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运动疗法——认识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概念:

最早是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认可。运动处方的完整概念是:康复医师或治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按其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心肺功能或运动器官的机能水平,结合年龄、锻炼经历、生活环境等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的一种方法。

脊柱侧弯运动疗法——认识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基础:

基于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如同医生开药方一样首先明确诊断才能对症下药,了解锻炼者个人信息及健康、发育和体质状况,根据评估结果明确锻炼目的。通常锻炼的目的有:健身与预防保健、康复治疗,竞技等,只有通过锻炼明确后才能选择恰当的运动方式来满足特定的功能需求。

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

包括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度和注意事项。

运动处方应写明运动方式,以保健健身类运动处方为例,一般处方有以下分类:心肺耐心运动(慢跑、健步走、骑自行车、登山、游泳)、肌肉力量和耐心练习(克服自身阻力的抗阻练习如引体向上、俯卧撑,器械抗阻练习如卧推、负重深蹲),柔韧性练习(静力牵拉),神经肌肉训练(太极拳、本体感觉练习、太极拳、瑜伽、八段锦)。

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的关键要素。处方应明确靶强度或靶强度范围。靶强度是为了达到运动目的时有效且安全的运动强度。耐心运动时常用靶心率表示,即为了提高心肺机能时有效且安全的运动心率。

运动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是决定运动量大小的另一重要因素。一般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相互作用,运动强度较高时,运动时间可短一些。

运动频度:指每周锻炼次数,运动频度主要取决于运动方式及选定的运动强度与时间。

注意事项:为了保证安全,根据锻炼者的具体情况提出锻炼时应注意的事项,如禁止参加的运动项目,锻炼时自我观测指标,异常时应停止运动的标准。

下面列举学校体育中参见的心肺耐力运动,心肺耐力运动是普通健身者的一项基本内容。传统上称之为有氧运动,

全身至少一半以上的大肌群参与,亚极限运动强度、可持续较长时间的运动方式。

脊柱侧弯运动疗法——认识运动处方

脊柱侧弯运动疗法——认识运动处方

以上文字引自我院运动医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廖八根教授主编的《运动医学》教材

通过以上常见的学校体育的分类,我们可更深一步了解这些运动项目。理论上讲青少年脊柱侧弯者不推荐从事脊柱负重、冲击较大的项目,但实际上因中小学体育普修课课程的运动强度不大、持续时间短、频度也少,无需限制他们参加学校体育课程,甚至我们会提倡他们多参加户外运动。

一般而言侧弯度数小于20°以下者,运动并没有禁忌。那么会有很多弯友及家长提问,什么运动适合20°以上的侧弯者?

以上列举的一般的运动与脊柱侧弯的特定运动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建议对公众号上的脊柱侧弯特定运动疗法图文进行阅读,寻找针对性的方案。下一篇文章,将举例阐释脊柱侧弯的运动处方,敬请关注。

欢迎大家在平台留言,我们将一一回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