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K12地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呢?

有多少K12地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呢?

地推从目标上而言,一般划为三类:

1、以销售为导向的地推

2、以品牌推广为导向的地推

3、以增加真实用户为在课辅产品的地推上

在K12课外辅导产品的地推上,往往根据产品特质、需求当然不同。怕的是 你的老板你的校长 什么都想要,品牌也要、实际效果也要、成本还要低。因为他不懂,所以他什么都想要。

有多少地推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呢?还是 “别人都这么做,应该会有效果吧”、“地推能让老板觉得我们努力了”、“地推无非就是练摊,坐商变行商” 等等,这种目的的不明确性,加上地推的万能神话,所以直接埋下了地雷。

正因为有了这个物种的存在,所以才有了大量的地推垃圾化,花费成本高,效果极差,这无异于给品牌挖了个大坑,东一榔头西一杠子的折腾下来,以一句 “地推里都是骗人哒” 作为总结,这就是典型的不负责任。

K12课外辅导行业的 “活性” 要靠地推来做,这就是把手段当做了目的。

术业有专攻,地推专业并不是随便找一些人打零工过渡的工种,这玩意儿学问大了去了。根据用户画像有没有做时间、地点、事件的调研,有没有针对地推团队的制度和考核,有没有地推场景执行现场管理,有没有地推数据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