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到《儒林外史》,三个平民女孩的梦想之路一直走到今天


从《红楼》到《儒林外史》,三个平民女孩的梦想之路一直走到今天

虽然不是《红楼梦》中的主角,但“红楼二尤”——尤二姐和尤三姐却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除了她们的故事惨烈之外,她们的出身、经历和命运也更容易让普通读者产生深切的共鸣。因为无论在哪个年代,如黛玉宝钗等贵族女子实在不多,而红楼二尤这样的中下层女子才是绝大多数,才是我等寻常女子的生活常态。

她们的天真与虚荣,她们的努力与苟且,甚至她们的软弱和错误,都让我们似曾相识,让我们感同身受。她们代表了两种不同性格的普通女孩的命运,最终殊途同归,都早早香消玉殒。难道有梦想、渴望过上更好生活的平民女子,失败后就只有死亡这一条路吗?就没有别的出路了吗?在《红楼梦》中我没找到,后来读《儒林外史》,我发现其中有个“王太太”,她的出身命运都与红楼二尤相似,结局却不同,她走上了另一条路。

对比这三个女子的人生与命运,让人别有感触。


从《红楼》到《儒林外史》,三个平民女孩的梦想之路一直走到今天

1、出身不高的漂亮女孩,却有一颗向往富贵虚荣的心

尤二姐和尤三姐都没有名字,不过是以排行来称呼,“尤二姐”“尤三姐”而已。甚至她们也不姓“尤”,至于姓什么,作者没有交代,我们无从知晓。我们只知道,她们是宁国府当家女主人尤氏的继母尤老娘从前夫家带过来的女儿。所以,她们与尤氏并无血缘关系。从尤二姐从小指腹为婚的未婚夫张华来看,她们原本的出身,也就是小康人家而已。不过因为搭上了尤氏这个姐姐,她们有机会走进豪门,见识到富贵奢华的生活,并与贾珍、贾琏、宝玉等贵族子弟得以相识。

王太太也没有名字,她原本姓胡,父亲是布政使衙门的小吏,人称“胡偏头”。 在封建时代,小吏虽然不是官,却是一项世袭的职业。这些小吏深谙当地的风土人情,协助官员处理政务,虽然地位不高,却也是有点小权势的。我们看《水浒传》中的宋江,原本就是个小吏(押司),但在郓城县却混得风生水起,上上下下都吃得开。作为小吏的女儿,王太太(胡姑娘为什么叫“王太太”,我下面会解释)从小见惯了来往的官吏富人,她渴望自己能够嫁入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家,当然不是做妾,而是要成为名正言顺的太太。


从《红楼》到《儒林外史》,三个平民女孩的梦想之路一直走到今天

红楼二尤和王太太都是出身不高却漂亮的女孩,她们希望能够通过婚姻改变命运,攀升到上一个阶层——我们可以说这是她们向往更美好的生活,也可以说是一份虚荣心。

2、千辛万苦,她们的愿望暂时实现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因为出身实在不高,尤氏姐妹和王太太的梦想并不那么容易实现。

尤二姐早已订婚,对方是家道早已衰败的张华,尤二姐说什么也不愿意嫁过去。恰好这时出现了贾琏,这个帅气多金又温和的男人喜欢上了她,愿意金屋藏娇。当贾蓉声称贾琏的太太身体不好,等到她一死就接进去做正室的时候,尤二姐更加心动不已。所以这不仅是贾蓉的谎言,尤二姐也情愿自欺欺人。贾琏偷娶了尤二姐,安排尤家母女住在外面。新婚的日子着实不错,贾琏对她既爱又敬,干脆直接让下人称呼尤二姐为“奶奶”,给予她正室的尊重。


从《红楼》到《儒林外史》,三个平民女孩的梦想之路一直走到今天


王太太在布政使衙门当小吏的父亲固然有些手段,不想天算不如人算,还没等安排好女儿的未来,胡偏头就去世了。而她的哥哥又是个败家子,成日吃酒赌钱,将家境败坏下来。将世袭的小吏差事卖了不算,又将这个漂亮的妹妹卖给了一个富裕的来姓人家做妾。如果说尤二姐明知是火坑也扛不住诱惑往里跳的话,王太太是全然被亲人坑骗。她过了门才知道自己不是正室,但却怎么也不甘心,一定要下人叫她“太太”。谁要是称呼她为“新娘”(那个时代对妾的称谓),她便要大骂不止。

此时男人们的正牌妻子还不知道,尤二姐与王太太殊途同归,都是关上门自己当太太。

尤三姐虽然也在年少时与贾家男人暧昧不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尤三姐开始厌恶这种生活,她渴望开始全新的人生。她想起了五年前遇到的柳湘莲,那个男人的英俊潇洒与落拓不羁完全满足了她的期待,而柳湘莲娶妻的标准只有一条,就是美貌。因此贾琏一说就成,他欣然将祖传的一柄鸳鸯剑留作订婚信物。看着鸳鸯剑,尤三姐无比欢喜。她收敛了自己的嚣张与任性,开始以良家妇女的姿态生活。她以为,她的幸福生活就要开始了。


从《红楼》到《儒林外史》,三个平民女孩的梦想之路一直走到今天

柳湘莲确认无疑地,并未娶妻,并且如此郑重其事的下定,也是把她当做了名正言顺的妻子。如此看来,她比姐姐尤二姐和王太太幸运多了。

3、梦想破灭,有人宁愿玉碎,更多人选择了妥协瓦全

尤三姐虽然比尤二姐和王太太幸运,但她的梦想却破碎得最快。不久,柳湘莲就从宝玉的口中得知尤三姐是宁国府的亲戚,深知宁国府肮脏龌龊的柳湘莲立刻后悔不迭,当即悔婚,并亲自去索要订婚的信物鸳鸯剑。尤三姐绝望了,她没有犹豫,当着众人的面挥剑自刎。她宁愿玉碎,也绝不肯瓦全。

相比尤三姐的决绝和刚烈,当梦想破碎时,更多的人选择对生活妥协。


从《红楼》到《儒林外史》,三个平民女孩的梦想之路一直走到今天

贾琏偷娶尤二姐终于被妻子王熙凤得知,她假装善良和蔼,将尤二姐赚入大观园。随后她使出了一系列堪称“斗小三”典范的谋略:先是让下人怠慢尤二姐,随后又唆使张华告状,以此为借口大闹宁国府,让尤氏理亏气短;随即纵容秋桐谩骂尤二姐……如此种种,让软弱的尤二姐在贾府内度日如年,苦不堪言。

王太太在外面以正室自居,这样的日子也不可能长久。很快,来家的大太太就得知了此事。她同样厉害,并且也没有王熙凤那么多束缚,根本就无需用什么计谋,直接打上门来,将王太太打了“一顿嘴巴子”,然后根本也不在乎丈夫的感受,直接将这个她给赶了出来——王太太连小妾也做不成了。

3、绝境中,有人轻易死去,有人却顽强活着

原本想委曲求全,却没曾想到冷暴力的日子实在是太过艰难。尤二姐的孩子被打了下来,成为压倒她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贾琏对他还有情义,平儿也真诚劝慰她,可她已经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当夜,尤二姐吞金自杀,结束了她年轻美丽的生命。


从《红楼》到《儒林外史》,三个平民女孩的梦想之路一直走到今天

虽然受到了正室的一顿荼毒,被撵出了来家,但王太太的生命力却是无比顽强。她不仅忍辱活了下去,想过又富贵又有尊严生活的愿望依旧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再嫁她竟然真的心想事成,嫁给了一个候选州同(就是一个后补的小官儿)王三胖当续弦。王三胖已经有了成年的儿子媳妇,年纪大了她一轮不止。不过以她的条件,实在是不能计较这个了。并且,这次好歹是真正的太太了,“王太太”成为了她名正言顺的称谓。

可惜好景不长,仅仅一年,王三胖就病死了。为了争夺财产,泼辣的王太太将把值钱的珠宝首饰倒在了马桶里,让别人搜不到。随后又大哭大闹,到县衙喊冤,最终分得了一些丈夫的房子产业。两次婚姻,王太太历练出了勇敢泼辣,可智商却没什么提升。第三嫁时,她竟然被媒婆所骗,以为嫁的是个有身份有地位的武状元,没想到实际上是个戏班子的班头鲍廷玺。当婚后得知时,她气得大哭大喊,得了“失心疯”,只能日日服药。不过还好,丈夫鲍廷玺为人不错,对她不离不弃,治好了她的病。最终,她也只能认命了。


从《红楼》到《儒林外史》,三个平民女孩的梦想之路一直走到今天

那个时代,婚姻是女人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所以容貌好、有理想(或者说虚荣)的平民女子,想要改变阶层和命运,只能在此奋力一搏。

这条路当然不好走,充满各种荆棘坎坷。性格决定命运,于是有人死了,有人活了下去;有人不愿妥协苟且,有人却顽强地屡败屡战……在小说中,她们的故事结束了。可在生活中,却是穿越了不同时代和社会形态,一代又一代不断上演。有人欢喜有人悲伤,有人成功有人绝望,她们没有名字,因为她们就是身边的你我她,她们的故事永远也不会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