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人才:你還有多少問題被“粗心”掩蓋?


未來人才:你還有多少問題被“粗心”掩蓋?


未來人才:你還有多少問題被“粗心”掩蓋?


每次考試成績出來

都會有很多的同學貌似反思,

總結出自己“粗心了”,

而家長也把注意力放到了

如何使孩子“別再粗心”。

但是,

到下一次考試還會重複這樣的情況,

一直會延續到高考結束。

未來人才:你還有多少問題被“粗心”掩蓋?


對於高三生來說,調研考試剛剛結束,

一起來學習一下,

高一高二的同學同樣適用哦~

張老師

未來人才高考志願研究院 副院長

其實,“粗心”是個無解的偽命題,是一種表象,一種自我安慰或藉口,“粗心”麵皮之下掩蓋了許多的問題,要想破解它必須找到所謂“粗心”的本質原因。

1.一些基本概念貌似會了,其實模糊

感覺會了與能否做對題不是一回事。平時做對題與高度緊張、壓力大的考試能否得分也不是一回事。

感覺會了的東西,往往就不再深究,概念模模糊糊,考試時人會本能的在大腦中搜索記憶存儲進行選擇,遇到模糊的東西極容易表現為漏洞。

一個很簡單的檢驗方式就是自己“講解”,在講解中會發現“不流暢”了,這就是模糊和漏洞,提前堵上,考試時就不會丟分了。

2.好的習慣沒有形成,期待考試時“細心”

考試不但是平時成績的體現,也是平時習慣的反應。

一些同學平時書寫混亂、做題不規範、不打草稿、遇到比較複雜的計算題繞開走,寄希望於考試的時候細心做,結果會犯低級錯誤而大量丟分,這不是通過考試時“不粗心”能解決的,需要長期的好習慣的養成。

3.審題、計算、解答的自信缺失,得分沒把握

平時刷題最終可能做對了,但是否存在先審錯然後對、計算改過幾次才對、解答過程經過修改才對的?這是基本功不紮實的表現,考試的時候不可能給自己留這些“改”的機會,解決的途徑是平時多刷題,增加正確率,並以此提高審題自信、計算自信、解答自信。

概念清晰了、好習慣形成了、自信建立了,就沒有了所謂的“粗心”了。


希望同學們可以儘快調整自己,

不再“粗心”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