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压倒中国清政府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自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断寻求适合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先烈们一批接着一批,前仆后继,不怕困难险阻。

甲午海战,压倒中国清政府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前期有中兴晚晴的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单纯学习西方大国的先进技术,而不从根源上解决内忧外患的局面。封建社会的本质就是要解决好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重农抑商,经济发展滞后,导致了国家积贫积弱。几千年的积弊怎能一朝一夕解决,只能缓缓而进,那这个切入点就是先发展生产力,学习先进技术、引进先进生产工具。同时翻译西方先进文化,学以致用。

甲午海战,压倒中国清政府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甲午海战,压倒中国清政府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当时清朝强盛一时的骑兵,经过一百多年灯红酒绿的生活,也渐渐黯淡在历史的尘埃里,当时清政府实际的统治者无可奈何,只能启用汉族人,其代表人物李鸿章成为了慈禧太后的新闻发言人。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开办实业,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从这时起,中国近代现代化海军登上历史舞台,这是中国近代化海军的雏形,从这一方面讲,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甲午海战,压倒中国清政府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甲午海战,压倒中国清政府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军舰率先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日本国门,一度掌控了日本的外交权利。通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结束了幕府统治,政权还归于天皇,积极向西方学习走上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872年,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默认日本吞并了原来属于中国的琉球王国。直到1894年,日本觉得可以跟中国一较高下,趁着朝鲜内乱,派兵进入朝鲜镇压起义军。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何况还是不请自来得国家。朝鲜内战,成为了甲午海战的导火索。

甲午海战,压倒中国清政府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1894年,一艘中国运兵船返回国内途径渤海时,遭遇日本军舰炮轰,举国震动。消息传回国内,主战派赢得上风,那就打吧。北洋海军号称当时亚洲最强大的海军,有4000多将士。先期不断有捷报传来,可惜顽固派为保存自己集团实力、利益,克扣军饷、粮食。炮弹劣质,击中日本军舰而不开裂。后期,在北洋首席大臣李鸿章的斡旋下,北洋舰队蜷缩在威海卫港湾内。日本方面听说了这一消息,马不停蹄调集军舰封锁了出海口,北洋舰队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历时一年多,日本获胜,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在这场战役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腐朽的清王朝已经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可悲可叹。

甲午海战,压倒中国清政府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战后,中国议和,日本接受,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等附属岛屿。赔偿白银2亿两,相当于现在的100多亿。开商埠,允许日本建立工厂。后来,在俄国的周旋下,辽东半岛归还给中国。

甲午海战,压倒中国清政府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