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解味之作者之谜」系列发布之三:“索隐”寻人

「红楼解味之作者之谜」系列发布之三:“索隐”寻人

首先,要有一个共识,有了共识才好往下谈。什么共识呢?就是对这部书的评价。

毛泽东:(中国过去)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

鲁迅: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

胡适:《红楼梦》是一部自然主义的杰作。

「红楼解味之作者之谜」系列发布之三:“索隐”寻人

王国维:《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於吾国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

蔡元培: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

「红楼解味之作者之谜」系列发布之三:“索隐”寻人

王蒙:“《红楼梦》令你觉得汉语汉字真是无与伦比。它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性用尽了,把我们的文化写完了。《红楼梦》是经验的结晶,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红楼梦》就是人生。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应的共振。”

宗璞:“《红楼梦》是一部挖掘不尽的书,随着时代的变迁,读者的更换,会产生新的内容,新的活力。它本身是无价之宝,又起着聚宝盆的作用,把种种的睿思,色色深情都聚在周围,发出耀目的光辉。”

吴世昌:“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

周汝昌:“《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最强的作品,是我们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部最伟大的著作。”

在民间,中国四大名著家喻户哓,而《红楼梦》则是公认的居于其首,甚至有人把其作者比作莎士比亚。

总的来说,《红楼梦》是一部鸿篇巨著,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红楼解味之作者之谜」系列发布之三:“索隐”寻人

这样的一篇巨著,作者能是谁呢?

笔者突然想,假设有一天,我们偶然在“鼓担”上买得一本书,书名《罗蜜欧与朱丽叶》,书没署作者名,也查不到作者任何信息,那我们怎样确定作者是谁呢?

当然是先细细读书,再品其价值,自然首先知道了,这是一部鸿篇巨著,也能知道写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事。这时,大家就能迅速做出一个判断:作者只能是莎士比亚!人所共知,莎士比亚 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甚至有人说,欧洲七百年才出一个莎士比亚。因为作品突出,作者更突出,所以如上假设命题是很容易解决的。

现在,再一假设,一天又偶得一诗:沁园春.雪,也是没有作者任何信息。怎样确定作者呢?自然还是先细细读诗。是谁敢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又谁敢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当然,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可供选择的只有蒋介石和毛泽东,且不论是否雄才大略,但从文彩风格这一点,就很容易想到毛泽东了,如果但从文字

风彩还没把握,那就回头仔细看看他一路走来写过的诗,“春天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一看这大气磅礴的口气。

以上两“凡例”,其实是在提醒我们一下判断作者的方法:1,界定作者所在时期,2,确定作者人选范围。3,根据小说特点最后锁定人选。

先说时期:因为吊明情绪很明显,说明明朝已亡,所以,作者只能从清朝来找了。

能够想像,像《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著,绝不可能是民间传抄而成,也不可能“披阅”“增删"而成。一定是出自某大家之手。

清初至出书时大家:洪升、孔尚任、蒲松龄、吴敬梓、纪晓岚 、赵翼、蒋士铨、纳兰容若、钱谦益、吴梅村、袁枚、张问陶等等(欢迎大家再提出一些人选来) ,看来,只能从这里“索”人了。

怎么找呢?

那就要根据《红楼梦》一书的内容的特征来判断一下作者可能或者说是必须具备的特点,再根据其特点从如上名家中“索隐”找人。

「红楼解味之作者之谜」系列发布之三:“索隐”寻人


「红楼解味之作者之谜」系列发布之三:“索隐”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