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结金兰 难抵暗杀 王亚樵与戴笠

义结金兰 难抵暗杀 王亚樵与戴笠

1924年春,王亚樵在湖州招兵买马的消息传出时,戴春风正在上海滩上与一帮小瘪三鬼混。每到夜间,他总觉无聊透顶。听说王亚樵招兵买马后,他的精神为之一振。因为他在.上海漂泊的这些日子,早已闻王亚樵大名,刺杀徐国梁一事,更使王亚樵的身上笼上一层神秘色彩。他早已想结识这位“第一杀手”。只是没有机会,现在,王在招兵,他毫不犹豫地去了。

早在去湖州之前,戴春风用他与生俱来的刺探情报的本领,把王亚樵的底细摸得清清楚楚。他知道此人投身辛亥革命,屡受强权所迫,不为当局所容,尤对北洋军阀政府深恶痛绝。且此人屡处厄境,矢志不渝,性情刚烈,极富侠义心肠,平时最为推重人才,不拘小节。所以当王亚樵问他时,他说了“希圣、希贤、希豪杰”一番,果然,王亚樵听后十分高兴,让他做了分队长。

义结金兰 难抵暗杀 王亚樵与戴笠

戴春风当分队长后,练兵一丝不苟,极为严格,有时几近残忍暴戾的程度。

训练中,戴部士兵无论出操、射击或战术动作,只要动作稍慢或- -个规定的动作没有做好,戴春风轻则破口大骂,重则拳打脚踢。

有一次,戴春风因一-个士兵在吃饭时大声讲话而让他在中午的烈日下暴晒,使他因中暑而昏死过去。

王亚樵听到后,勃然大怒,命人把戴春风找来训斥道:“治兵之道,在于言传身教。古人云:爱兵如爱子。上下一心,解方推食,到了阵前,才能甘冒危险,冲锋陷阵,为我所用。你用残兵立威之法,进行训练,貌似从严,可是士兵心里不服,甚至产生仇视心理,将来我们必受其害。以后若再如此,我就请你滚蛋。 ”

义结金兰 难抵暗杀 王亚樵与戴笠

戴春风受到训斥,扑通跪下,痛哭流涕地说:“司令,我知道错了。以后若有此事,任凭先生发落,子佩绝无怨言。”

这件事,使戴春风懂得了驾驭人不但要树威慑服,而且要施惠恩服,同时也了解了王亚樵组织何以能在上海滩上横行无忌、久摧不垮的道理。自此,戴春风一改过去单纯严厉冷酷的治兵方法,开始注意起在生活上给以关心、政治.上给予表彰的方法,果然赢得了士兵的心。

戴春风还故意在与别人的言谈中,推崇王亚樵是位关心部下、爱兵如子的好司令,追随他做事是一个人最大的幸运。

义结金兰 难抵暗杀 王亚樵与戴笠

王亚樵本性刚烈豪爽,见到戴春风知过则改,倒认为这是个很有为的青年,也就更加信任他了。

在王亚樵的这支别动队中,戴春风还相遇了几年未见的老友胡宗南。胡宗南是在戴春风来后的第三日来到的,也被王亚樵任命为分队长。在别动队中 戴春风与胡宗南朝夕相处,促膝谈心,双方了解曰渐,感情越来越投机。

各方人才的汇聚,使八雀寺的司令部里整天生气勃勃,别动队的面貌逐渐变得庄严、雄伟起来。王亚樵与戴春风等人的关系也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信任起来。

义结金兰 难抵暗杀 王亚樵与戴笠

1924年8月28日,经胡抱一提议,王亚樵与戴春风、胡宗南、胡抱一三人义结金兰,成为异姓兄弟。

当时,四人一起跪下盟誓:

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

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厚土,鉴此心。

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四人中,王亚樵年龄最大,遂为长兄。胡抱一居二,胡宗南行三,戴春风最小,居末。

当他们四人义结金兰的香烟尚未散尽时,酝酿已久的江浙之战爆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