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不能吃?带你认识德国食品中的添加剂


食品安全是大家日常生活非常重要的课题。德国权威质检测评机构Stiftung Warentest撰文介绍德国的食品工业使用添加剂的情况和相关规定,我们一起来科普一下。

糖不能吃?带你认识德国食品中的添加剂


为什么需要食品添加剂?

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一个重要的标志。没有添加剂的帮助,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许多食品(尤其是工业化生产的食品)就不可能存在。德国食品中常常含有形形色色的添加剂,欧洲委员会的数据库中就有多达27个类别的300多种许可添加剂。例如植物黄油中的乳化剂使得黄油易于涂抹,口感细腻;超市的快餐沙拉可以整天保持颜色鲜艳诱人;酸奶中的果粒需经过稳定剂的加工;冷冻蛋糕解冻后香甜可口,不会湿哒哒一片,也是添加剂的功劳……即使新鲜的食物也含有许多常见的添加剂。例如新鲜的包装肉类含有E941(氮),属于包装气体或保护性气体;干果中含有E220二氧化硫,用作防腐剂;橄榄由E579葡萄糖酸着色;虫胶(E904)用于为水果涂膜保鲜;碳酸镁(E504)防止食盐结块。

食品添加剂有多安全?

欧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是欧洲主管食物安全和风险评估的机构,是欧盟旗下的一个独立性科学机构,成立于2002年,保障欧盟许可的食品添加剂中不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风险。然而,目前存在的许多添加剂的评估标准是80和90年代制定的。如今EFSA已经沿用新的评估标准。预计2020年将会完成重新评估的过程,届时会对个别存在争议的食品添加剂作出重新评估,如糖果制作的E951阿斯巴甜,E102柠檬黄,E250亚硝酸盐等。欧盟对其认可的食品添加剂添加E字开头加3位数字的编号,常见在食物标签。具有E编码的添加剂表示其已经欧盟许可,能够用于食品生产及加工。

糖不能吃?带你认识德国食品中的添加剂


食品生产商可以随便使用添加剂吗?

答案是否定的,根据欧盟相关规定,食品添加剂只在“技术上存在添加的必要性”时被允许使用,但不能用于任何误导消费者的目的,如使用添加剂掩饰劣质原材料或不卫生的加工流程等等。添加剂的使用目的必须严格而明确,如具有抗生素性质的E235游霉素仅用作防腐剂于奶酪外皮和腌制的干香肠的包装上,且含量非常小。

食品添加剂有最高含量的限制吗?

对。但实际上一些添加剂是没有用量上限的,如E170用作奶制品增白剂,E270乳酸鸡E330柠檬酸,E440果胶等。添加剂的规定最高用量通常反映在ADI值,即“每日允许摄入量”。该量值是基于动物实验中计算得出的一个安全添加值。所有的添加剂用量低于ADI值时均被认为是安全的。

添加剂是如何通过食品包装标示的?

添加剂属于食品原料之一,按照规定一般会显示在食品包装的原料标签上,形式为:添加剂类别+添加剂名称或其E编码。而没有包装的食物如散装食品,商家亦须按照相关规定标示其所含有的特定添加剂,如某些色素、防腐剂或增味剂。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直接在出售食品的旁边增设标示牌:如“含有色素”、“含有增味剂”或“经打蜡”等等,而不需每一种添加剂都展示出来。另一种则提供详细的添加剂标示,通常是一本小册子置于显眼处,供大众查阅。另外还规定商家需标示14种最常见的过敏物,如亚硝酸钠和大豆等。

糖不能吃?带你认识德国食品中的添加剂


参考:

StiftungWarentest 杂志8月号

http://www.food-detektiv.de/index.php

留德圈APP,全德华人都在用!

帮带、租房、二手、求职…

拼车、物流、打折、留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