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血糖多高算正常?

墨梅165043446


段医生答疑在线🔑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糖尿病治疗的第一任务——控制血糖,以预防各种并发症。但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血糖控制目标:40岁和70岁的控制目标不同,有心脏病和没有心脏病的目标不同。那么,不同的糖尿病人群,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才是正常的呢?



看血糖控制情况的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1)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能看血糖控制情况,经常测量,可以随时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

(3)糖化血红蛋白:反映平均3个月来的血糖水平,不受饮食、运动、情绪等的影响,看血糖长期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之一。糖化血红蛋白与平均血糖水平(不是空腹血糖,是全天的平均血糖)的关系大约是:6%≈7.0,7%≈8.6,8%≈10.2,9%≈11.8。




不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1)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建议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0.0mmol/L。

(2)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为<7%。

(3)糖尿病病程较短、年龄较轻预期寿命较长、没有心脑肾眼等并发症、无合并心血管疾病、没有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可以更为严格点,<6.5%。

(4)有严重低血糖史、年龄较大预期寿命较短、有显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有严重合并症、糖尿病病程很长等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可以宽容点,<8.0%。

(5)儿童和青少年,空腹血糖<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尽可能控制在6.5%以下。

(6)孕妇,空腹血糖<5.3 mmol/L、餐后1小时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6.7mmol/L。同时避免血糖<4.0。

(7)对多数危重症和拟进行手术的糖尿病患者推荐血糖控制目标为7.8~10.0mmol/L。



段医生特别提醒:

(1)控制血糖的方法:以生活方式调整为基本措施,同时口服药和胰岛素降糖。

(2)糖尿病患者,还得同时控制血脂(总胆固醇<4.5,甘油三酯<1.8,高密度脂蛋白>1,心脑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1.8,没有心脑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2.6)、血压(<130/80)、体质指数(<24)。因为,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3)勤测血糖,为了测量方便,最好自备血糖仪,并定期和抽血结果进行对比。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段医生答疑在线


糖尿病患者,治疗糖尿病目的是要通过饮食、药物和运动等综合手段使血糖值控制在理想的水平,减少长期高血糖导致的各种并发症。

不能说糖尿病患者血糖达到什么水平算正常,应该说血糖达到什么水平比较理想。

由于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具体病情有区别,相应的理想血糖水平也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新诊断的年轻的、预期寿命长、无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低血糖风险低的患者。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是:空腹血糖控制在4.4~6.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或任意血糖在:6~8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或更为严格<6.0%。

对反复低血糖发作的患者、高龄大于80岁的老年患者、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患者、预期寿命<5年的患者、没有家属陪伴的老年人、有智力障碍的患者,要求血糖控制应该放宽,避免血糖控制严格,发生低血糖,而诱发不良事件;这些患者的理想血糖目标是:空腹血糖控制在8~1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或任意血糖在:8~12mmol/L,甚至可放宽至13.9mmol/l;糖化血红蛋白:<8%。



其余的一般人群,理想的血糖目标是: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或任意血糖在:<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

总结:糖尿病患者,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应该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符合自己的目标,在保证安全,不发生低血糖的前提下,可以尽可能的使血糖控制得更低一些。


刘医生驿站


你好!鉴于你所提的问题,考虑有两种可能:

1、糖尿病患者身高多高算正常?

2、糖尿病患者血糖多高算正常?

问题一:

养生君以为单独谈身高有多高正常,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身高和体重成一定比例,才有正常的说法。那么应该在什么比例才算是正常呢?

世界卫生组织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评判标准,那就是BMI(体重指数),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男性:BMI<20,提示偏轻;20~25,提示适中;26~30;提示过重,30~35,提示肥胖;BMI>35,提示非常肥胖。

女性:BMI<19,提示偏轻;19~24,提示适中;25~29;提示过重,29~34,提示肥胖;BMI>34,提示非常肥胖。

有专家指出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

人在成年以后,身高无法在增长,那么想要身高和体重达到正常比例,就只能在体重上下功夫。而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体重往往偏重。这往往会加重胰岛素的负担,所以才会建议控制体重,适当减肥。

问题二:

2型糖尿病,一般成人血糖控制理想状态:空腹,4.4~6.1mmol/L;非空腹,4.4~8.0mmol/L。控制良好状态:空腹,小于等于7.0mmol/L;非空腹,小于等于10mmol/L。

2型糖尿病,老年人血糖控制状态:空腹,5.0~7.2mmol/L;睡前血糖,5.0~8.3mmol/L(数据来源2017年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附上一张2型糖尿病代谢控制指标图,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希望养生君的答案能对你有所帮助,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看官指出!


锐光医线


到底是不是所有糖尿病人的血糖都恢复到正常状态才最好的呢?其实不然,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常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对于正常的青壮年以及身体条件比较好的老年人,这类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需要严格的空腹控制在6.1-7mmol/l,餐后两小时控制在7-8mmol/l左右,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7%之间。因为这类患者的糖尿病预期更长,严格控制血糖对未来的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的进展都有良好的受益。而对多数住院需要手术的糖尿病患者推荐血糖控制目标为7.8-10.0mmol/L,对少数患者如低血糖风险低、拟行心脏手术者及其他精细手术者可建议更为严格的血糖控制目标6.1-7.8mmol/L。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需<7.0%,因为孕妇的胰岛素分泌比较旺盛,因此餐前血糖控制在 3.9-6.5mmol/L,餐后血糖在8.5mmol/L以下。而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年人,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有显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是比较宽松的,HbA1c目标8.0%左右即可。


药事健康


您是确认糖尿病了么,还只是血糖检查偏高呢?不知道你的情况,那么我就都说说,您耐心看一看!



首先,假设您查了血糖,结果显示数值偏高,那这并不意味着您就是糖尿病!首先说一下糖尿病的标准,因为数据偏多,可能会看的眼花缭乱,所以我写的简单些,您有疑问可以随时问我!

具有典型症状的人,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以考虑为糖尿病,但是这里要注意三件事,第一,什么是典型症状,常见的便是“三多一少”,就是吃的多、喝得多、尿的多、体重减少;第二,餐后血糖是怎么从什么时候开始算的,是从你第一口饭入口开始算的;第三,因为化学试剂的区别,所以这里写的数值或有偏差,所以如果你是自己使用血糖仪自检的话,应该先看清楚说明书上对这个数值的圈定,如果你是去医院检查,那就更方便了,化验单上会注明该检查所示血糖的正常范围,一目了然!



如果你仅仅是血糖数值偏高,而没有出现典型症状,那么就不要过早下结论,因为还有两种原因会导致血糖偏高,第一,前一天过多的食用甜食,因为超过了身体的代谢能力,所以血液会残留较多的糖,以至于第二天的结果出现异常;第二,糖耐量异常,说的是空腹血糖小于7.0且大于等于6.1mmol/L,或糖耐量实验后血糖大于等于7.8且小于等于11.1mmol/L,这种状态,又被称为糖尿病前期,是一种可逆状态的血糖异常,它也是你唯一的一个摆脱糖尿病的机会!



另外,如果你本身就已经被确诊为糖尿病,那么我就要问一下你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了,如果您是老年人,那么可以适当放松标准,可以将血糖标准控制如下:空腹血糖6~8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8~9mmol/L;如果您不仅是老年人而且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那么您的血糖控制就要再换一个标准了,如下:空腹血糖7~9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8~11.1mmol/L;如此细化血糖标准,是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条件不同的人对血糖含量的需求不同,一是防止血糖过高引起并发症,二是防止血糖过低对心脑血管造成影响,以保证生活质量。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如有不同观点,请告知!


综合内科张医生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正确的控制血糖稳定至关重要,血糖波动,降糖不够或过度,导致的血糖高或低都会威胁人体健康,所以说,患者一定要注意血糖的控制。而血糖多高算正常,还需根据不同人群来定。

糖尿病人血糖多高算正常?

1、血糖控制目标应当“两全其美”。

严格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好处多多,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的关键,然而血糖降得太低的话,同样不利于人体健康,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等。

(1)降血糖应以平稳为佳,血糖降太快,往往造成血糖大幅波动,而血糖波动大,同样会导致并发症。一般建议糖友的血糖不要低于4.4mmol/L的为好。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曾明确指出,正常人群,低血糖的标准应该小于2.8mmol/L,而糖友血糖≤3.9mmol/L已属低血糖。

(2)尤其对于血糖非常高的患者,机体习惯了高血糖环境,血糖骤降时,会出现低血糖,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严重者甚至昏迷等。

(3)本着“两全其美”的血糖控制原则,我国制定的成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标准为:空腹血糖4.4~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4.4~8.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

2、不同人群,标准有别。

上述标准主要适用于普通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而对于青少年、孕妇、老年人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血糖控制标准。

(1)糖尿病儿童:因为儿童饮食不规律,每天的活动量随机性大,且儿童缺乏对低血糖的认知及处理,若血糖要求严格达标,易导致低血糖,还会因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建议适当放宽儿童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标准,餐前血糖在5.0~10.0mmol/L即可。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5%最佳,最好在7.5-9.0%。

(2)糖尿病孕妇:血糖高会影响孕妇及胎儿的健康,所以,糖尿病孕妇的血糖建议应严格的控制,使其维持在正常水平。建议空腹血糖不高于5.5mmol/L,餐后1小时不高于7.8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6.6mmol/L。

(3)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患者更易患低血糖,且易出现“无症状低血糖”,甚至出现昏迷,同时,老年患者并发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更大,低血糖可诱发心梗或脑卒中,后果严重。所以,老年患者的标准建议放宽,空腹血糖低于8.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2.0 mmol/L。

(4)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对于已有并发症的患者,或血糖起伏大、低血糖频发的患者,或病情严重不能自理的患者,其血糖控制标准可放宽,空腹血糖低于8.0mmol/L,餐后2小时低于11.0mmol/L。


盐酸索他洛尔




营养师宋明月


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应该是因人而异的,空腹<7mol/L,餐后<11.1mmol/L这个标准,我认为并不适合所有人。

接下来我们一一列举特殊人群的血糖控制目标:

一、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

0~6岁:餐前血糖宜在:5.6mmol/L~10.0mmol/L;餐后血糖:6.1mmol/L~11.1mmol/L;HbA1C:7.5%~8.5%

6~12岁:餐前血糖:5.6mmol/L~10.0mmol/L;餐后血糖:6.1mmol/L~10.0mmol/L;HbA1C:<8.0%

13~19岁:餐前血糖:5.6mmol/L~7.2mmol/L;餐后血糖:5.0mmol/L~8.3mmol/L;HbA1C:<7.5%

二、老年患者血糖控制目标

生活自理:HbA1C:7.0~7.5%

生活不能自理:HbA1C:7.0%~8.0%

·衰弱:HbA1C:7.0%~8.5%

·痴呆:HbA1C:7.0%~8.5%

临终状态:避免高血糖症状

三、妊娠期间血糖控制目标

妊娠糖尿病:空腹或餐前血糖≤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

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空腹或餐前血糖3.3~5.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HbA1C<6.0%,避免低血糖

四、住院患者血糖控制目标

非重症患者:餐前血糖≤7.8mmol/L;随机血糖<10.0mmol/L

重症患者:血糖应保持在7.8~10.0mmol/L

总而言,糖尿病血糖控制大致如下:


蜜小厨


根据WHO 诊断标准成人正常血糖:空腹血糖<6.1,餐后2小时<7.8 ,儿童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标准,餐前血糖在5.0~10.0mmol/L即可。当然不同年龄,不同人群也会因为个人差别略有差别。比如妊娠糖尿病控糖目标:建议空腹血糖不高于5.8mmol/L,餐后1小时不高于7.2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6.6mmol/L。控糖以患者自身感觉良好为目标,不可过低,避免低血糖反应。


糖士


脑残问题。从字面上理解是糖尿病人的身高是多少。我猜想可能问的是血糖控制多少。按要求预期寿命较长的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5以内。年龄较大的,经常有低血糖的病人,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0以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