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存钱?可能你需要先学会花钱!

现代社会发展中,生活和工作压力暴增,更多人将梦想从变美变高转化为“暴富”,只想暴富,别无他想。


想存钱?可能你需要先学会花钱!

而很多时候,都会感到自己的钱不知道花到了哪里,似乎都是长着翅膀飞走了,如果你也有这种感觉,是时候看看这本书了。

想存钱?可能你需要先学会花钱!

作者野口真人先后在摩根、高盛等知名金融机构任职,每年经手至少300件咨询项目,有着非常丰富的财务及金融理财经验,他将一些深奥的财务知识用比较浅显的文字表达出来,是针对非财务专业人士的一本非常好的普及性入门读物,书中的很多观点值得深思。

巧妙地花一笔钱和挣到这笔钱一样重要。

你花钱明智么?

如果被问到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会点点头,觉得自己是明智的。

我们每天都在花钱,就算不花现金,也会使用线上支付等方式花钱,基本无法避免花钱这件事情。

从点心、果汁、游戏机,到自行车、衣服、鞋子甚至是汽车和房屋,我们购买的物品涉及方方面面,单次支付的金额也在逐渐增加,我们不只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必要的东西,还会为未来存钱,也会购买投资理财产品。

其实,总的来说,大致花钱的渠道五花八门,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消费、投资、投机。

消费带来的就是效用,说白了就是感官体验的享受,投资带来的是日后现金流量的倍增,投机是一个回报不确定的小概率事件。大多数人的开销是将三者混为一谈的,我们要关注的不在于花钱的方式,而在于经济本质。

比如你去高档餐厅美餐一顿,味觉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就是一笔消费。你去学习一种新的技能,并会对今后的工作产生益处和价值,这就是一种投资。而你去购买彩票,希望获得暴富的机会,这就是投机。

可以来举个例子说明。

一位供职于日本会计部的女性有记账的习惯,她的账目是这样的。

想存钱?可能你需要先学会花钱!

她的总计资金减少为37000日元,这在会计学上来说是正确的,但是每次花钱,她所持的货币价值真的在减少么?

金融的世界不同于会计的世界。在金融的世界里,她的花费会分成三部分,消费,投资和投机,支出的款项也会整理成这样:

想存钱?可能你需要先学会花钱!

而会不会花钱评价的标准也很简单。评估从某种商品中获得的效用,估算它的价值,如果商品实际价格低于预估价格,就称得上是物美价廉,我们会欣然买下,如果商品定价高于效用,我们会买的心不甘情不愿,甚至放弃购买。

所谓效用,是指情感的满足程度,因此,具有很高的个人主观性。

可以算一算自己每个月对于消费、投资和投机所花费的钱财比例是多少,肯定很多人都是在消费上占额较多,但是没关系,只要花费的效用达到了你的心理预期,你就是成功的。

学会识货,判断东西价值很重要。

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理论讲过,价值是一条直线,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消费和投资的产品一定是价格低于价值或者至少等于价值的,如果价格高于价值,这件产品就不值得消费和投资。而市场上很多情况是价格偏离价值,价格没有很好地反映价值。

比如钻石、黑珍珠、字画艺术品就是典型的例子。以黑珍珠为例,最开始的时候黑珍珠是卖不出去的,因为从审美及购买习惯上,大家还是比较喜欢白色的珍珠,有个意大利珠宝商人屡次碰壁之后,突发奇想,将滞销的黑珍珠标上昂贵的价格放在橱窗展示,凸显其价值。从此黑珍珠逐渐被富人阶层接受,反而一跃成为比白色珍珠更为昂贵和抢手的珠宝,当然这个脑洞大开的意大利商人也垄断了黑珍珠市场,赚得彭满钵满。

这就是说明,一个本来没有价值的东西,被人为赋予了价格,而价格和价值之间根本就没有关系。这种人傻钱多的好事被你我遇到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所以普通人的消费和投资,应该遵循价值规律,这也是巴菲特老人家推崇的,但前提是你得识货。

这仅仅是全书中一部分有趣的知识点的简单梳理,还有很多内容可能不同的人看后感觉各有不同。

*红包袋看法

书中还介绍了时间对价值的影响,绕道的价值等等问题,感兴趣的小伙伴都可以找来这本书看看,整理一下自己的花钱思路,注意消费和投资的价格和价值配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