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冬日美食的小秘密~别光顾着吃呀!

下雪天,吃东西和赏雪更配哦~

烤地瓜

「吃」冬日美食的小秘密~别光顾着吃呀!

街边摊位上码放的烤地瓜,在冬天可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刚刚出锅的烤地瓜,被整齐码放在烤炉顶儿上,外界的寒气和烤地瓜自身的热气相撞,形成一股儿悠长甜蜜的香味,勾住了来往行人的鼻子。

「吃」冬日美食的小秘密~别光顾着吃呀!

但是你知道么?我们常吃甚至有些看不上的这个街边小食,它其实是“舶来品”

我们常说的地瓜、红薯,学名是叫番薯。野生种起源于美洲的热带地区,由印第安人人工种植成功。1493年,哥伦布又将从美洲大陆带回来的番薯进献给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西班牙水手又将番薯传至殖民地吕宋(今菲律宾)。

「吃」冬日美食的小秘密~别光顾着吃呀!

16世纪初,西班牙已普遍种植甘薯。西班牙水手把甘薯携带至菲律宾和摩鹿加群岛,再传至亚洲各地。甘薯传入中国通过多条渠道,时间约在16世纪末叶,明代的《闽书》、《农政全书》、清代的《闽政全书》、《福州府志》等均有有关记载。

而且,烤地瓜这道平民小食,还曾被乾隆皇帝pick过~

据传,他在晚年曾患有老年性便秘,太医们千方百计地为他治疗,但总是疗效欠佳。一天,他散步路过御膳房,一股甜香气味迎面扑来,十分诱人。乾隆走进去问:“是何种佳肴如此之香?”正在烤红薯的一个太监见是皇上,忙叩头道:“启禀万岁,这是烤红薯的气味。”并顺手呈上了一块烤好的红薯。乾隆从太监手里接过烤红薯,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吃完后连声道:“好吃!好吃!”此后,乾隆皇帝天天都要吃烤红薯。不久,他久治不愈的便秘也不药而愈了,精神也好多了。乾隆皇帝对此十分高兴,便顺口夸赞说:“好个红薯!功胜人参!”从此,红薯又得了个“土人参”的美称。

这道软糯香甜的烤地瓜在冬天给了我们不少身心的安慰~老板,再来一个!

冰糖葫芦

「吃」冬日美食的小秘密~别光顾着吃呀!

“冰糖葫芦嘞~又香又甜的冰糖葫芦~”

无论年岁几何,在街边看到吆喝的冰糖葫芦时,总会不自觉的瞅上两眼!

酸甜的小红果,放进糖锅里滚一圈,更加晶莹剔透了起来。咬上一口,凉凉甜甜的糖衣加上酸甜冰凉的红果,看着喜庆,吃着开心~

「吃」冬日美食的小秘密~别光顾着吃呀!

其实,冰糖葫芦在宋朝便已有记载。《燕京岁时记》记载: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山里红、海棠果、葡萄、麻山药、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凉。

更有民间传说提到糖葫芦起源于宋朝,而其诞生的原因竟然还有些浪漫~

南宋光宗皇帝给他的宠妃治病,张贴皇榜向民间征集验方。一个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治宠妃的食欲不振,开出了冰糖水煮山里红的方子~后来验方流传民间形成了现在的糖葫芦!

「吃」冬日美食的小秘密~别光顾着吃呀!

「吃」冬日美食的小秘密~别光顾着吃呀!

而且,现在我们对于冰糖葫芦已经不满足了!不但开始在山楂身上找新鲜,将山楂剖开,在里面填上糯米、豆沙等馅儿,还出现了冰糖草莓、冰糖苹果、冰糖柑橘、冰糖葡萄等冰糖水果~估计未来不久,冰糖棉花糖,冰糖汤圆等就出来了~

糖炒栗子

「吃」冬日美食的小秘密~别光顾着吃呀!

一般来说,卖烤地瓜的摊上都会卖糖炒栗子的~看着剧,剥着糖炒栗子,一会就只剩壳儿了!

南宋时,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曾记述这样一段动人的故事。他说:“故都(指北宋的汴京,即今开封)李和炒菜,名闻四方,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及。”接着写道:“绍兴中,陈福公及钱上阁,出使虏庭,至燕山,忽有两人持炒栗各十裹来改……自赞曰:‘李和儿也。’挥涕而去。”据此可以推知,汴京的炒菜专家李和在外族人侵时家破业敝,他的儿子带着炒栗的绝技流落燕山。他用献给故国使者的栗子,表达自己对统一祖国的热望。

「吃」冬日美食的小秘密~别光顾着吃呀!

谁曾想,这样通俗普遍的街头小吃,竟然包含着一段爱国情义呢!以后吃起糖炒栗子来感觉更加香甜永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