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遮百醜?骨頭不答應!這5種生活習慣不利於骨骼健康

一白遮百醜?骨頭不答應!這5種生活習慣不利於骨骼健康

「願你和家人生活得更美好」

以下部分資料來源:Caregiver Asia.

促進骨頭生長的方法不僅僅是補鈣。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包括飲食、吸菸、鍛鍊等都在對骨骼的健康產生影響。對於有可能引發骨質疏鬆症的疾病患者來說,改善或戒除一些不良習慣來維持骨骼健康是很必要的。可以引發骨質疏鬆的疾病包括:

● 結締組織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等;

● 內分泌疾病,如甲亢、糖尿病、庫欣綜合徵等;

● 血液系統疾病,如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白血病等;

● 胃腸和營養性疾病,如慢性的胃部、胰腺、肝臟等疾病;

● 神經肌肉系統疾病,如各種疾病引起的偏癱、肌強直等;

● 多種慢性腎臟疾病。

吸菸

骨骼的生長和保養是由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協同調控的。一方面,破骨細胞會清理衰老或受損的骨組織,另一方面成骨細胞會修復或建立新的骨組織。

而吸菸攝入的菸鹼會抑制成骨細胞並促進破骨細胞的增殖,從而使骨組織的破壞得不到更新,導致骨質疏鬆;菸草中的尼古丁會對血液循環產生影響,使蛋白質、鈣等有益骨骼生長的營養難以被有效地吸收和利用,使骨骼因營養不良而無法正常重塑。

青少年尚處在在生長髮育期,應避免吸菸,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到骨骼的生長;中老年人吸菸,則會增加骨骼變脆的風險,容易因跌倒而出現髖骨骨折等嚴重傷害;另外,吸菸對於女性的傷害尤其顯著,

據研究統計,女性每吸菸10年,都會造成骨密度下降2.3%至3.3%,特別是絕經後的女性更應注意。

一白遮百醜?骨頭不答應!這5種生活習慣不利於骨骼健康

過量飲酒

過量飲酒會擾亂人體激素環境,影響身體維持其骨形成的能力。同時,大量飲酒還會損害肝臟和胰腺,間接影響鈣、鎂等元素的吸收。長期飲酒會增加血液的酸性環境,也不利於骨骼的健康。

愛喝酒的人應在35至45歲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測,以瞭解自身骨骼健康狀況。平時應注意身體是否有腰、背、肋部的慢性疼痛,這可能意味著已經發生骨質疏鬆;更容易遭受骨傷或受傷後難以如期恢復,也表示骨骼健康受到了損害,應密切關注及早控制。

缺少日曬

有人說“一白遮三醜”,不得不承認,在我國多數人以白為美。然而無論對於皮膚還是骨骼,都需要適當地接觸陽光來保持健康。曬太陽可以促進膽固醇轉化生成維生素D,而維生素D有利於鈣、磷等元素的吸收,幫助骨骼生長。

長期坐辦公室或足不出戶的人群每天應進行15至30分鐘的日曬,日曬強度應避免皮膚受暴曬而損害。早上太陽初升至10點鐘左右的時間段,紫外線較弱而紅外線較強,能起到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比較適合曬太陽。尤其是對於工作忙碌的上班族來說,上班的路上就是個不錯的時機。

冬季由於國內大部分地區日曬條件較弱,建議選擇在晴天的中午12點左右的時間段到室外活動一下筋骨和接受日曬。除高原和熱帶地區外,冬季的陽光強度通常並不會對皮膚造成損傷。

一白遮百醜?骨頭不答應!這5種生活習慣不利於骨骼健康

缺乏鍛鍊

進行負重運動是維持骨骼健康的最佳方法之一。通過一些專業的指導,在適量的強度下進行負重運動,不但有利於保持骨骼健康,而且能增加肌肉力量而提高對骨骼、骨關節的保護和支撐作用,有效防止受傷。

此外,一些“反重力”運動如慢跑、徒步、攀爬等,也有利於強化骨骼和減少骨密度損失。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往往肌肉力量會隨年齡增長而下降,但肌肉耐力可有效維持,因此也建議從低負荷的有氧運動開始進行鍛鍊,逐步增加一些負重運動,以促進全面的身體健康。

高鹽飲食

研究顯示飲食中鹽分較高,會導致更多的鈣元素隨著尿液的排出而流失。同時高鹽飲食還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尤其是北方多數地區飲食鹹味偏重,在步入中老年階段很容易出現骨骼和其他身體健康的問題,在飲食中應注重鮮香味而逐步替代對高鹽分的需求。

通常我們知道每天喝一兩杯牛奶可以滿足鈣的攝入量,而實際上這只是飲食中的一小部分。低鹽、富含維生素D和鈣質的飲食才是利於骨骼健康的組合,這些飲食包括:

● 深海魚類,如金槍魚、三文魚等;

● 蛋類,尤其是蛋黃;

● 動物肝臟,如雞肝、羊肝等;

● 奶及奶製品,如牛奶、奶酪等;

● 黑色食品,如紫菜、海帶、黑芝麻、黑豆、黑木耳等。

一白遮百醜?骨頭不答應!這5種生活習慣不利於骨骼健康

整體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減少多種骨病,如骨骼疏鬆症和纖維異常增生等。健康的骨骼條件除了可以增強運動功能和防止受傷,還有利於病後或術後的康復,應及早改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你現在不覺得,等你老了就知道了”。

持續關注我們,瞭解護理知識,與其他家庭照顧者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