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圖卡上校”魯德爾俯衝轟炸兩萬噸鐵甲戰艦的傳奇經歷

“斯圖卡上校”魯德爾俯衝轟炸兩萬噸鐵甲戰艦的傳奇經歷

攝於1941年夏,執行任務歸來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編隊。

德國空軍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從來都不缺少空戰王牌,從一戰中的里希特霍芬、烏德特和殷麥曼,到二戰中的莫爾德斯、加蘭德、馬塞勒和哈特曼等,哪一個不是留下了如雷貫耳的聲名,創下了後人難以企及的空戰輝煌!

相對於為後人熟知的戰鬥機飛行員群體,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飛行員則顯得黯淡無光。不過,就是在這個的群體中卻產生了空戰史上一位空前絕後的人物——幾乎所有軍事歷史愛好者都耳熟能詳的“斯圖卡上校”魯德爾(Hans-UlrichRudel)。這位被陸軍元帥舍爾納贊為“一個人足頂一個師”的超級王牌,是俯衝轟炸機部隊的傳奇人物,也是所有飛行員中真正的“王中王”:他在二戰期間史無前例地執行過2530次任務,有一天曾出戰17次,這本身就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數字;他摧毀了約2000個作戰目標,包括519輛各型坦克、800餘輛車、11架戰機、150門火炮、1 艘驅逐艦、2艘巡洋艦、70艘登陸艇及4列裝甲列車等,這更是任何人都無法企及乃至想象的戰績。

“斯圖卡上校”魯德爾俯衝轟炸兩萬噸鐵甲戰艦的傳奇經歷

第10位鑽石騎士最高戰功勳章獲得者魯德爾上校

( 獲勳時間1944年3月29日,時為少校 )

今天我們講述的便是魯德爾駕駛斯圖卡俯衝轟炸機,使用1000公斤的大炸彈炸燬蘇聯戰列艦“馬拉”(Marat)號的傳奇經歷。

1942年8月中旬起,StG-2(第2對地攻擊聯隊)開始支援北方集團軍群撲向列寧格勒的地面攻勢。除經常轟炸至關重要的列寧格勒—莫斯科鐵路(即“十月革命”鐵路) 外,StG-2第3大隊在8月29日進駐魯加(Luga)南面的提爾科沃(Tyrkovo)基地後,開始為第18和第16集團軍提供近距離對地支援。隨著德軍的步步緊逼和波羅的海多數港口的丟失,蘇軍波羅的海艦隊被迫撤入列寧格勒西面的軍港喀朗斯塔德(Kronstadt)。以此為母港的蘇軍波羅的海艦隊擁有2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13艘驅逐艦和42 艘潛艇。艦隊中的戰列艦“馬拉”(Marat)號和“十月革命”號雖然老舊,但各裝備有12門305 毫米炮、16門120毫米炮、6門76毫米高射炮和其他防空武器,巡洋艦“高爾基”(Maxim Gorki) 號和“基洛夫”(Kirov)號也各有9門180毫米炮。這些艦隻被用來轟擊芬蘭灣沿岸和列寧格勒周邊的德軍陣地,它們經常變換著位置為地面蘇軍提供精準的火力支援。由於經常受到艦載火炮的襲擾,德軍高層命令StG-2將這些危險的“流動炮兵”摧毀。

為完成這個任務,StG-2需要使用裝有特製引信的、重達1000公斤的大炸彈,因為普通引信炸彈只能在主甲板上爆炸,雖能損毀艦體,但不足以擊沉23600餘噸的鐵甲戰艦,只有延遲引信的穿甲彈才能在撕開主甲板後深入艦體引發毀滅性的爆炸。大炸彈運抵前,德軍偵察機意外發現了“馬拉”號的蹤影,聯隊長迪諾特決定立即發起攻擊。9月16日,施特恩和魯德爾在能見度很低的惡劣天氣下出發了。像往常一樣,施特恩飛長機,魯德爾任僚機,其他飛行員陸續跟進。魯德爾從雲縫中發現“馬拉”號後立即通報了施特恩。話音剛落,施特恩已從雲縫中消失,魯德爾立即跟進俯衝。他們都知道只有幾秒鐘時間從雲縫中完成攻擊,如果太慢,“馬拉”號會移動位置,而且雲縫也在不斷移動之中。施特恩率先投彈,沒有命中,但隨後魯德爾投下的500公斤重炸彈準確命中了“馬拉”號的後甲板,火光頓時沖天而起。其他30餘架斯圖卡也從雲縫裡陸續發起攻擊,但這時蘇軍已意識到這些“骯髒的斯圖卡”來自何方,開始朝雲縫方向猛烈開火。在對手兇猛的火力下,施特恩等未及核對戰果就匆匆爬至雲層上方。返回基地後,眾人對500公斤的炸彈能否擊沉“馬拉”號議論不休,後續的偵察報告則說這艘戰艦已蹤影難覓,可能已經沉沒了。

“斯圖卡上校”魯德爾俯衝轟炸兩萬噸鐵甲戰艦的傳奇經歷

1941年9月22日或23日,StG-2的地勤正在提爾科沃基地搬運重達1000公斤的炸彈。StG-2的任務是用這種大炸彈炸沉蘇軍波羅的海艦隊的戰艦。

9月21日,期盼已久的大炸彈終於運抵提爾科沃,碰巧德軍的例行偵察也在次日發現“馬拉號”正在船塢裡進行大修。9月23日是一個晴朗的好日子,湛藍的天空裡沒有一絲雲彩,迪諾特親率2個大隊向喀朗斯塔德方向飛去。

抵達目標前,斯圖卡轟炸機編隊先遭遇了蘇軍戰鬥機的攔截,然後又在各種口徑的高射炮(約有1000門左右)射出的彈雨煙塵中穿梭。距離喀朗斯塔德軍港很近時,StG-2的編隊隊形已不復存在,但施特恩和魯德爾的2架斯圖卡依然一前一後地搜尋著“馬拉”號。魯德爾在9000英尺高度發現了“馬拉”號及其身後的“基洛夫”號。就在這時,施特恩突然向下俯衝,魯德爾也立即跟進, 遠遠看去2架斯圖卡正肩並肩地以70至80度的角度俯衝。

魯德爾看到施特恩放下了俯衝減速板,也跟著如法炮製,但就在他這麼做的時候,他又注意到施特恩俯衝的速度更快了,還漸漸拉大了與自己的距離。魯德爾隨即收起減速板,他假定大隊長是為了更快地抵近靶子、降低被炮火擊中的機率而決定不使用減速板。魯德爾迅速拉近了與長機間的距離,甚至都能清楚地看到前面的尾炮手那張驚恐錯愕的臉——後者肯定認為相撞已不可避免,魯德爾的螺旋槳一定會削掉他的尾翼!魯德爾不管不顧地用盡全身力量,將俯衝角度加到幾乎90度,他的Ju-87平穩地擦著施特恩的左側機翼呼嘯而過。一動不動的“馬拉”號變得更大更清楚了,魯德爾覺得想錯過這個靶子都不太可能了——在約300米的高度,魯德爾投下了大炸彈。

出發前,施特恩曾一再囑咐他不得在低於1000米高度投擲這種威力巨大的炸彈,因為彈片能迅速散落到這個高度,進而危及自己人的斯圖卡。瘋狂的魯德爾早把命令置諸腦後,釋放炸彈的同時,他用盡全身力氣試圖拉起座機,這一刻他出現了黑視,好像意識也隨之消失了。模模糊糊中魯德爾聽到尾炮手的歡呼聲:“‘馬拉’號爆炸了,長官!”而這時他的斯圖卡距離水面不過數米,“馬拉”號爆炸後騰起的煙柱已高達400至500米! 15待意識有所恢復,魯德爾展示出了高超的技巧、驚人的勇氣和令人稱奇的好運氣——他駕駛著爬升能力有限的Ju-87超低空穿行於槍林彈雨中,2架追擊他的蘇軍戰鬥機被地面高射炮不慎擊落,第3架蘇軍戰鬥機向魯德爾的座機開了火但沒有命中,反而被躲在後面的Bf-109凌空擊落。魯德爾把對手憤怒的高射炮火都吸引到自己身上,從而讓其他斯圖卡能更從容地向其他艦隻投擲炸彈。

“斯圖卡上校”魯德爾俯衝轟炸兩萬噸鐵甲戰艦的傳奇經歷

攝於1941年9月23日的喀朗斯塔德軍港,魯德爾當日命中了“馬拉”號的彈藥艙,其艦首被直接炸斷,圖中巨大的煙柱遮住了這艘戰列艦的身影。

施特恩和戰友們都在無線電中向魯德爾表示了祝賀,暱稱“奧斯卡大叔”的聯隊長迪諾特也在空中不疾不許地說道:“允許我表示衷心的祝賀。”

不過,“馬拉”號的彈藥艙雖被魯德爾投下的炸彈引爆,整個艦首也被炸掉,但在海港的淺水中一直拒絕沉沒,後來經過幾番大修,蘇軍還成功修復了餘下的3個主炮塔,剩下的9門巨炮繼續向圍困列寧格勒的德軍步兵開炮。

本文摘自《帝國騎士:第三帝國最高戰功勳章獲得者全傳》2018修訂版

“斯圖卡上校”魯德爾俯衝轟炸兩萬噸鐵甲戰艦的傳奇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