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實力”催生“內動力”——岷縣推進精神扶貧工作紀實

“軟實力”催生“內動力”——岷縣推進精神扶貧工作紀實

來源:定西日報 通訊員 馬海霞 趙鵬

安於現狀、甘於貧困、缺乏信心……隨著脫貧攻堅進入深水區,這些存在於貧困戶心裡的“窮根”,越來越成為脫貧路上的“絆腳石”。

如何拔掉“窮根”,提升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在推進脫貧攻堅過程中,岷縣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並重的原則,在全縣廣泛建立“新時代農民脫貧攻堅講習所”,著力開展三場會議,通過開展農村文明創建、文化惠民活動,樹立典型示範引領,引導群眾樹立自立自強、不甘貧困的意識,凝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內生動力。

一線講習,提升“我會脫貧”的能力

“縣上農民脫貧攻堅講習所的老師們來了,我對我們村今後脫貧致富更有信心了。”日前,在茶埠鎮耳陽村村址內,看到縣上講習所派來的專家,茶埠鎮耳陽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趙峻嶺高興地說。

原來,耳陽村規劃組建中藥材種植購銷和中蜂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計劃對村裡家庭主要勞動力進行中藥材加工、養蜂技術等勞務技能培訓,正在愁培訓的趙峻嶺,看到講習所派來的農業技術專家和養蜂專家,一顆懸著的心馬上放下了。

2018年以來,岷縣根據不同行業、不同領域實際,突出便民、高效、實用原則,建成四級“新時代講習所”。特別是在面向農民宣講時,該縣注重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積極邀請黨員幹部、技術專家、致富能手、脫貧帶頭人等,以現身說法的形式,進行政策法規、實用技術、種養技能、創業經驗等“點菜式”授課,用群眾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講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把黨和政府的各項扶貧政策和農業技術帶到了群眾家門口,為廣大貧困群眾注入脫貧致富的強勁精神動力。

截至目前,全縣共建立新時代農民脫貧攻堅講習所378個,開展講習活動2023場次,講習員人數達2291人,參加群眾4.6萬人,講習所真正成了脫貧攻堅的“助推器”。

三場會議,激發“我要脫貧”的動力

前幾天,馬虎才別提多自豪了。原來,村上組織脫貧戶給大家講講經驗,馬虎才能好好露個臉了。

家住麻子川鄉上溝村的馬虎才以前是村裡的貧困戶。去年,駐村幹部結合“一戶一策”,認真分析了馬虎才的致貧原因,詳細制定了脫貧計劃。在已經安排扶貧專項貸款的基礎上,2018年,駐村幹部又幫他申報了中藥材種植和中蜂養殖培訓。在產業發展上,中藥材種植加上中蜂養殖,一年就收入了6萬元,這讓馬虎才笑得合不攏嘴。

在“兩戶”見面會上,馬虎才自豪地講述自己的脫貧故事。他講得仔細,鄉親們也聽得認真。

2018年以來,針對在部分貧困群眾中產生“等靠要”的思想,岷縣大力開展“兩戶”見面會、“村民知情大會”“三說三抓會”活動,進一步提振幹群脫貧攻堅信心。

所謂“兩戶”見面會,就是召開脫貧戶與貧困戶的見面會,即脫貧群眾現身說法,以典型示範戶為榜樣,教育引導廣大貧困戶轉變觀念,提升自身發展能力。部門、鄉鎮及駐村幫扶工作隊通過“兩戶”見面會及時瞭解掌握貧困戶動態,及時跟進、精準施策。“村民知情大會”是創新村民大會(村民代表會議)形式,探索推行由村主任主持,包鄉縣級幹部、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鄉村幹部、村民代表參加的“村民知情大會”制度,堅持村級事務公開透明,幹什麼由群眾自己說了算,怎麼幹讓群眾自己來決定。“三說三抓會”是指群眾說問題、幹部說政策、法官說法律,抓控輟保學、抓政策落實、抓急難需怨為內容的活動,讓群眾能夠充分曬問題、發積怨、說需求、說矛盾,相關部門進行現場解答,直面問題,消化怨氣,理順情緒。

岷縣通過三場會議,讓脫貧群眾走上“講臺”,向貧困戶談政策談經驗,讓村務曬在陽光下,幫扶幹部和貧困群眾結成對子、認成親戚,切實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文化惠民,堅定“我能脫貧”的信心

隆冬時節,在寺溝鎮立林村文藝演出現場,一股充滿生機與希望的清新律動迎面撲來。一句句撼人心魄的藝術臺詞,一個個形象逼真的舞臺場景,把群眾對黨的崇敬與熱愛、報答與感恩演繹得淋漓盡致,為現場觀看的黨員幹部和群眾注入了強大的脫貧攻堅正能量。

精神需要文化滋養。岷縣充分發揮宣傳教育、弘揚正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的輿論引導作用,以精準扶貧扶志扶智為核心,把理論、政策、文藝、技術等要素有機嫁接,創造編排了方言小品《彩禮風波》《懶漢食苦果》、普法小品《心頭肉》、鄉土花兒《唱脫貧》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積極宣傳脫貧攻堅理論政策、糾正不良傾向、培育致富技能,在理論宣講中讓貧困群眾“治愚”,激發群眾脫貧內生動力,為脫貧攻堅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撐。

岷縣還利用新媒體傳播速度快、受眾面大的優勢,開設了“掌上講習所”,群眾通過掃描二維碼,就能在手機上觀看扶貧小品、聆聽鄉土花兒、為抵制高價彩禮微電影點贊,足不出戶即可享受精美的文化大餐。群眾紛紛轉發分享精彩的扶貧文藝作品,在全縣引起了強烈反響,增強了文藝作品的精神感染力,堅定了群眾“我能脫貧”的信心。

移風易俗,增強“我先脫貧”的底氣

秦許鄉大族溝村村民康長忠是村裡移風易俗、抵制高價彩禮的帶頭人,他的“零”彩禮做法一開始也引來了村裡群眾的不解。可就是這“零”彩禮,讓女兒和女婿完全沒有了負擔,放手為生活打拼。短短一年時間,女兒和女婿靠養蜜蜂、種藥材,一年收入近5萬元,全家的好日子著實讓鄉親們羨慕了一把。

康長忠只是岷縣推進移風易俗的一個縮影。2018年以來,岷縣把治理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工作作為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突破口,通過多項措施有效治理婚嫁彩禮過高、婚喪事宜大操大辦等突出問題,成立村級紅白理事會組織359個,並與“兩代表一委員”、教師、醫生、職工、工商戶、農民等各界群體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增強了道德約束力。為發揮典型引領作用,組織開展文明岷縣“十百千”系列創評,打造十項文明創建品牌,評選百名先進典型,評選表彰千戶“五星級文明戶”,全縣已評選表彰最美家庭48戶,好媳婦、好孝子、好公婆890多人,五星級文明戶1150戶,總結挖掘移風易俗孝老愛親、婚喪事簡辦先進典型48例,樹立“零彩禮”典型28個,市級主流媒體宣傳報道脫貧攻堅先進經驗、先進集體和個人35例,為推動移風易俗樹立了標杆和榜樣。

同時,岷縣不斷加大文明新風宣傳教育工作,通過在網站、微信等宣傳媒體開闢專欄,發佈移風易俗倡議書,製作了《岷縣“十不”行為規範》公益廣告片和移風易俗微電影《彩禮風波》,在縣廣播電視臺及“兩微一端”廣泛傳播。各鄉鎮、村社分別在宣傳欄和其他醒目位置張貼懸掛倡導移風易俗的宣傳標語,在全縣營造了移風易俗的濃厚氛圍。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通過精神扶貧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岷縣有效激發了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增強了精神扶貧助推產業發展、精神扶貧助推美麗鄉村建設的強大精神動能,貧困群眾也形成了競相發展脫貧產業、爭先恐後脫貧致富的濃厚氛圍,逐步實現了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觀念轉變。

http://szb.dingxidaily.com/rb/20190109/Articel01006QY.ht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