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2018年:盤點全球汽車行業大事件


不平凡的2018年:盤點全球汽車行業大事件


不平凡的2018年:盤點全球汽車行業大事件


2018年見證了全球各大車企的起伏與悲歡,他們的2019年會好嗎?

汽車行業或許是一個週期性行業,儘管如此,2018年汽車行業的驚人事件又有幾人能預料?

汽車行業的領袖中,有人猝然去世;有人順利交棒,去到更高的面位見證汽車向下一個時代的轉型;還有人從呼風喚雨的聯盟之主淪為了階下囚。

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美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通用不要裁減數千個工作崗位,還將汽車作為拉開全球貿易戰的最鋒利矛頭。

特斯拉(Tesla) 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播客中直播吸大麻,還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起了爭執,正當他的人設不斷崩塌時,特斯拉的盈利又讓他在瞬間再次成為備受追捧的商界英雄。


不平凡的2018年:盤點全球汽車行業大事件


美國總統特朗普(中)與各大汽車領導人會談,圖中還包括通用CEO瑪麗·博拉(左),UAW主席丹尼斯·威廉姆斯(DennisWilliams)(右),圖片來自Reuters

在經歷將近30年的創紀錄銷量之後,中國汽車市場2018年的年度銷量首次開始下降,這給跨國企業如何應對帶來了新的難題。

汽車製造商們更加依賴於從更昂貴的卡車和SUV中獲得利潤,以保持財務正常。目前,它們不但要與不斷上漲的原材料作鬥爭,還要努力在瞬息萬變的交通運輸業中站穩腳跟。

下面,讓我們回顧一下2018年汽車業的一些重大事件。

<strong>全球貿易戰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把對美國貿易協定的不滿作為他競選總統的一個基石,但事實證明,他的舉動有些用力過猛。2018年3月,美國開始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關稅,但此舉也大幅抬高了在美國汽車製造商在美國造車的成本。福特CEO吉姆·哈克特(Jim Hackett)表示,關稅使福特失去了10億美元的利潤。

同時,儘管特朗普高喊讓製造業重回美國,並堅決地反對通用汽車的裁員計劃,但事實上,從北美自貿協定重新簽訂開始,汽車就是他手中與中國、日本、歐盟貿易談判最鋒利的矛頭。

<strong>福特砍掉轎車業務

福特公司正在採取一些重大舉措,但重組之路可能沒有許多投資者所希望的那麼快。幾乎整個2018年裡,福特的股票都承載很大壓力,從2018年1月份以來下跌了近40%。在第一季度末,這家美國第二大汽車製造商表示將停止在美國銷售傳統的乘用車。最終的倖存者只剩下一款跑車——野馬。


不平凡的2018年:盤點全球汽車行業大事件


不平凡的2018年:盤點全球汽車行業大事件


福特密歇根Flat Rock工廠中2015款野馬下線,圖片來自Getty Images

美國人正在放棄轎車和緊湊型汽車,轉而購買SUV、跨界車和皮卡,這些數據更有說服力。這對底特律來說可能是個好兆頭。最近,底特律在在卡車領域的競爭最為激烈。這些卡車業務也給福特帶來了更大的利潤,這為福特的重組計劃、新的出行業務和技術投資提供了資金。

<strong>馬爾喬內去世

2018年7月,馬爾喬內健康狀況迅速惡化,突然去世,令業內許多人感到意外。馬爾喬內的離世也留下了一個問題:誰將接替他的位置?許多人認為,正是馬爾喬內把的克萊斯勒從破產的深淵中拯救出來。馬爾喬內將這家陷入困境的美國汽車製造商與意大利菲亞特集團合併,重振品牌,並將公司戰略從傳統的乘用轎車轉向SUV和皮卡。


不平凡的2018年:盤點全球汽車行業大事件


不平凡的2018年:盤點全球汽車行業大事件


馬爾喬內(Sergio Marchionne)

或許,正是因為SUV和皮卡的重要性,馬爾喬內才任命jeep和Ram卡車的負責人邁克·曼利(Mike Manley)作為接班人。當然,曼利也有重要的工作要做, FCA的股價自2018年初以來已下跌近20%。

<strong>自動駕駛首例致死事故與商業化

2018年3月,Uber在亞利桑那州進行自動駕駛測試時撞上了一名行人,最終導致行人死亡。許多人認為,這是首例涉及使用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致死事故。

在接下來的8個月裡,Uber暫停了自動駕駛汽車在公共道路上的測試。然而,《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在12月初報道稱,Uber已經計劃讓其測試車輛重新上路。


不平凡的2018年:盤點全球汽車行業大事件


Uber 使用的沃爾沃SUV,圖片來自Uber

儘管如此,業內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投資仍有增無減。日本軟銀和日本汽車製造商本田已入股通用汽車子公司Cruise。Alphabet的子公司Waymo成為首家從加州獲得在公共道路上測試無人駕駛汽車許可證的公司。

12月初,Waymo也宣佈率先推出了商業化的自動駕駛打車服務Waymo One。但是Waymo One打車服務仍然存在很大的技術侷限,車內仍保留有安全監督員。另外,Waymo One服務受眾也很有限,只有小部分報名參加早期測試的人才能體驗。

<strong>馬斯克的雙面人生

馬斯克幾乎是飽受爭議的代名詞,但在2018年他似乎實現了新的突破。

2018年8月初,馬斯克公開表示,他已經獲得了將特斯拉私有化所需的資金,還將以420美元每股的價格將特斯拉私有化。

此後,他就陷入了與美SEC的鬥爭旋渦之中。他在推特和博客上發佈私有化消息之後,特斯拉的股價大幅上漲。但是,幾周後,馬斯克表示,他將放棄這一計劃。

9月份,馬斯克在喬·羅根(Joe Rogan)的播客直播中出現吸食大麻的畫面時,也引起了很多投資者的質疑。


不平凡的2018年:盤點全球汽車行業大事件


不平凡的2018年:盤點全球汽車行業大事件


馬斯克 圖片來自YouTube

最後,馬斯克與SEC達成和解。根據協議條款,馬斯克和特斯拉分別必須支付2000萬美元的罰款。馬斯克至少在三年內不得擔任董事長職務,特斯拉還必須任命兩名新的獨立董事。

2018年11月,特斯拉官方宣佈羅賓·德霍姆(Robyn Denholm)將取代馬斯克成為特斯拉信任董事長。

然而,特斯拉的2018年也並不都是壞事。10月份,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公佈了令人驚訝的第三季度利潤,實現了盈利。馬斯克表示,他預計公司未來將繼續盈利。

長期以來,特斯拉的股價一直居高不下,令投資者感到不可思議。但是,今年特斯拉的股價也已下跌約5%。

CFRA分析師加勒特•尼爾遜(Garrett Nelson)表示,儘管特斯拉之前經歷了產能危機,但他預計特斯拉的Model 3將在2019年成為美國最暢銷的乘用車。

<strong>卡洛斯·戈恩被捕

2018年11月在東京被捕之前,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曾同時擔任三家汽車製造商的高管,是汽車行業閃閃發光的傳奇人物。


不平凡的2018年:盤點全球汽車行業大事件


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圖片來自圖片來自Getty Images

戈恩被指控在擔任雷諾-日產-三菱聯盟(Renault-Nissan-Mitsubishi alliance)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期間虛報收入濫用公司資金,更多細節將陸續浮出水面。

許多行業觀察人士表示,戈恩一直是法國汽車製造商雷諾、日本汽車公司日產和三菱之間脆弱聯盟的粘合劑。戈恩被捕後,日產高管一直對他持批評態度,稱他在公司擁有過多權力。

傑富瑞(Jefferies)分析師菲利普·霍喬斯(Philippe Houchois)表示,未來幾個月裡,三家汽車製造商可能不得不聚到一起,很可能要重新定義他們的關係。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儘管飽受業內質疑,這一聯盟已經獲得了長達20年的成功。

未來汽車和出行的不確定性給汽車行業帶來很多困擾,汽車製造商們需要對新技術進行昂貴的投資,他們可能會繼續尋求聯盟和夥伴關係,確保生存。

<strong>通用宣佈裁員

2018年11月底,美國第一大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表示,該公司將在北美裁員,人數多達14000人,包括帶薪工人和小時工。

像福特一樣,通用汽車也在努力提高生產效率和盈利能力,以便於更好地為瞬息萬變的未來做準備。通用公司還計劃將幾家生產滯銷轎車的工廠關停。通用汽車股價2018年以來下跌了21%。

不平凡的2018年:盤點全球汽車行業大事件


不平凡的2018年:盤點全球汽車行業大事件


通用奧沙華通用組裝工廠,圖片來自Getty Images

受工廠關停影響區域的工會領袖和議員對這一決定持批評態度,川普也多次在推特上抨擊通用的做法。對此,通用汽車在12月初回應稱,一些停工工廠的工人將被轉移到其他工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