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孩子把殘缺手指露出來的父親:你對孩子的接納,是最好的教育


01、父母的接納力,成就孩子的幸福力

這是一張來自浙江音樂學院長三角地區大提琴專業比賽現場的照片,讓人們認識了一個了不起的男孩——杭州某小學二年級學生“一能”。

告訴孩子把殘缺手指露出來的父親:你對孩子的接納,是最好的教育

如果你不仔細看,或許會認為這只是一張再普通不過的照片;但若你留意正排前方的這個小男孩,就會發現他的與眾不同,他是現場唯一用左手執弓拉琴的孩子。但,他不是左撇子,他天生左手手指缺失,只能靠掌根握弓!

但就是這樣一個沒有手指的孩子,他卻拉出一手精彩的曲子,連帶隊老師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誇讚他: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孩子!

這個了不起的孩子背後,更讓人肅然起敬的是那睿智的父母。

一能說:父母從小就告訴他,把殘缺的手露出來,不要藏。

殘缺不代表不正常,一能的父母就是想通過這樣的態度,讓孩子正視自己的身體,從而接納自己。

父母的釋然,讓一能從不對自己的手指遮遮掩掩,相反,卻用他殘缺的手指,做一切孩子做的正常事兒:玩很溜的樂高,和同學們一樣參加班級裡的大掃除,包括用左手運弓練琴,他都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很異樣。

這是一個陽光、樂觀又有堅韌的孩子,父母的接納力成就了孩子的幸福力。

告訴孩子把殘缺手指露出來的父親:你對孩子的接納,是最好的教育

02、學會自我接納,才能自我成長

《奇葩說》最近有一個辯題,叫做:Ta真的很努力,是一句好話嗎?

在激昂的辯論過程中,辯手楊奇函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個子不高,其貌不揚,用他自己的話說,為了來《奇葩說》,他硬是打了十針美白針,做了冰點脫毛,紋了韓式半永久,外加一個月8片面膜,和牙齒冷光美白。

告訴孩子把殘缺手指露出來的父親:你對孩子的接納,是最好的教育

自黑形象或許是辯手作為辯論的一種手段,但這段自曝的“美容”經歷,卻足夠讓人看見他有多努力:我承認自己不帥,但我想努力變美。辯友龐穎的一席話,更讓人感受到楊奇函的努力:年僅29歲,就已是暢銷書的作者,一本《你怎麼弱得心安理得》,勵志所有年輕人,在最該努力的時候,千萬不要不努力!

瞬間,楊奇函身上讓人感覺到一股強大的自我接納力:我不是最優秀的那個人,但我想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自我接納,意味著什麼?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這樣闡述自我接納:

首先,一個自我接納的人能接受自己,不會為自己或他人的缺點所困擾,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現狀,包括自己的需要、水平、願望,從容地生活。

其次,他們能真實地對待自己的感情,並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感受,不掩飾自己,自然而單純地表現自己。

很多人理解了第一層,卻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第二層含義。

真正的接納,是對自己完整的看見,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能明確自己想要的樣子。

無論是不掩飾想努力變帥的楊奇函,還是左手缺陷卻想追求音樂夢的男孩一能,他們坦然地接納自己身上的一切,不受困擾,不焦慮;他們清楚自己想要的樣子,於是努力成為最大的行動力!

真正的自我接納,不是讓自己停留在舒適區:我脾氣壞,我接納;我不想運動,我接納;

我不想拼搏,我接納……

真正的接納,是接納自己現在的樣子,也接納自己未來想要的那個自己!擁有目標,努力去追求。

告訴孩子把殘缺手指露出來的父親:你對孩子的接納,是最好的教育

03、學會接納,是父母與孩子共同要提升的能力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卻往往聽到父母在抱怨:孩子現在的樣子,並不是我們想要的樣子。

我的閨蜜就向我大吐苦水:

“孩子越長大越難管,父母的話,說什麼都不聽,說什麼也都是錯。初中的學業課程如此緊張,他卻天天放學先去籃球場。苦口婆心說了好多遍都沒用。眼看著就要考試,可怎麼辦……”

閨蜜的訴苦,讓我想起音樂教父李宗盛的一段往事。

告訴孩子把殘缺手指露出來的父親:你對孩子的接納,是最好的教育

李宗盛與父親關係不好,是圈內都知道的事,朋友去他家做客,父子倆始終是一個在樓上,一個在樓下。也只有到了吃飯的點,母親才會喊一句:“阿宗,吃飯了。”

同在一個屋簷下,父子關係形同陌路人,原因在於李宗盛小的時候,家境不好,父親希望他能夠好好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不會像自己那麼辛苦地討生活。但恰恰,李宗盛學習很差,又偏偏愛上了音樂。不務正業的孩子,加劇了父親心中對貧窮的恐懼。

原來,父親無法接受自己貧窮的樣子,他也無法接納李宗盛現在的樣子,因為他更不願意接納未來李宗盛也會和他一樣繼續貧窮下去。

我的閨蜜亦是如此,因為她學習不好,從來都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之下,所以她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未來和她一樣沒有出息。

一個無法自我接納的父母,很難教出自我接納的孩子。

告訴孩子把殘缺手指露出來的父親:你對孩子的接納,是最好的教育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學會接納,不僅是孩子在成長中需要學習的能力,也是父母在作為家長,也需要自我提升的能力。在教孩子學會接納自我之前,家長首先學會自我接納:

認清自己:我是一個怎樣的家長?是孩子喜歡的?還是孩子討厭的?

我對孩子現在的狀態滿意嗎?如果,我按著現在的教育方式,在未來的一年、兩年、五年、十年,甚至更多時間,我還對自己的教育方法,感到滿意嗎?

為了讓孩子更優秀,我還可以有哪些改進和提升的地方?

只有我們自己先接納了自己,才有更大的胸懷去包容孩子愛孩子,用人格影響孩子。

究其一生,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父母的人格;真正對孩子起到教育作用,讓孩子一生受益的,也是父母的人格。

當孩子認同父母,信任父母之後,他才更願意把父母的教導聽到心裡去。就像文章開頭的男孩一能,在父母的鼓勵下,勇敢地亮出自己殘缺的左手!

告訴孩子把殘缺手指露出來的父親:你對孩子的接納,是最好的教育

(諾媽家有男寶 / 80後小媽,育男寶一枚,自稱諾媽。世界很大,理想很小,讀書、寫作、遛娃,笑看窗外事,靜寫心中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