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RQFII投資範圍大幅擴大,洋私募獲利好

1月31日,證監會打響了資本市場開放的又一槍。證監會宣佈,就修訂整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境內證券投資管理辦法》《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境內證券投資試點辦法》及相關配套規則形成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及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管理辦法》)和《關於實施〈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及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規定(徵求意見稿)》(下稱《實施規定》),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主要修訂內容包括:將QFII、RQFII兩項制度合二為一,整合有關配套監管規定;擴大投資範圍;放寬准入條件,取消數量型指標要求,保留機構類別和合規性條件等。

“我認為這應該是繼續開放金融市場的一個大動作。”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早在1月14日,外管局宣佈QFII總額度由1500億美元增加至3000億美元。外管局國際司原司長管濤也對記者表示:“QFII額度翻倍也體現了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姿態,歡迎外資進入中國市場,這有助於進一步改善各界的預期,提振市場信心。”

此次徵求意見的一大亮點是,QFII、RQFII擴大了投資範圍,其中包括私募基金——這對“洋私募”而言無疑是最大的利好。

2017年開始,多家海外資管巨頭已先後登記成為WFOE PFM(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併發行了股、債、商品等私募證券基金產品。然而因為外資機構初來乍到,業績曲線尚不完整,加上中國境內客戶對外資基金管理人也缺乏瞭解,因此洋私募的銷售遇到一定瓶頸。

相比之下,這些外資在離岸發行的同類基金(通過QFII/RQFII佈局中國境內市場)的銷售情況仍然可觀。“目前仍處於徵求意見階段,如果落實,對洋私募是一大利好。因為外資資金一般還是比較認可外資的名頭。在初期,不容易去投其他本地私募。”某WFOE PFM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QFII、RQFII投资范围大幅扩大,洋私募获利好

合併只是第一步

整體來看,此次修訂的主要內容為:合併QFII和RQFII、放寬准入條件、擴大投資範圍、優化託管人管理以及加強持續監管。

2002年和2011年,中國資本市場先後實施QFII和RQFII制度試點。截至2018年底,QFII總額度1500億美元(目前已增至3000億美元),共有309家境外機構獲得QFII資格,獲批額度1011億美元;RQFII制度從中國香港擴大到19個國家和地區,總額度19400億元人民幣,共有233家境外機構獲得RQFII資格,獲批額度6467億元人民幣。

證監會表示,現行QFII、RQFII制度在准入條件、投資運作和持續監管等方面已不適應新的市場環境。為解決QFII、RQFII制度存在的問題,實施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引進更多境外長期資金,從而對《管理辦法》進行修訂。

具體來看,將QFII、RQFII兩項制度合二為一,整合有關配套監管規定,形成統一的《管理辦法》和《實施規定》。境外機構投資者只需申請一次資格,尚未獲得RQFII額度的國家和地區的機構,仍以外幣募集資金投資。

“第一步合併是便利化措施,將總體額度合併,簡化了管理的手續,在境外人民幣可以和外幣自由兌換,促進了離岸人民幣迴流。應該說,這一項是擴充了人民幣境外市場的舉措。”邵宇稱。

此次修訂中最重磅的一條為擴大了投資範圍。根據徵求意見稿,除原有品種外,QFII、RQFII還可投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掛牌的股票、債券回購、私募投資基金、金融期貨、商品期貨、期權等。此外,允許參與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可參與的債券回購、金融期貨、商品期貨、期權的具體品種,由有關交易場所提出建議報監管部門同意後公佈。

此外,允許參與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可參與的債券回購、金融期貨、商品期貨、期權的具體品種,由有關交易場所提出建議報監管部門同意後公佈。

“投向範圍增加了特別多,這一條十分重要,也意味著外資可以全面進入境內市場,”邵宇表示,可以參與幾乎所有的產品,包括衍生產品的投資,對於外資來說可以分散投資,滿足不同的投資偏好。在這個基礎上,外資還能夠使用衍生品來管理風險,這是一個比較大的進步,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會大增。

修訂後的徵求意見稿對於外資准入條件上也進行了放寬,取消了數量型指標要求,保留機構類別和合規性條件。同時,簡化申請文件,縮短審批時限。

另外,優化託管人管理上,明確QFII託管人資格審批事項改為備案管理後的銜接要求,不再限制QFII聘用託管人的數量。

最後,加強持續監管。完善賬戶管理,健全監測分析機制,增加提供相關跨境交易信息的要求,加大違規懲處力度。

“外資希望能夠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紅利,他們原來投資A股,大多都投在價值股,現在外資可以投資成長股、科技股,或是通過衍生產品對風險進行對沖。相比從前,外資投資的交易工具及策略更加靈活,有利於增加對中國的整個頭寸的考慮。” 邵宇稱。

洋私募迎重大利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陌生環境且市場表現不佳的背景下,洋私募面臨眾多挑戰,此次的徵求意見稿將範圍擴大至私募基金,這對洋私募而言無疑是重大利好。

“只要擴大投資範圍至私募,大概率會包括內地的私募和洋私募,但離岸資金一般還是比較認可外資的名頭,從合規角度和投資風格角度而言都是如此。”上述WFOE PFM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初期階段,外資不太容易去投其他本地私募,因此對洋私募是一大利好。

2016年6月30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相關問題解答(十)》,允許符合條件的WFOE(外商獨資企業)申請登記成為WFOE PFM。截至目前,數十家WFOE已經先後登記成為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併發行了股、債、商品等私募證券基金產品。

此前,外資私募基金管理人在中國境內發行、投資於境內市場的產品也只能在境內募集資金。然而,外資機構初來乍到,業績曲線尚不完整,中國境內客戶對外資基金管理人也缺乏瞭解,需要一定的觀察期。同時,大多在2017年備案、2018年發行產品的外資私募是在最艱難的時點入市——2017年,中國債市經歷去槓桿的衝擊,利率債巨震持續,之後信用違約事件不斷;2018年開始,受到外部不確定性影響,A股從年內最高點3557點下挫至2500點附近。上述因素也導致了外資私募在募資方面遇到一些困難。

第一財經記者多方瞭解,以A股為例,儘管洋私募的境內產品募集情況並不如預期樂觀,但近期這些洋私募所在機構在海外發行的A股公募基金仍受到外資的認購,海外資金仍然對中國資本市場持樂觀態度。

記者從多家資管機構瞭解到,近期路演情況顯示,儘管中國經濟仍然存在下行壓力和外部不確定性,但海外投資者認為其他市場的風險正在上升,因此開始更多關注A股的機遇。

“境外養老基金、主權基金增加了對海外A股基金的配置,此前它們的A股持有比例太低,因此持倉大概率上升。”安本標準投資管理(Aberdeen)中國股票投資主管姚鴻耀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