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軍現代參謀制度的起源

小編在前文《現代總參謀部的起源》裡曾經寫到,沙恩霍斯特奠定了普魯士現代化陸軍與現代總參謀部的基礎,而老毛奇更是將總參謀部提升到了同首相、軍政大臣平起平坐的地位。

作為總參謀長,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制定對敵對國的作戰計劃。他十分清楚,德國要統一,但必須統一於普魯士王朝,"普魯士必須成為德國之首";德國要成為歐洲強國,但必須用武力來排除統一道路上的一切障礙,"用戰爭手段來維護國家的生存、獨立和尊嚴"。

他早早便開始制定對周邊國家的戰爭計劃,並且很快預言成真,丹普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普魯士大獲全勝,普王威廉一世於1871年1月18日,即普魯士王國成立170週年紀念日,在法國凡爾賽宮鏡廳登基,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宣佈建立以普魯士王國為首的德意志帝國,即歷史上所謂的德意志第二帝國。

而戰役的進程與總參謀部制定的作戰計劃幾乎分毫不差,普魯士軍隊大獲全勝,使得總參謀部獲得軍隊的指揮大權,將普魯士總參謀部推向其全盛,也給當時的世界各國上了非常完美的一課,普魯士總參謀部制度一時間成為了世界各大強國爭相效仿的對象,其中就包括英國。

英軍現代參謀制度的起源

日不落帝國

作為當時的日不落帝國,英國擁有著世界上最為強大的陸海軍,但是隨著霸權的不斷強化,任何帝國必犯的老毛病開始犯了。

首先便是軍紀。作為大英帝國立足之本,龍蝦兵的軍紀與單兵素質一直為人所稱道,甚至在滑鐵盧戰爭中,威靈頓要求火炮在法軍接近到100米內、步兵在20米內之前不許開火,如果沒有強硬的軍紀、嚴格的訓練、過人的單兵素質,是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在1839年第一次英阿戰爭中,英軍的表現卻稱不上是軍紀嚴明,戰爭初期,英軍很快佔領了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以刺刀維持統治,在當地大肆掠奪,勾引強姦當地婦女,軍官們甚至把自己的小妾接過來一起居住。

殘暴統治、敗壞的軍紀很快引起了當地人的反抗,最後1.6萬人的軍隊+家屬只逃出來一個人,軍醫威廉·布雷頓,高級軍官什麼統統當了俘虜。

英軍現代參謀制度的起源

克里米亞戰爭

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英軍的紀律表現也配不上他日不落帝國的稱號。英法聯軍對俄國宣戰後,向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進發,由於當地的酒和妓女價格低廉,飲酒又是軍隊中的傳統,好酒的大兵們在酒精的刺激下情不自禁得放縱自己的小兄弟,加上當時衛生狀況糟糕,梅毒等性病在聯軍中氾濫。

除了糟糕的軍紀,還有更加糟糕的後勤。自拿破崙戰爭以來,英軍的後勤訓練被荒廢了,英國解散了“皇家輜重車隊”和“參謀團”,大多數軍官都沒有經歷過戰爭,哪怕是低強度殖民地衝突,甚至連拿破崙時代的海軍鹹牛肉被送上了士兵們的餐桌。

1839年達爾普林船長在阿松森島的倉庫發現那些鹹牛肉是1809年醃上的,這還不是最可怕的,1870年海軍水手發現他們吃的鹹牛肉是1805年裝進木桶裡的。這些鹹牛肉跟士兵們的爸爸爺爺一個年紀,據說有水兵拿它做菸斗,這樣吸起來有肉香味。

這事情不知道是段子還是歷史事件,因為不算大事,所以也無法考證,難以考證,但是肉很硬確實是不爭的事實,大家買過火腿、家裡做過火腿的應該都知道,像那些陳年火腿硬的必須拿砍刀鋸子卸開才能吃,一般的菜刀根本沒辦法。

英軍現代參謀制度的起源

船上的飲食

這種陳年木乃伊鹹肉還有個別名,叫做鹽骨頭,因為它很鹹並且硬的像骨頭一樣,廚師們不得不用斧子和鋸子來對付它。 有這麼一個段子:有一塊牛肉實在是太硬了,一名水手把它雕刻成一艘戰艦的外形,用砂紙磨光,然後釘在戰艦的橫樑上。幾十年後它撞破了很多忽視它存在的顱骨,自己卻發出紅木般的光澤。

本來優質的蛋白質在鹽的作用下變成了各種毒素,很多人吃了鹹牛肉後就會引發腸胃炎開始腹瀉,嚴重影響戰鬥力,甚至有可能導致士兵脫水死亡。因此大量的牛肉因此被扔掉,有的步兵團一天就會扔掉幾百磅。不是不想吃,而是實在是不能吃。

除了木乃伊鹹肉,還有長滿了象鼻蟲和黑頭蛆的硬餅乾。不知道用的什麼訣竅,應該就是死麵餅子,即使在潮溼的海上依然保持著乾脆的口感不變質,哪怕被蟲子蛀得一塌糊塗,也照樣分配給士兵們。

而士兵們閒得無聊的時候甚至把餅乾放在袋子裡,裡面放上一條魚,這樣那些蛆就會爬出餅乾爬到魚上,把魚扔掉餅乾裡的蟲子就會少點。(話說,英國士兵在海上不吃魚麼。)

英軍現代參謀制度的起源

1784年的海軍餅乾,到現在還沒爛

比糟糕的食品補給更恐怖的是軍需官。即使有鮮肉,軍需官也會用鹹肉代替,因為“分發鮮肉太費事了”。對於軍需部門來說,分發鮮肉比分發鹹肉麻煩,烤制新鮮麵包比分發成袋的餅乾麻煩,所以他們為了自己少乾點活更省事而選擇讓幾千人死於粗劣伙食。

反正鹹肉都是現成的,餅乾都是現成的,放多久都不會壞,最多長蟲子。他們自己吃的都是好東西,誰管你大頭兵的死活。

除此之外,海軍的飲水也是巨大的問題,生水中含有大量的細菌與微生物,放置在常溫下幾天就會變質發綠,後來生水燒開放涼,製成涼白開儲存,還有準備大量可以當水喝的啤酒,但是通常放置一個月之後就會變質,此時就開始兌朗姆酒,通常比例是1:4,這樣至少讓變質的水喝起來不那麼噁心。

可就算是海軍這麼糟糕的飲食,在克里米亞作戰的英國陸軍士兵都得不到滿足,當時一份調查顯示,英國水兵日常口糧是28.5盎司,黑森僱傭兵是32.96盎司,而克里米亞英國陸軍士兵只有區區的23.52盎司,而且就是那些陳年木乃伊鹹肉和長蛆的餅乾。

英軍現代參謀制度的起源

為大英帝國拋頭顱灑熱血的大兵們這麼寒酸的食物,甚至還不如同期蘇格蘭監獄裡的犯人,犯人們每天都能得到25.16盎司的食物,而且這其中還包括了烤制的麵包、蔬菜、魚、牛奶,更重要的是他們不需要在那麼惡劣的氣候下露宿並作戰。每天吃飽了睡,睡飽了吃。

糟糕的後勤很快便暴露無遺。在瓦爾納,1854年7月19日,法國軍營中霍亂爆發。22日蔓延到英國軍營。儘管所有帳篷被銷燬,瘟疫仍然沒有得到控制。1854年8月10日,一場大火燒掉了很多軍需品,包括16000雙靴子和150噸餅乾,使得情況更加糟糕。

士兵們幾乎完全是靠朗姆酒和餅乾活下來的,因為鹹牛肉會導致腸炎,有人能活下來真是個奇蹟。調查委員會得出結論“1854年10月1日至1855年4月30日,克里米亞英軍死亡35%,這樣大量的死亡並非是由於特別惡劣的天氣,而是由於在寒冷的天氣裡勞累過度、暴露於潮溼和嚴寒中、不合理的食物、不充足的衣物…….”

也不能說後勤部門從未考慮過給士兵們提供蔬菜,實際上蔬菜的採買是軍隊後勤管理條例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在1854年11月4日,150噸蔬菜被先驅號運到巴拉克拉瓦,但是當船離開博斯普魯斯時沒有弄好符合英軍標準的文件,結果官員們為賬單和標籤爭吵到食物腐爛丟進水裡。

英軍現代參謀制度的起源

克里米亞戰爭

從11月到3月,英國士兵每個月只能得到兩個土豆和一個洋蔥。當時英軍司令、時年66歲的獨臂軍人拉格倫勳爵曾經命令給士兵們每天分發兩盎司大米,以補充維生素對抗壞血病,但是軍需部門宣稱儘管有大米,但是沒法分給士兵,因為士兵們沒有容器可以攜帶這種非常規補給。

這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只要有一個布口袋,大兵們就可以把從軍需官手裡領到的大米帶身邊作為常規補給。

在巴拉克拉瓦英軍有大米、土豆、豌豆和大麥,這些會給士兵健康帶來很大好處的食物被軍需部門拒絕,他們告訴拉格倫勳爵,這些不在他們的條例上。說白了,這幫人就是懶。

由於士兵嚴重缺乏維生素的補充,壞血病在軍中盛行,情況是如此嚴重,但是卻被軍需部門的愚蠢行徑進一步加劇,1854年12月10日愛斯基摩人號帶來了278箱近兩萬磅酸橙,這本來是治療壞血病最好的藥物,但是從12月10日到2月的第一個星期,這些酸橙在愛斯基摩人號上一動未動,因為軍需部長菲爾德認為告訴軍隊酸橙已經到了不是他的職責。

塔羅其的報告中稱:長蛆的餅乾對患有壞血病的士兵尤為殘酷,他們只有忍著牙齦發炎的劇痛來吃餅乾,經常吃得一嘴的鮮血。烤制的麵包可以在巴拉克拉瓦的居民手裡買到,但是戰時物資緊張,缺口又大,其價格超過普通士兵的承受能力。

英軍現代參謀制度的起源

生咖啡豆

菲爾德的蠢事還有命令將生咖啡豆運到克里米亞,因為生咖啡豆不容易在運輸中受潮和發黴。但是士兵們怎麼對付這些東西呢?第一燧發槍團的團長這樣說:定量配額的生咖啡豆被分發下來,這只是所有不幸的笑柄。沒有東西用來烘烤咖啡豆,沒有工具來研磨,沒有火沒有糖,除非我們像馬吃大麥那樣生吃它。除了他們已經做的:把它扔到泥土裡,我實在想象不出士兵們還能用它做什麼。

決不能責備士兵們缺乏創造力,他們用炮彈來碾碎咖啡,用鹹牛肉做燃料烘烤,不過隨軍醫生 說,那些粗糙加工的咖啡實際是一種對士兵身體有害的不潔混合物。對了,菲爾德的倉庫裡還有2700磅茶葉,他把它們忘記了。

後勤部門稱根據女王授權制定的服役條例規定,士兵每三年配發一次軍大衣和靴子。剛開始英國士兵們看到土耳其盟軍從死屍身上剝下靴子甚至搶劫墓地裡的死人時嚇得目瞪口呆,但是不久後他們面對穿不穿掉底兒鞋的選擇時也很快加入其中。

英軍現代參謀制度的起源

英軍登陸

當士兵們在克里米亞登陸的時候,士兵們被告知將揹包留在運輸船上,結果當士兵們登陸以後登陸船開走了,六個星期都沒有再回來,於是士兵們六個星期都沒有換洗衣服。在潮溼的環境中士兵們穿著整天溼漉漉的衣服,裹著包漿的大衣躺在包漿的毯子上,軍隊中蝨子氾濫,疫病流行,什麼疥瘡啦各種皮膚傳染病都是小意思。

更可怕的是地中海溼潤的氣候,英軍士兵將毯子直接鋪在潮溼的地面上,沒有任何東西來阻止潮氣對身體的侵害。運了幾千張草墊到克里米亞後卻沒有乾草填充,就一個乾草編制的袋子,4萬件加厚大衣和靴子隨著王子號在11月14日沉沒,到11月底有1.2萬件大衣運到巴拉克拉瓦,足夠解決燃眉之急。

但到次年1月,因為軍需官的不作為,大批的大衣僅僅發放了3000件,9000件軍大衣呆在倉庫裡,士兵們卻在寒冷中掙扎。小塊地毯倒是不斷運到,到1月就有2.5萬條,但是沒有人把它發給部隊,僅僅有800條供給了各指揮部門,因為那是給軍官們使用的。

當時的後勤簡直一團糟,沒有人知道郵局在哪裡,野戰醫院在哪裡,甚至他們的將軍在哪裡。

英軍現代參謀制度的起源

英國貴族

除了軍紀、後勤,還有指揮官人選問題。作為一個老牌貴族國家,英軍自古以來就有從貴族子弟中提拔軍官的制度和傳統,大量軍官都是貴族子弟,而且貴族子弟在戰爭中大都跟在士兵旁邊一起前進,這跟當時歐洲人打仗的方式也有關。估計他們相信貴族總是比平民百姓更優秀吧,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嘛。

排隊槍斃時代,國與國之間大多是親戚關係,錯綜複雜,什麼大表哥二舅媽三姨太四舅老爺各種亂七八糟,所以大家都很遵守什麼騎士精神,在戰場上通常都不會特意挑軍官當目標,加上當時火器還停留在打一發裝一發的時候,火力密度不行,死了只能說你命不好,怨不了別人。

當然了,除了當時的美軍,因為當時跑去美洲開荒的大多都是貧苦老百姓和清教徒,對英軍並沒有什麼騎士精神,也沒有什麼貴族精神的約束,一切目的只為戰勝。

軍官戰損率低,貴族子弟自然也願意去鍍金。由於是貴族子弟,起點高,一進軍隊,安排的至少是尉官級別的軍職,起點就比平民百姓高。

英軍現代參謀制度的起源

克里米亞戰爭中的英軍

還有個很有意思的規定,軍官需要自己準備從戰馬到軍裝再到武器等所有裝備,這麼一套裝備下來,按照一個普通軍官的工資標準看,就算五年不吃不喝也買不起,所以一個出身平民家族的士兵,你讓他去當軍官,他根本不敢去當,只因為他沒有錢,連裝備都買不起,又算是哪門子的軍官。

而貴族軍官也是分等級的,平民貴族、終身貴族、世襲貴族,出身不一樣,起點不一樣,能夠達到的高度也不一樣。當然並不是說貴族軍官一無是處,這樣的制度能夠保證龍蝦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自然有其優越性存在。

英軍現代參謀制度的起源

英軍在半島宿營

但是在19世紀的幾場戰爭中,貴族軍官制度的弊端開始暴露。首先是士兵的升遷問題。

士兵想升遷想當上貴族就必須英勇作戰,跟敵人玩命,可軍隊從來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中下級軍官職位全部都被貴族子弟霸佔,平民軍官在軍官群中的佔比不到1%,高級軍官中的比例更低,而且基本不存在越級升遷的可能性,加上當時軍官需要自己購買裝備,大量優秀士兵被摁在原地。

尤其是在高級軍官層面,在克里米亞戰爭中,作為英軍總司令的拉格倫男爵,跟著威靈頓一路踩著拿破崙爬上了高位,但做的大都是行政管理工作,始終沒有親任過指揮官,這也不可避免得導致了之後在克里米亞戰爭中不斷出現的指揮失誤。

英軍現代參謀制度的起源

阿爾馬河戰役

阿爾馬河戰役中,英、法、土三國軍隊在位於尤帕託利亞以南約20英里、塞瓦斯托波爾以北30英里的卡拉米塔灣內的一處海灘登陸,雖然沒有遭遇抵抗,但是整個登陸灘頭一團糟,人馬混雜,毫無秩序;第一夜沒有帳篷,恰逢大雨傾盆,登陸的聯軍瞬間成了落湯雞。

此外,聯軍還沒有任何交通工具。不過,在19日晨部隊出發之前,總算從當地強徵來一些破爛不堪的馬車,運載了3天的乾糧和備用彈藥,但帳篷和重裝備只好留下。

這次戰役不是根據任何具體作戰方案實施的。實際上,英軍渡河之後總指揮就幾乎完全失去了對部隊的控制(雖然拉格倫勳爵在一處的個人干預起了關鍵作用)。此次戰役還不是因克爾曼戰役那樣的士兵之戰,因為師旅指揮官在某些階段影響了作戰的進程。儘管如此,營自為戰佔了此役的很大一部分時間。

他的勝利應首先歸功於全體士兵的英勇和頑強,歸功於軍士與軍官的傑出領導才能。

英軍現代參謀制度的起源

巴拉克拉瓦戰役

在巴拉克拉瓦戰役中,由於拉格倫男爵混亂、含糊不清的命令,男爵要求輕騎兵阻止俄軍拖走野戰炮,卻沒有在命令中說明那是指在考斯威高地上的土軍野戰炮,而不是谷地盡頭的俄軍野戰炮。就地形而言,拉格倫勳爵要輕騎旅奪取的是凸面上的野戰炮,而輕騎旅卻只能理解成凹面裡的野戰炮。

混亂、含糊的命令加上傳令參謀軍官自己的理解,加上軍官們自己的理解上的偏差,再加上輕騎兵貴族軍官之間的不和,導致英軍輕騎兵旅在沒有炮火支援,沒有步兵伴隨的情況下,僅僅靠著手中的佩劍長矛,遠距離開始向俄軍步兵陣地開始衝鋒,結果自然是損失慘重,在20分鐘的時間內,輕騎旅就損失了247人和497匹戰馬,再也形不成戰鬥力了。

輕騎兵的犧牲毫無意義,還產生了著名的科林·坎貝爾淺紅色隊列和卡迪根伯爵輕騎兵死亡衝鋒。而英隨軍記者羅素在《倫敦時報》報道了是役,英國國內輿論頓時為之譁然。整個克里米亞戰爭由起因到進行的混濁不堪,就此算是達到了一個標誌性的頂點。拉格倫遭到國內抨擊。

11月4日,一場風暴光臨克里米亞半島,皇家海軍艦隊損壞嚴重,英軍在巴拉克拉瓦的港口也無法接納運輸船隻進入。英軍營地的帳篷被撕成了碎片,補給品被刮的不知去向,部隊飢寒交迫。在巴拉克拉瓦,補給品並不缺乏,但軍需部門無力將這些物資運到前線的高地,因為沒有足夠的草料餵養運輸用的牲口。騎兵的馬匹也因為缺乏草料甚至相互吃尾巴。

英軍現代參謀制度的起源

克里米亞攻城戰

在11月27日,俄軍為解圍再次發動因克爾曼戰役,在俄軍的突襲中,英軍表現的混亂不堪,完全靠士兵的白刃奮鬥和法軍的援助才擊退俄軍,現在人們將這場作戰命名為“士兵的白刃戰”,以標示此戰中指揮員已毫無用處。

糟糕的後勤還在繼續作怪,直到1855年1月,一條七英里長的鐵路建成,巴拉克拉瓦的補給品特別是藥品直接送到了前線的高地上,補給危機終於減輕了。英軍運輸船隊的指揮官海軍上將鮑瑟也飽受指責。

此君坐鎮君士坦丁堡,根本不知道前線到底需要什麼,結果很多運輸船返回君士坦丁堡時貨物被拒收還留在船上。巴拉克拉瓦的碼頭也是一片混亂:麵粉從編織袋裡散落出來,彈藥箱、木頭、火藥桶和腐爛的肉製品胡亂堆放在一起。

還有一個醜聞被倫敦的新聞界捅了出來:儘管整個冬天士兵們痛苦異常,但軍官們卻躲在海上的軍艦上過著舒適的生活。

英軍現代參謀制度的起源

圍困塞瓦斯托波爾

1855年6月第二次圍攻塞瓦斯托波爾失敗,馬拉克雷夫特被俄軍重新奪回,糟糕的後勤導致霍亂再次在聯軍軍營中爆發,拉格倫男爵也得了痢疾。這時,國內再次對拉格倫男爵提出批評,不久後他便氣急攻心,撒手人寰,嗝屁朝梁了。

之後發生的印度兵變,又稱印度民族大起義,1857年5月爆發的德里保衛戰,酷熱的天氣以及瘧疾和霍亂流行,也增加了英軍的困難。從6月初到7月中,英軍接連更換了4個總司令,仍舊無法攻入德里。直到9月14日,英軍近萬人在新裝備的50門後膛大炮的幫助下,終於從城牆缺口衝進城去,經過6天反覆的爭奪,德里終於陷落。英軍死亡5000多人,4名指揮官中有2名被擊斃,2人負傷。

克里米亞戰爭英軍糟糕的表現激起國內越來越多改革的呼聲,印度兵變的鎮壓效率低下催生了1868年陸軍大臣卡德威爾以普魯士為榜樣開始進行軍隊改革,改進編制和提高效能。主要包括

1、將軍隊總司令降到陸軍大臣顧問的地位,指揮權從國王手中下放到議會,獲取議會支持。

2、建立志願兵役制度,建立公民軍隊。

3、嚴格入伍標準,改善士兵待遇,不要社會垃圾。

4、廢除軍銜買賣,想升官自己拼。

英軍現代參謀制度的起源

布爾人騎兵

但是此次改革效果並不如想象中的好。在19世紀末爆發的布爾戰爭,布爾人在1880年發動突襲,突襲了一支英軍部隊。布爾人以1人傷亡的代價,取得了斃傷169人的誇張戰績。英國人發動了報復,但是在馬朱巴山戰役又被布爾人擊敗,1000名英國士兵死亡900人,英國總督陣亡。連連戰敗逼的英國人不得不和布爾人簽訂了合約,承認了德蘭士瓦的獨立。

在科倫索戰役,英軍兩萬人,布爾人僅有四千多人。然而布爾人卻以死七人,傷二十二人的代價。打死打傷英軍一千多人。

整場布爾戰爭打下來,英軍投入了四十五萬裝備精良的正規軍,逼退了布爾人的正面抵抗,卻迎來了布爾人的游擊戰爭,最後英軍傷亡2.1萬人,消耗軍費2.2億英鎊,而布爾人民兵不過才8萬人。當時還是隨軍記者的丘吉爾也成了俘虜。

英軍現代參謀制度的起源

溫斯頓·丘吉爾

布爾戰爭之後,大英帝國開始走下坡路,也給了英國軍方狠狠一耳光,他們發現現在結構鬆散的、以團為架構的軍隊還是無法適應當時戰爭的需要。

英國從1904年開始對陸軍進行第二次改革。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撤銷陸軍總司令,改由陸軍參謀長擔任陸軍最高軍事首長,同時成立陸軍委員會,下設職業參謀機構——陸軍參謀部。新成立的陸軍參謀部由軍事行動局、參謀業務局、軍事訓練局組成,涵蓋了從軍事行動策劃、軍隊訓練、後勤保障等一系列軍事準備工作。後來又按軍種劃分了各軍種的最高參謀長。

一直到了這個時候,英軍才正兒八經有了自己真正專業的參謀機構,為英國贏下後來的一戰和二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然,此時的日不落帝國已經走向了帝國落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