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知名科學家,名氣卻和人品成反比,做出的事至今被人唾棄

中國歷史上有過很多人物留名青史,但是要說這其中比較全才的,能夠讓人記住的還是比較有限的,其中沈括就是一個。很多人知道這個名字或許都是從《夢溪筆談》這本書開始的,然而事實上他的名聲和成就並沒有成正比,那麼又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結果?其實這和他的人品有一定的關聯。

古代最知名科學家,名氣卻和人品成反比,做出的事至今被人唾棄

我們先來看一下他在科學研究方面的成就到底多麼的驚歎,大家只要稍微百度一下就能夠看到此人在很多學科方面都有著獨到的見解和發現,無論是數理化、還是天文氣象水利,他都有著很大的成就,還都記錄在他其成名作裡面。甚至有人研究後稱呼他是中國科學史上最卓越的人物,然而卻有一個缺點讓他沒有將自己的光芒完全的散發出來,這就是讓人捉急的人品。沈括出生在北宋時期的一個官宦世家,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從小就顯露出來了在科學研究方面的興趣和特長。他最初當官不是通過科舉這個途徑,而是在父親去世後得到了朝廷的庇護,擔任一個小地方官。當時恰逢此地遭受水患,他運用自己在水利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快就幫助當地修築了玩好的水利設施,從此百姓再也不用為水患憂慮了,他也因此成名。

古代最知名科學家,名氣卻和人品成反比,做出的事至今被人唾棄

但是真正有本領的人是不屑於別人賞賜的榮耀的,所以沈括後來就辭去了自己的官職,準備靠自己的真本事通過科舉考試,最後如願中了進士,和當時的大詩人蘇東坡共事過一段時間。兩個同樣才華橫溢的人自然是結成了好友,直到母親去世的消息傳來他才按照祖制回老家守孝了。服孝期滿後,沈括回到京城任職,當時是1063年,正趕上王安石在朝廷的支持下進行變法改革,對才華橫溢的沈括自然是非常的賞識,於是就將其拉入了自己的陣營。但是這次變法並沒有得到多少人的擁護。蘇東坡當時是堅持著中立的態度,因為這些政治立場的不同,昔日好友變成了若即若離的關係,再加上蘇東坡因為變法事件彈劾過王安石,所以兩人就更加的疏遠了。

古代最知名科學家,名氣卻和人品成反比,做出的事至今被人唾棄

公元1071年,蘇東坡被貶到了杭州任職,這裡可是沈括的老家,於是兩人難免再次有了交集,蘇東坡是個比較豪爽的性子,所以幾杯酒下肚就敞開了心扉和昔日故人交心,興奮之餘還賦詩幾首。怎知沈括轉身就將他給彈劾了,理由就是他寫的詩詞中含有對朝廷大不敬的意境,因為此事蘇東坡遭受了百餘日的牢獄之災,差點掉了腦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如果說沈括對付昔日好友的這一招是因為政見不合、各為己利,那麼後來他針對王安石的一些做法就有些說不過去了,要知道這一位可是將他帶上政壇高峰的伯樂。我們都知道歷史上的王安石變法最終是失敗的,在他倒下後,沈括不但沒有伸手相幫,反而暗中向朝廷揭發王安石變法的種種弊端,對恩師極盡的詆譭。

古代最知名科學家,名氣卻和人品成反比,做出的事至今被人唾棄

​他這種反覆無常的行為在現在看來是不厚道的,在當時那種非常講究倫理綱常的時代更是為人不恥的,所以他雖然沒有因為王安石變法受到牽連,卻還是因為這種前後不同的兩面派遭到了彈劾,最終被下派到邊疆地區防禦西夏。最悲哀的是,死後也沒有得到一塊體面的墓碑。作為後人,我們當然儘量不能過於渲染古人的言行,還要多看看他在科學方面的成就帶給後人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