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前预习很随意,怎么办?丨答新教师问

预习"是学生"自学"能力最好的培养环节,但有的学生预习中随意翻翻书、随意查查生字;有的说是思考课后问题,实际上什么都没有想过……任课教师也能感受到预习工作的指导不力,但又不知道改如何做才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预习。

结合笔者之前的做法,和大家分享三种让学生预习很有效的方法。

学生课前预习很随意,怎么办?丨答新教师问

何捷(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州教育研究院教研员)

<strong>鼓励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料,扫清障碍

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含有许多生字、新词、生疏的语句,给学生正常的阅读带来许多不便。因此要鼓励学生在预习时就要能借助字典、词语手册等阅读辅助工具弄懂生字新词、疏通语句。在生字的预习中,可以要求做到会读、会写、认清部首及音标,并能组出"三词":书本上含有这个字的词,两个课外的词汇;新词的预习要求弄懂三意:原意、引申意、课文中的含义。生字新词的预习结果均要求写下来,形成书面的材料,以达到词汇积累的目的;对于生疏的语句,则要求先批再读,即先批注读音,再反复诵读,以达到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的目的。我们曾对一个班级中两个小组进行分组试验,经过一个学期的观察,发现了按以上要求预习的小组,对字词的掌握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在考试中表现为联系上下文解释一题失分率较低。而没有进行具体要求,随意预习生字新词的组,作业完成得较好,但在"联系上下文解释"这一类的题型中失分率较高。

预习要求提得细致,学生才能做得到位。泛泛而谈,简单说"预习生字词",等于没有说。

<strong>多种方式鼓励先读起来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强调心理学、生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多项研究表明,人的多感官配合产生的注意力,往往大于单感官的作用。而"有氧"运动,就可促进人的新陈代谢,提高记忆力,长期坚持,有助于提高智商。因此,我强调学生在预习中,要"动手,动眼,动口,动脑"。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学生预习自由读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指,读到哪儿,指到哪儿,眼睛跟到哪儿。在通读的过程中,提示学生可以适当大声、多次朗读。"读书百遍,其意自见",高声诵读可以有效缓解畏难情绪。同时,大声诵读也有助于吸入更多的氧气,为大脑增氧,因此,特别值得推广。大声朗读实际上也是感知课文的一种方式,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发现它有三大好处:其一,对口语表达能力有潜移默化的训练。其二,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自信心。其三,科学研究也表明:音量的大小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度也不同,在正常的情况下,音量越大,对记忆中枢的刺激度也越大,因此它也有利于记忆所感知的内容。经过我一年的实验发现,大声朗读确实是一个轻松方便又有效的好方法。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预习时,尝试分清条理,分层"理读"。每篇文章都有其特有的条理层次、篇章结构。因此,在大声通读全文之后,就应为其做进一步的梳理,这也就是"理读"——理解性预读。可以要求学生依据一定的理由,为文章分清段落。并简单概括出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特别强调,在任务布置上,应避免简单化,否则预习将沦为可怕的作业。例如,执教《颐和园》《记金华的双龙洞》要求学生设计导游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要求学生为每件事设计小标题;《最后一头战象》要求设计小标题,理清顺序……这些不同形式的题目的设计都是为了"理清课文条理"这个目的服务的。

有时候,也可以提前让学生进行批读质疑,对佳句预先"品读"。一篇课文,总有精妙之笔,或是名言佳句,流芳于世;或是悬念设置,疑云重重,要区别对待。品读这些名言佳句实际上是一种深入思考的欣赏性的朗读。属于名言佳句的,要求积累,以便加以运用,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例如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发现一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学生立即做了记录,并查找资料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学生还批注:此句多用于在外游子,节日时表达思乡、思亲之情,也可用于游子表达思念祖国之意。后来,在作文中还常发现大家引用这句话。对于文章中有疑惑的地方,则要求做到"三有":有问题可以提,有问题可以思,有问题可以议。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学生能试着针对这部分内容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展开思考,以解开疑惑。仍旧不明白的,可以带进课堂,与老师、同学一起讨论。例如《凡卡》一文的预习中,大家通过质疑、思考,已明白了凡卡的爷爷收不到信的悲剧结局,同时,还有一个疑问未解决:凡卡既然是沙皇时期被压迫的童工又怎么会写信呢?后来在课堂中大家通过查资料、辩论,发现了根据俄国的习俗,母亲有可能传授给他基本的知识,所以凡卡有写信的可能。再加上小说作者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加工,凡卡能写信已经毫无疑问了。这个解疑的过程学习气氛异常浓厚,学生热情高涨,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这一切,源于学生预习中的一个天真的问题。

教师在预习中指导学生读书时,还要根据以上具体要求,在日常鼓励他们做好三件事:1.大量阅读儿童读物。2.大胆、主动地查找资料。3.积极做读书笔记,以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积累语言文字,为写作打下基础。

<strong>持续布置预习任务,养成优良的自觉阅读习惯

预习的无效,很多时候在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不过,有的一线老师认为,预习不需要"课课实施"。有人主张只针对"精读"课文布置预习,认为"略读"课文就不需要预习。实际上,恰恰是略读课文,更需要预习。因为略读课文的设置意义就在于,用上精读时学到的方法进行自读,这是方法的跑马场,是练习的平台。此外,这一课有预习,下一课没有预习,不利于习惯的养成;这一课这样预习,下一课那样预习,每天变花样,学生不知道何去何从。

我建议,要将预习变成一种习惯。老师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布置预习作业。把预习当做常态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让学生参与。当然,不同课文的预习,可以略有调整,但总体上要设计一些持续不变的任务。预习得非常充分时,课上学习就轻松。当预习完成了生字障碍扫除、课文条理疏通、精致表达自悟等,课堂学习就轻松,课后作业量就应该予以减少。我们主张"把工夫花在前头",课后,就让学生参与更多的,有利于素质拓展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这样的精力分配,更有利于学生集中在预习中完成能力提升,形成优质的语文素养。

预习,不是不能设计,而是要更加精心设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