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解讀系列之三: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

第一個故事:

春秋時,晉國有個公子叫重耳,一直流亡國外。經過鄭國時,鄭國的國君對他不屑一顧。他的大臣叔瞻進諫說:“此賢公子也,君厚待之,可以積德。”

叔瞻這時已經看出公子重耳是一個潛力股,所以勸說他的國君厚待公子重耳以積恩德,說白了,就是趁股價在沒拉昇之前趕緊入手,低買高賣。

但是鄭國的國君不聽,覺得這公子重耳只不過是個劣質股而已。

《道德經》解讀系列之三: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

晉文公

這時叔瞻繼續進諫說:“不厚待之,不若殺之,無令有後患。”既然自己不入手這個潛力股,那也不要讓別人買入,也不要讓它自己漲起來,以免後患。所以不如趁早殺了他。

鄭國的國君還是不聽,他認為叔瞻是杞人憂天,自己嚇自己。

最後的結果是,公子重耳回到晉國後,做了國君,然後發兵討伐鄭國。把鄭國打得落花流水,很輕鬆就奪取了鄭國八座城池。公子重耳就是後來著名的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

第二個故事:

晉獻公用垂棘這個地方生產的上等壁玉,去誘惑虞國國君,向虞國借道去攻打虢國。

虞國的大夫宮之奇諫曰:“不可。唇亡而齒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晉滅虢,明日虞必隨之亡。”虞君不聽,受其壁而假之道。

《道德經》解讀系列之三: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

唇亡齒寒

虞國大夫宮之奇說萬萬不可,唇亡齒寒,虞虢兩國相互求助,並非簡單的彼此間施受恩德,而是關係到生死存亡的地緣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如果晉國滅掉了虢國,轉過頭來必定攻滅虞國。

虞國的國君沒有聽,接受晉國的璧玉之後,借道給晉國。結果晉國奪取虢國後,返回時順手就把虞國也攻滅了。

總結:

這兩個故事,進諫的臣子,都是在事物還處於萌芽狀態的時候,就已經洞察事物未來的走向以及其發展的結果。所以他們會據理力諫,只是兩國君愚而無知,結果反受其害。

老子在《道德經》裡面說:“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

講的是,當事物處於安定的狀態時,是比較容易掌控和維持的;當事物失道離德的徵兆還沒有顯露時,或者已經出現了一點苗頭,作為人主,就要懂得居安思危,深謀遠慮,把這些還未起勢之物扼殺在其萌芽狀態。

《道德經》解讀系列之三: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道德經》不僅教人怎麼治未亂,在事情進行得順利的時候,怎麼繼續“持”下去;在懂得了維持之術後,還要居安思危,深謀遠慮。

如果因為自己的謀劃有誤而出現問題,已經亂了,應該怎麼戡亂呢?為什麼老子說:“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而相反,“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呢?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道德經》裡面。《道德經》是一本教人得道明理用術,以其道術御人御物的大道經書。作為領導者,不可不讀,不可不學,不可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