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卡上校”鲁德尔俯冲轰炸两万吨铁甲战舰的传奇经历

“斯图卡上校”鲁德尔俯冲轰炸两万吨铁甲战舰的传奇经历

摄于1941年夏,执行任务归来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编队。

德国空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从来都不缺少空战王牌,从一战中的里希特霍芬、乌德特和殷麦曼,到二战中的莫尔德斯、加兰德、马塞勒和哈特曼等,哪一个不是留下了如雷贯耳的声名,创下了后人难以企及的空战辉煌!

相对于为后人熟知的战斗机飞行员群体,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飞行员则显得黯淡无光。不过,就是在这个的群体中却产生了空战史上一位空前绝后的人物——几乎所有军事历史爱好者都耳熟能详的“斯图卡上校”鲁德尔(Hans-UlrichRudel)。这位被陆军元帅舍尔纳赞为“一个人足顶一个师”的超级王牌,是俯冲轰炸机部队的传奇人物,也是所有飞行员中真正的“王中王”:他在二战期间史无前例地执行过2530次任务,有一天曾出战17次,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他摧毁了约2000个作战目标,包括519辆各型坦克、800余辆车、11架战机、150门火炮、1 艘驱逐舰、2艘巡洋舰、70艘登陆艇及4列装甲列车等,这更是任何人都无法企及乃至想象的战绩。

“斯图卡上校”鲁德尔俯冲轰炸两万吨铁甲战舰的传奇经历

第10位钻石骑士最高战功勋章获得者鲁德尔上校

( 获勋时间1944年3月29日,时为少校 )

今天我们讲述的便是鲁德尔驾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使用1000公斤的大炸弹炸毁苏联战列舰“马拉”(Marat)号的传奇经历。

1942年8月中旬起,StG-2(第2对地攻击联队)开始支援北方集团军群扑向列宁格勒的地面攻势。除经常轰炸至关重要的列宁格勒—莫斯科铁路(即“十月革命”铁路) 外,StG-2第3大队在8月29日进驻鲁加(Luga)南面的提尔科沃(Tyrkovo)基地后,开始为第18和第16集团军提供近距离对地支援。随着德军的步步紧逼和波罗的海多数港口的丢失,苏军波罗的海舰队被迫撤入列宁格勒西面的军港喀朗斯塔德(Kronstadt)。以此为母港的苏军波罗的海舰队拥有2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13艘驱逐舰和42 艘潜艇。舰队中的战列舰“马拉”(Marat)号和“十月革命”号虽然老旧,但各装备有12门305 毫米炮、16门120毫米炮、6门76毫米高射炮和其他防空武器,巡洋舰“高尔基”(Maxim Gorki) 号和“基洛夫”(Kirov)号也各有9门180毫米炮。这些舰只被用来轰击芬兰湾沿岸和列宁格勒周边的德军阵地,它们经常变换着位置为地面苏军提供精准的火力支援。由于经常受到舰载火炮的袭扰,德军高层命令StG-2将这些危险的“流动炮兵”摧毁。

为完成这个任务,StG-2需要使用装有特制引信的、重达1000公斤的大炸弹,因为普通引信炸弹只能在主甲板上爆炸,虽能损毁舰体,但不足以击沉23600余吨的铁甲战舰,只有延迟引信的穿甲弹才能在撕开主甲板后深入舰体引发毁灭性的爆炸。大炸弹运抵前,德军侦察机意外发现了“马拉”号的踪影,联队长迪诺特决定立即发起攻击。9月16日,施特恩和鲁德尔在能见度很低的恶劣天气下出发了。像往常一样,施特恩飞长机,鲁德尔任僚机,其他飞行员陆续跟进。鲁德尔从云缝中发现“马拉”号后立即通报了施特恩。话音刚落,施特恩已从云缝中消失,鲁德尔立即跟进俯冲。他们都知道只有几秒钟时间从云缝中完成攻击,如果太慢,“马拉”号会移动位置,而且云缝也在不断移动之中。施特恩率先投弹,没有命中,但随后鲁德尔投下的500公斤重炸弹准确命中了“马拉”号的后甲板,火光顿时冲天而起。其他30余架斯图卡也从云缝里陆续发起攻击,但这时苏军已意识到这些“肮脏的斯图卡”来自何方,开始朝云缝方向猛烈开火。在对手凶猛的火力下,施特恩等未及核对战果就匆匆爬至云层上方。返回基地后,众人对500公斤的炸弹能否击沉“马拉”号议论不休,后续的侦察报告则说这艘战舰已踪影难觅,可能已经沉没了。

“斯图卡上校”鲁德尔俯冲轰炸两万吨铁甲战舰的传奇经历

1941年9月22日或23日,StG-2的地勤正在提尔科沃基地搬运重达1000公斤的炸弹。StG-2的任务是用这种大炸弹炸沉苏军波罗的海舰队的战舰。

9月21日,期盼已久的大炸弹终于运抵提尔科沃,碰巧德军的例行侦察也在次日发现“马拉号”正在船坞里进行大修。9月23日是一个晴朗的好日子,湛蓝的天空里没有一丝云彩,迪诺特亲率2个大队向喀朗斯塔德方向飞去。

抵达目标前,斯图卡轰炸机编队先遭遇了苏军战斗机的拦截,然后又在各种口径的高射炮(约有1000门左右)射出的弹雨烟尘中穿梭。距离喀朗斯塔德军港很近时,StG-2的编队队形已不复存在,但施特恩和鲁德尔的2架斯图卡依然一前一后地搜寻着“马拉”号。鲁德尔在9000英尺高度发现了“马拉”号及其身后的“基洛夫”号。就在这时,施特恩突然向下俯冲,鲁德尔也立即跟进, 远远看去2架斯图卡正肩并肩地以70至80度的角度俯冲。

鲁德尔看到施特恩放下了俯冲减速板,也跟着如法炮制,但就在他这么做的时候,他又注意到施特恩俯冲的速度更快了,还渐渐拉大了与自己的距离。鲁德尔随即收起减速板,他假定大队长是为了更快地抵近靶子、降低被炮火击中的机率而决定不使用减速板。鲁德尔迅速拉近了与长机间的距离,甚至都能清楚地看到前面的尾炮手那张惊恐错愕的脸——后者肯定认为相撞已不可避免,鲁德尔的螺旋桨一定会削掉他的尾翼!鲁德尔不管不顾地用尽全身力量,将俯冲角度加到几乎90度,他的Ju-87平稳地擦着施特恩的左侧机翼呼啸而过。一动不动的“马拉”号变得更大更清楚了,鲁德尔觉得想错过这个靶子都不太可能了——在约300米的高度,鲁德尔投下了大炸弹。

出发前,施特恩曾一再嘱咐他不得在低于1000米高度投掷这种威力巨大的炸弹,因为弹片能迅速散落到这个高度,进而危及自己人的斯图卡。疯狂的鲁德尔早把命令置诸脑后,释放炸弹的同时,他用尽全身力气试图拉起座机,这一刻他出现了黑视,好像意识也随之消失了。模模糊糊中鲁德尔听到尾炮手的欢呼声:“‘马拉’号爆炸了,长官!”而这时他的斯图卡距离水面不过数米,“马拉”号爆炸后腾起的烟柱已高达400至500米! 15待意识有所恢复,鲁德尔展示出了高超的技巧、惊人的勇气和令人称奇的好运气——他驾驶着爬升能力有限的Ju-87超低空穿行于枪林弹雨中,2架追击他的苏军战斗机被地面高射炮不慎击落,第3架苏军战斗机向鲁德尔的座机开了火但没有命中,反而被躲在后面的Bf-109凌空击落。鲁德尔把对手愤怒的高射炮火都吸引到自己身上,从而让其他斯图卡能更从容地向其他舰只投掷炸弹。

“斯图卡上校”鲁德尔俯冲轰炸两万吨铁甲战舰的传奇经历

摄于1941年9月23日的喀朗斯塔德军港,鲁德尔当日命中了“马拉”号的弹药舱,其舰首被直接炸断,图中巨大的烟柱遮住了这艘战列舰的身影。

施特恩和战友们都在无线电中向鲁德尔表示了祝贺,昵称“奥斯卡大叔”的联队长迪诺特也在空中不疾不许地说道:“允许我表示衷心的祝贺。”

不过,“马拉”号的弹药舱虽被鲁德尔投下的炸弹引爆,整个舰首也被炸掉,但在海港的浅水中一直拒绝沉没,后来经过几番大修,苏军还成功修复了余下的3个主炮塔,剩下的9门巨炮继续向围困列宁格勒的德军步兵开炮。

本文摘自《帝国骑士:第三帝国最高战功勋章获得者全传》2018修订版

“斯图卡上校”鲁德尔俯冲轰炸两万吨铁甲战舰的传奇经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