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財富自由之路》之三

我眼中的《財富自由之路》之三


日更的文章,每日在微信號、簡書和今日頭條多平臺發佈,偶爾還能收到一兩個贊,最棒的獎勵是讓人從中學習到一點東西。每天發佈出來,是因為寫作和現在做的事情是匹配的,即可以覆盤總結,也可以對著看到的朋友說說話。即便寫作看起來是一件麻煩的事情,說的是自己的話,慢慢發現寫的文字也有了生命力,可以給予別人一點點幫助和知識,這讓寫作多了些福報。

1、正確的剛需是一切驅動力的源頭。

想想,從小學到大學,整整學習了十多年的英語,也只是勉強拿了個英語四六級證書。畢業後,在日企上班,基本上遇見日語的頻率遠遠高於英語。所以,差不多遺忘乾淨。唯一撿起來的時期,是迷上了海淘。花錢的剛需是巨大的驅動力,支付和商品相關的英文,一下子就補回來了,不然買錯了或者付錯了都是痛惜的。

離職的一段時間,報了個 99 元的日讀班,還拉了個小夥伴。每週錄讀三篇“清晨朗讀會”的文章,堅持一年就把 99 元返還給你。結果是必然的,即使每一篇文章都只有三四分鐘,朗讀了 50 多篇後果斷放棄。因為不是剛需,我僅僅就是朗誦錄音,這是個很枯燥的事情,平常根本沒有實踐的機會,練習起來和標準的發音差距大,卻總是不得其門,連連受挫後再次放棄了英語。

為了瞭解區塊鏈,閱讀外網文章是必需的。這次反倒是沒怎麼刻意學習,都是用翻譯軟件翻譯網頁,半中半英的讀,區塊鏈相關的英文倒是記住了不少。直到現在還在學習著,不在乎發音,不在乎準確,閱讀文章的剛需讓英語技能點漲了不少。最近,又報了個英語學習班,從最基本的小孩子刊物《Diary of a Wimpy Kid》學起,原滋原味的去學習英語,講的也很有趣,聽的也很好玩,和我的水平挺配的,期待寫出我的第一篇英文文章。

很多人的未來計劃,都有一個相同的開頭,等我有錢了,等到的往往是習慣了沒錢。這句話就像一個人的柺杖,支撐著他逃避真相,害怕扔掉了以後連路都不會走了。書裡說的那樣,大多數的實際剛需是花錢,而不是賺錢。等有錢了,最要是有錢的目的,而不是有錢的過程。如果體驗到賺錢的幸福感,就不會說出“等我有錢了”,因為賺錢是這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事情之一,如果不是,說明你賺的還不夠。

一切進步和成長,都是重新選擇剛需的過程。而眾多的剛需中,耐心是一切成長的剛需。想起我小時候,閱讀的時候是很少被幹擾打斷,所以讀書的耐心保持至今。偶爾看到一些小朋友,明明很專心的做著某件事情,卻總是被打斷,來來來……等到需要耐心的時候,卻總是責怪說沒耐心,這苦楚找誰呢?

2、想要做到,就要先從物理上接近目標。

寫作,從物理上接近,就是不管作不作,先寫了再說。日更多了起來,寫起來也停不下來,在地鐵上寫,在手機上寫,不管質量怎麼樣,寫作都漸漸成為了一種習慣,一種表達或覆盤的剛需。帶來的效果是,和朋友的聊天越來越能說了。

區塊鏈,從物理上接近,就是去區塊鏈公司上班。比如,最近客戶來談業務,問到:“項目發幣是個什麼樣的流程?”一想,這個問題不難啊,就是以太坊智能合約,設定數量設定規則就可以。結果客戶問“講講具體流程!”一下子懵逼,因為沒有發過幣,只看過文章,聽別人大概講解過,沒有然後了。如何通俗易懂的講清楚?之前沒有這個需求,自然不會去打磨和研究。這就是自學,永遠不會碰到的問題,一個人的學習就像行屍走肉,需要各種細節的填充,才能讓乾枯的骨架有血有肉。

3、只要我投入時間和精力,從長期來看,沒有什麼是我學不會的。

至理名言,不少人會覺得不可能,那是因為思維定式。過往自己的一些技能學習,因為沒有成功,就將原因歸結為“這個東西太難了,我是學不會的”,而不是去繼續積累突破瓶頸。這種種的失敗體驗,讓他覺得有些東西就是學不會。

今天同事看新聞,突發奇想的問到:“為啥印度人喜歡用手抓飯吃?明明有更衛生乾淨的筷子或刀叉。”當時,我也沒想到答案,只是說了這是一個思維定式。“就像你說到玫瑰花,就知道是玫瑰花。為什麼?因為最開始命名的人以玫瑰命名的。如果那時候,把這個話叫做香蕉,你會把它叫做香蕉嗎?”“不會,因為香蕉就是香蕉啊!”當然,這個並不是很嚴謹,因為沒有去過印度,只是主觀印象而已。但是我覺得這種事情大概率是文化慣性,說不定用手抓飯吃是整個食品加工過程中最乾淨的一步也未可知。

4、你必須自己琢磨出自己的路徑和跨越方式,而這恰恰是判斷你能否進入第三個階段的依據。

書裡,將學習能力的進階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能學會有人手把手教授的可能。第二階段,能學會書本上所教授的技能。第三階段,能學會沒有人能教授的技能。貌似,我們大多數人處於第二階段,學會書本上所教授的技能。因為在區塊鏈公司上班,一個孵化區塊鏈項目的公司,就像抖音的 IP 孵化,這是書本上沒有的,暫時也沒有人能手把手教你,只能自己邊實踐邊琢磨。

公司的公眾號和網站已經差不多完工,開始需要填充內容,因為全權負責內容,為此一直琢磨怎麼精進寫作,這件事最關鍵的地方在哪裡?需要模塊化的輸出,需要大量的輸入。一個是量,一個是雜。不管輸入輸出,都需要數量作為基礎,並不能憑空亂造。以新穎的角度去闡述已經存在的知識,我覺得還是挺有意思的。這是我刷微博的經驗,現在不少大 V 都依靠自己獨特的角度和風格,講述司空見慣的事情,比如惡魔奶爸、李叨叨等,登上了屬於自己的位置。這些都需要雜,有多樣性的知識輸入。找到了這些路徑和跨越方式,剩下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把這個東西不斷重複重複再重複。

這是我 21 - 30 章的一些感悟,還有一些很喜歡的金句,如下:

需要努力、需要堅持,視頻骨子裡不願意做。


當我們嘗試解決任何問題的時候,如果只盯著問題看,只盯著問題想,只盯著問題尋找解決方案,通常只能以無奈告終。


從“需求”出發,不管是“真的需要”,還是“覺得需要”,我們都能看到這個世界的更多真相。


我們每個人都已經可以儘量感知到這個世界的全部,無論那感知是膚淺還是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