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遇到難處,要跟父母說嗎?

在工作上遇到一些難處也要分的。有些事可以和父母說的,聽聽他們的意見,有一些事不需要跟他們講的。

首先,為人處事上。

在為人處事這方面,我相信任何人都不可迴避的一點就是經驗。

有經驗的人,社會閱歷畢竟要高一些,能夠知道其他人內心當中所思所想,或者他的主要目的究竟是什麼,在這個時候多一個人能夠和你一起商量,我想結果終究不會太差。

其次,專業能力上。

在專業能力上一般不會和父母講。因為第一父母不太清楚我們到底做的是什麼工作。

改革開放到今天,很多新的行業是不能給我們老一輩的父母所理解的。

甚至你要跟他講明白,你到底在做什麼都要費半天的功夫。

這些專業上的事情,我覺得就不需要讓父母去操心。

工作遇到難處,要跟父母說嗎?

最後,只報喜不報憂的萬萬要不得。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那會更加的讓父母覺得擔心。人在社會上想要立足,哪能不受點委屈,哪能不遇點困難?

如果我們一味的跟別人說好,但是你的收入水平,你的社會地位,你的言談舉止,你的穿衣打扮,究竟有沒有相應的提高呢?

所以個人覺得在某些方面一定要向父母時不時的訴訴苦。

甚至調皮一點的可以說,唉呀,公司太討厭了,年會的時候居然讓我吃了那麼多,都長胖了。

你看這種變相的是不是用一種報憂的手段,但是說的是那種讓別人覺得開心的話呢?

這個世界上任何的方式方法其實都是分正反兩面來看的,如果我們把它用作正途,即使是壞的方式也是對的,比如說撒謊。

工作遇到難處,要跟父母說嗎?

會!我會展露我的無助和辛苦,獲得情感支持。而且讓父母知道自己的工作情況,讓父母對自己的生活有足夠的信息,是彼此關係的基礎。

同時,將困難描述給父母,並不是說“我這個人就不獨立”了。

相反越是讓父母對自己的情況有了解,當你做決定的時候,你越有談判能力。前提是:你傾訴困難,但是不要崩潰。

比如我曾經有一段時間,在職場上遇上一個死對頭,每天都硝煙瀰漫,也讓我壓力很大。

我會告訴我爸媽,這個和我槓上的人是個什麼人,我們之間的衝突是基於競爭關係不和調和的,也是基於不同的風格。

然後那段時間我結婚了,父母催我要孩子。我就會明確告訴他們,等我過去這段時間在考慮。

工作遇到難處,要跟父母說嗎?

在工作上的難處是很少和父母去說的。

第一,不想讓他們擔心

其實更多的時候,人都是會為自己一件無能為力的事情而感到更加的難過。

1.父母已經老了

對於很多事情,他們所抱有的態度就是穩妥安全,不必擔風險。

可是在工作當中,你哪能講究安全穩妥以及不擔風險的呢?

尤其是在這樣一個沒有邊界,隨時變動模糊,規則越來越不清晰的時代當中,任何事情都需要我們憑著一腔孤勇去踐行,不是嗎?

2.父母的認知水平已經固化了

這並不是一個貶義詞,因為他們是見證著時代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的那一輩人。

可是在這過程當中,他們卻沒有抓住趨勢,不能說是一種遺憾。

只能說是先富帶動後富的利益分配當中,他們屬於後富者。

作為後富者的子女,我們只有不斷的努力,爭取讓自己早一點的進入那些先富的圈子裡。才能夠給父母帶來一個更加安詳平靜的晚年。

工作遇到難處,要跟父母說嗎?

第二,工作上的事情,很多時候自己都拎不清

拎不清的事情,又何須對他人言說呢?雖然有句老話叫要聽聽老一輩的意見,聽聽老一輩的看法。

可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行業都已經在消失。

我們正在做的工作,可能,父母們連聽都沒聽過,想都沒想過,他們又怎麼能夠給出一些中肯和合適的建議呢?

所以更多的時候,我們就會把很多的話都藏在肚子裡。一切都是OK的,都很好勿念。這應該就是我們和父母之間,父母和我們之間最常說的。

第三,中國人的性格

其實放眼的人類社會,不管是東方,西方,都會存在著父母和子女之間溝通存在代溝的問題。

只不過西方人更容易表達他們當下的看法以及對未來的希望。

而東方人卻不太會用這些形式,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與想法。東方人最常用的就是“善假於物也”。

什麼東西都靠物質來維繫,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給孩子的就是錢與物。當我們長大了之後,我們給父母的也只是錢與物。

真正的陪伴也好,溝通也罷,摸著自己的良心想一想,在我們,960萬平方公里上,這17億的人民當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