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苦苦等待網貸合規白名單?

網貸行業2019年的主題詞還是合規備案,但是備案在何時?網貸合規的白名單又會何時出現?

一.基本情況

2018年8月17日,相關機構出臺了《P2P合規檢查問題清單》還有《108項P2P網絡借貸機構合規檢查問題清單》,裡面對於P2P的合規提出了具體要求。其中對於合規檢查的步驟也分為三個階段:平臺自查、行業自律檢查、整治辦核查。

具體的檢查操作主要是當地的互聯網金融等行業協會或金融辦等部門牽頭,平臺自查基本在去年十月份的時候完成,行業自律檢查最晚是去年12月底完成,行政核查緊隨自律檢查或是在其之後進行,普遍的計劃也是在去年年底截至。

實際進行的進度要看當地的進行情況,比如杭州地區去年十月份的時候,已經進入行業自律檢查的行政審核階段,而深圳是在去年11月月末時啟動的行業自律檢查,還有最近北京監管透露出自律檢查將在今年一月中下旬基本結束,行政核查階段隨後開始,預計在今年3月底前完成行政核查。具體的進程確實如去年的監管要求一樣,各地根據自身情況決定。

二.檢查內容和存在問題

一方面是合規檢查需要提供的基本材料除了平臺運營的數據等,還涉及符合資質要求的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等,另一方面把去年八月份出具的合規要求一一落實到平臺也需要一個過程,畢竟細算108條下來其實也僅是五個月的時間。

這個合規整改的過程就是查漏補缺的完善過程,基本上常暴露出的問題也是共性的問題。

1、廣告宣傳,例如宣傳安全,保本保息等

2、信批不合格,例如不及時、不完善等

3、違規存量業務的消化,也涉及到產品方面,例如資金池、期限錯配等

4、實際業務中的問題,例如費率界定等

5、存管賬戶的問題,例如第三方機構的代償代扣情況等

6、財務審計方面的問題,例如存管系統與財務系統的對接、資金的核算等

還有一些涉及到平臺實際運營操作方面的問題,簡單說就是要求專業。

三.檢查的意義在哪裡

2018年年初時金融監管反覆強調的就是防控風險,網貸P2P在後面也總算劃分到具體的監管部門,既然孩子有了爹,那麼當管教的自然也要管理調教一番。總體上合規檢查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檢查讓平臺在規範運營的基礎上控制風險,而這個過程就是各地對轄區內網貸行業情況的整理排查。這時候看平臺能否通過合規檢查,甚至目前自身能否積極整改主動迎接合規檢查,這類的平臺是有強烈求生欲的,畢竟合規的成本會隨著檢查的進度不斷地增加,這個過程就像是賽場比賽,實力差意志不純的自然很容易落跑。

行業要發展,肅清的道路還是要走。

四.“黑名單”

其實還是要看合規的進度程度,把前面的任務完成,後面的工作才能開展,這也是基本的邏輯順序。合規檢查剛開始時,很多出借人都期待所謂的合規白名單,可現實是,即使合規檢查進程稍快些的地區,目前看所謂的白名單也還是在醞釀之中,而且誰都不想用一份草率的名單來打臉。

但是反方向邏輯思考,其實黑名單已經很明顯了,特徵如下,大家可以參考補充。

1、還未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

2、還未上交自查報告的平臺

3、流動性問題未解決的平臺

4、存在大單借貸項目的平臺

5、違規型業務及存量業務未消化的平臺

五.小 結

記得有句話說:“風口來的時候,豬都能飛上天”。但是事實上看不清形勢的人即使在風中,可能也並不能夠順風而起,甚至有可能是逆風而上。

去年很多傳言都說待收小的平臺會被清退,但是最近北京地區方面監管的態度明確:“清退P2P企業並未設硬性數字指標,按照合規要求,是否可持續進行的標準來進行”,這才應該是更適合的態度。而且即使是合規備案完成,監管進入常態化,能夠發展下去的平臺也要持續的接受管理,順應市場而為。

最後想說一句,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其實風險對於出借人是個好東西,雖然不受待見,但是它就像是早晨的鬧鐘和街邊的紅綠燈,存在意義就是提示、警覺,當然對於裝睡的人的意義很小。實在看不懂的人,其實還有很多低風險的理財方式可以選擇,銀行、徵信、信託,也不必糾結。

還在苦苦等待網貸合規白名單?

作者簡介:山遠,歡迎大家關注個人微信公眾號:大佛聊互聯網金融(ID:lsdf628)。

還在苦苦等待網貸合規白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