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達拉宮”鬆贊林寺半日遊

對於寺廟,沒有太多感覺,或因見過太多寺廟,個個都是燒香拜佛,外加濃厚的商業氣息。而松贊林寺,是一個能讓你尋找到寧靜並審視人生意義的地方。

“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半日遊

松贊林寺全名叫作噶丹·松贊林寺,其外觀佈局酷似布達拉宮,被譽為“小布達拉宮”。它是雲南省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始建於1674年,位於香格里拉縣城以北5公里處的佛屏山麓,迄今已三百多年曆史。

“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半日遊

松贊林寺的寺名為五世達賴剌嘛所賜。"噶丹"表示傳承黃教祖師宗喀巴首建立之噶丹寺;"松贊"即指天界三神帝釋、猛利和婁宿遊所;"林"即"寺"。整個含義可理解為:“一切顯密非一次修成,為使無垢之法源尖不斷地惠及眾生,使之圓滿,特建此寺”。

“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半日遊

門口屋頂的祥麟法輪,是藏傳佛教寺院的標誌。順便學習了佛教“三寶”和勝利幢。

“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半日遊

“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半日遊

“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半日遊

我們住在香格里拉的獨克宗古城,打車前往那裡約十幾元。出租車藏民司機勸告我們早上去、不要中午或者下午去,他們比較虔誠地認為這樣對佛更尊重,後來酒店老闆和我們說下午參觀也是可以的。我們如約第二天清晨換上乾淨的衣服、洗簌完畢,虔誠地出發了。事實證明,這個地方很值得遊玩。

遊覽松贊林寺,切記要在入口處等著松贊林寺的導遊,約15分鐘就有導遊帶隊,不然我們很難看得懂這個莊嚴而神秘的地方。

“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半日遊

自寺院大門入口至最高處共有臺階143級,象徵著一心一意、四重天、佛法僧三寶。扎倉、吉康兩大主寺建於最高點,居全寺中央。大寺坐北朝南,為五層藏式雕樓建築。主建築扎倉,藏語依意為僧院,是僧眾學習經典、修研教義的地方。後殿供有宗喀巴、彌勒佛、七世達賴銅佛,高三丈有餘,直通上層。中層有拉康八間,分別為諸神殿、護法殿、堪布室、靜室、膳室等。正殿供有佛祖釋迦牟尼金身和文殊菩薩像。內部不許拍照,看下外觀。

“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半日遊

“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半日遊

“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半日遊

“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半日遊

分佈在中軸線兩邊的是以地區劃分專供周邊地區的僧侶來此學習深造的八大康參,以及寺院僧舍,白牆紅頂。特別有意思的是,在僧舍門口,居然停著很多轎車,而且修建的每個僧舍有的華麗有的破舊。據導遊講解,藏傳佛教的出家人並不由寺院供養,而是由他的家族裡的兄弟姐妹來供養。因為在藏族文化裡,家裡有人做僧人,是至高無上的光榮,全家人都會為他提供經濟上的供給,而他也會為整個家族祈禱祝福,但同時他自己要去承受終身不娶、專心修佛的歷練。修建僧舍的另一個收入來源是,藏傳僧人從小在這裡接受文化、佛學、藝術等的培養,他們靠自己的唐卡製作來獲得收入,比如一副唐卡作品可以盈利幾萬元。雖然他們有貧富差距,但他們對佛教的信仰和虔誠都是一樣的。

松贊林寺依山而建,佔據著風水寶地,它的左側是哈巴雪山,外形像一座城堡,集藏族造型文化之大成,建築金碧輝煌,殿宇寶角獸吻飛簷,扎倉大殿寬敞恢宏殿,兩側西廂的壁畫雕飾精美琳琅,這裡是響徹著佛普渡眾生的佈道,這裡是佛光充溢的殿堂。

參觀完主殿,是自由活動時間,可以到扎倉的下屬僧侶組織"康參"進行參觀。"康參"藏語意為僧團,即按僧侶籍貫或來源地的地域劃分,將大寺僧侶劃分為若干團體,形成教區區域性組織。扎雅康參、東旺康參、絨巴康參、洋朵康參、結底康參、卓康參、鄉城康參。前6個康參代表了香格里拉地區區域內村落形成的教區區域組織。卓康參則為江邊地區(今上江、金江、三壩、洛吉)等地的納西族僧侶組織。而鄉城康參是指香格里拉與四川省的鄉城和得榮兩縣僧侶的康參。寺院扎倉、康參之下的最基層僧侶組織稱為"密參",意為一戶或一戶人,一般以特定的同一區域內僧人形成一個居住單位,共同生活,人數多在一二十人左右。

從松贊林寺出來,門口就是拉姆措央湖,這裡可是松贊林寺的最佳拍攝點,能夠拍到全景和倒影。

“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半日遊

“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半日遊

“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半日遊

“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半日遊

“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半日遊

玩累了再去獨克宗古城享受一頓美味的犛牛肉火鍋和青稞餅;下次會繼續來這神秘莊嚴的松贊林寺細品藏族文化精髓。

“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半日遊

“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半日遊

“小布達拉宮”松贊林寺半日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