的情况下,荆州和益州也存在冲突的利益点。刘焉属汉室,任益州牧一职,此人野心极大,他烧栈道,打压原本益州地方派,发展自己的势力,经过他的调整,益州被打造成了刘焉自己的独立王国。

刘备入西蜀后,无可避免的要直接面对益州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荆州集团和益州集团的斗争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打不赢也硬要打!诸葛亮北伐可能不仅为了伐魏,更为防自己人!

法正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法正和诸葛亮。刘备入蜀后,更加亲信原属益州集团的法正而不是荆州集团的诸葛亮。此二人也是刘备平衡两大势力的关键性人物。

原本两大势力虽然还有间隙,但是经过刘备的调整,两派还能和平相处,但是这一切都在刘备病逝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刘备这个掌握蜀汉政权最高权力的人一死,那么益州集团和荆州集团的利益冲突愈发尖锐了起来,老大一死哪个集团掌权成为了蜀汉政权最关键的问题。但是城府极深的刘备也早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就立李严和诸葛亮同为辅政,两派平分蜀汉政权。

打不赢也硬要打!诸葛亮北伐可能不仅为了伐魏,更为防自己人!

李严

后来虽然经过斗争诸葛亮灭了李严,但是李严为代表的益州集团没法灭除,所以诸葛亮为了吸引各方的注意力避免内斗,也为了合法掌控蜀汉政权的至高领导权,他只能选择不断的北伐,也只有在共同的敌人面前益州集团和荆州集团才能保持暂时的团结,从而保证蜀汉政权不会因为近在眼前的内斗而灭亡。

打不赢也硬要打!诸葛亮北伐可能不仅为了伐魏,更为防自己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不再见,旧时王族弄舞。人生如梦,百年皆是人间过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