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一定要交這樣一個“異類”朋友

你的孩子,一定要交這樣一個“異類”朋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要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要走進什麼樣的圈子”。

我們都知道環境造人,與什麼樣的人交往,就有什麼樣的思想與結局。

我的一位朋友沒有多少文化,說話辦事既粗魯又莽撞,更不要說什麼覺悟與修養。

而且,常常出入於賭場、酒館、歌廳等娛樂場所,生活自然也特別清苦和拮据,家庭也並不和諧。

最近,我見他卻突然抖擻起來,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像是換了個人。

好奇地問他緣由。

他說:兒子報了一個書法班和國學班,正在學習。

我有些驚訝:“兒子學習國學,與你有什麼關係,何必神秘兮兮!”

他說:自己多少年因為文化薄弱吃的虧太多。而且,在事業與人際交往方面也有諸多不便。於是,就想著讓兒子多方面學習一些文化,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你倒是挺明白,讓兒子彌補你的缺憾,而且,國學是傳統文化,必須學習的文化。比起其他文化,底蘊也要更深一些。”我說。

他也這樣認為。

我忽然想起來一些家長對於孩子的盲目培養。

其實,我們在為孩子尋求更多課外知識,應該將他們置身傳統文化中去薰陶。

當然,學習助力考試的科目也無可厚非,但是,文化底蘊更為重要。不如學學傳統文化。比如:書法、經典誦讀、繪畫。

“我的兒子在學習書法期間認識了很多文化界名人,包括畫家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老藝人,另外,還與一名作家成為了很好的朋友。”朋友有一些自豪地說道,而且語氣中甚至充滿自信。

也許,他覺得自己的文化遲早由兒子補上。

“只是為了染濡文化嗎?”我問道。

“當然,除了讓他要積澱一些文化底蘊,學習一些文化知識,另外便是想要接受一些文化人的思想薰陶,以便更新他自己原來的思想。”朋友像是有了一個預謀和規劃。

“我的孩子 不聽話,不好管教,常常逃課,老師也沒辦法,但是最近學習了書法,接觸了一些國學老師”

“那你覺得這些文化界的藝術家們有什麼特點嗎?”我想知道他對“文化人”的印象。

朋友有些驚訝地告訴我,他發現了國學學習者的幾個與眾不同特點。

第一:豁達胸襟。對什麼事情都看得開,不計較、不抱怨,宛如一個先天樂觀派,總是在精神與氣質方面有“高人一等”的態勢,而且,遇事鎮定自若,從不盲從。

第二:才情出眾。無論何時何地,對事情都有別具一格的看法,總是看到事情美好的一面。每每都會發表演說,並且,妙語連珠言談精彩,別人無法表述的事情,他們卻會有獨到的見解,說出一番道理。

第三:高瞻遠矚。他們能夠預測一個現象的未來。對很多事情都能防患於未然,而且,對於事物總有高遠的見解。

第四:行為“異類”。藝術家常常具有出人意料的思維,也是常人難以理解和無法想象的,比如:他們不酗酒、不吸菸、不跟風、不盲從,甚至讓人覺得有些“不合群”,總是有些怪怪的。

“他們有普通人沒有的特點,語言精彩,詞句精煉,表達能力強,思想有高度。每一句話幾乎都是哲學和道理。通常會用幾個字或幾句話便說清楚一個問題。對於思想的影響要更直接,在我兒子與他們相處期間還學會了不少說話的技巧。而且,他們的行為舉止很有規矩,特別遵守規則,很有修養。”朋友感慨地說道。

他說,他的兒子看到了這些文化人受到的尊重,還有身價不菲的社會地位。很是羨慕,時刻學習他們的樣子。還會與周圍的人炫耀這些“異類”朋友們,以此為榮。

由此,很多人對他的兒子改變了看法,覺得這個桀驁不馴的孩子,突然靈魂高貴起來了,不再是以前的那個形如阿三的墮落人。

自從朋友的兒子融入到這個文化圈之後,明顯覺得他們一家人都在發生變化。

開始變的積極上進、樂觀熱情,對生活充滿了信心,而且,每個人的自律能力提高很多。並且,以前那個沒有一絲暖意的家庭,如今也笑逐顏開、喜氣洋洋。

因為他們羨慕文化界的朋友們,那樣高貴的修養和睿智的風采。

於是,一家人在兒子的影響中模仿起來。

同樣,這個家庭也得到了尊重,這樣的體驗讓他們一發不可收拾,隨處都會將自己裝扮成一個有知識、有學識、有文化的人,對方便立即會肅然起敬,開起了綠燈。

而這個起初看來是偽裝的面具,逐漸變成了每個人的本來面目。於是,利用閒暇時間全力投入各方面知識的學習中。

那個原來的家庭,脫胎換骨,融入到了新的圈子。

“我和妻子也報了國學班,學習傳統文化,現在我們都在一家國學教育機構打工,經濟情況好轉很多。主要是家庭和孩子的改變,現在才懂得真正生活的意義,後悔沒有早一些結識這些朋友。”

我不由感慨:人生中的確應該有這樣一些正確的導師來引導,讓你的人生方向更明確。

你是否也想讓孩子交往這樣一位“異類”朋友:不吸菸、不酗酒、不賭博、愛學習、有文化、有修養、積極上進陽光熱情。像一個暖洋洋的太陽照耀著世間,也照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健康發展。

你的孩子,一定要交這樣一個“異類”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