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解味之作者之謎」系列發佈之三:“索隱”尋人

「紅樓解味之作者之謎」系列發佈之三:“索隱”尋人

首先,要有一個共識,有了共識才好往下談。什麼共識呢?就是對這部書的評價。

毛澤東:(中國過去)除了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歷史悠久,以及在文學上有部《紅樓夢》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驕傲不起來。

魯迅:至於說到《紅樓夢》的價值,可是在中國底小說中實在是不可多得的。

胡適:《紅樓夢》是一部自然主義的傑作。

「紅樓解味之作者之謎」系列發佈之三:“索隱”尋人

王國維:《紅樓夢》,哲學的也,宇宙的也,文學的也。此《紅樓夢》之所以大背於吾國人之精神,而其價值亦即存乎此。

蔡元培:作者持民族主義甚摯,書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於漢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

「紅樓解味之作者之謎」系列發佈之三:“索隱”尋人

王蒙:“《紅樓夢》令你覺得漢語漢字真是無與倫比。它似乎已經把漢語漢字漢文學的可能性用盡了,把我們的文化寫完了。《紅樓夢》是經驗的結晶,人生經驗,社會經驗,感情經驗,政治經驗,藝術經驗,無所不備。《紅樓夢》就是人生。幾乎是,你的一切經歷經驗喜怒哀樂都能從《紅樓夢》裡找到參照,找到解釋,找到依託,也找到心心相應的共振。”

宗璞:“《紅樓夢》是一部挖掘不盡的書,隨著時代的變遷,讀者的更換,會產生新的內容,新的活力。它本身是無價之寶,又起著聚寶盆的作用,把種種的睿思,色色深情都聚在周圍,發出耀目的光輝。”

吳世昌:“紅樓一世界,世界一紅樓。”

周汝昌:“《紅樓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部古往今來絕無僅有的‘文化小說’。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最強的作品,是我們中華文化史上的一部最偉大的著作。”

在民間,中國四大名著家喻戶嘵,而《紅樓夢》則是公認的居於其首,甚至有人把其作者比作莎士比亞。

總的來說,《紅樓夢》是一部鴻篇鉅著,這應該是不爭的事實。

「紅樓解味之作者之謎」系列發佈之三:“索隱”尋人

這樣的一篇鉅著,作者能是誰呢?

筆者突然想,假設有一天,我們偶然在“鼓擔”上買得一本書,書名《羅蜜歐與朱麗葉》,書沒署作者名,也查不到作者任何信息,那我們怎樣確定作者是誰呢?

當然是先細細讀書,再品其價值,自然首先知道了,這是一部鴻篇鉅著,也能知道寫於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的事。這時,大家就能迅速做出一個判斷:作者只能是莎士比亞!人所共知,莎士比亞 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 甚至有人說,歐洲七百年才出一個莎士比亞。因為作品突出,作者更突出,所以如上假設命題是很容易解決的。

現在,再一假設,一天又偶得一詩:沁園春.雪,也是沒有作者任何信息。怎樣確定作者呢?自然還是先細細讀詩。是誰敢說:“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又誰敢說:“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當然,在當時歷史背景下,可供選擇的只有蔣介石和毛澤東,且不論是否雄才大略,但從文彩風格這一點,就很容易想到毛澤東了,如果但從文字

風彩還沒把握,那就回頭仔細看看他一路走來寫過的詩,“春天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做聲?”,“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一一看這大氣磅礴的口氣。

以上兩“凡例”,其實是在提醒我們一下判斷作者的方法:1,界定作者所在時期,2,確定作者人選範圍。3,根據小說特點最後鎖定人選。

先說時期:因為吊明情緒很明顯,說明明朝已亡,所以,作者只能從清朝來找了。

能夠想像,像《紅樓夢》這樣的鴻篇鉅著,絕不可能是民間傳抄而成,也不可能“披閱”“增刪"而成。一定是出自某大家之手。

清初至出書時大家:洪昇、孔尚任、蒲松齡、吳敬梓、紀曉嵐 、趙翼、蔣士銓、納蘭容若、錢謙益、吳梅村、袁枚、張問陶等等(歡迎大家再提出一些人選來) ,看來,只能從這裡“索”人了。

怎麼找呢?

那就要根據《紅樓夢》一書的內容的特徵來判斷一下作者可能或者說是必須具備的特點,再根據其特點從如上名家中“索隱”找人。

「紅樓解味之作者之謎」系列發佈之三:“索隱”尋人


「紅樓解味之作者之謎」系列發佈之三:“索隱”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