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貨架風口散去,新零售終於冷靜了

導讀

新零售引發的低門檻創業風潮只是迷霧陣,通過新技術實現按需定製,才是新零售的真正內涵。

傳統電商發展遇瓶頸

在以往的企業財務分析中,常常提到是電商對傳統行業的衝擊,但是到現在,電商發展的"天花板"已經依稀可見。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國網上零售額的增速已經連續三年下滑,根據預測,未來國內網購增速的放緩仍將以每年下降8-10 個百分點的趨勢延續。

無人貨架風口散去,新零售終於冷靜了

其實電商從誕生之日起就存在著明顯短板:線上購物的體驗不及線下購物。特別是在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人們對購物的關注點已經不再僅僅侷限於價格,品質和消費體驗成為更重要的參考因素。

新零售引發投資風口

因此,馬雲在2016年10月阿里雲棲大會上一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就迅速引發全民討論。一時間,各種關於"新零售"的投資風口洶湧而來,其中以"無人貨架" 、"無人便利店"的熱度最盛。

無人貨架風口散去,新零售終於冷靜了

最開始,憑藉通過"無人"降低成本的初衷、形式上的耳目一新以及商品供給渠道的下沉,引發了人們對新零售的無限期待。

然而,技術不過關、商品維護不善、供應鏈低效高成本等問題頻發,讓無人銷售的風口幾近褪去,很多平臺甚至還沒被聽說就已沒落。

資本冷靜引反思

這時候,人們才開始重新反思新零售真正的內涵,新零售不是電商的二次進化。電商的商業模式是B2B,考慮的是如何將讓供需兩方在平臺上實現更加高效地對接。

而新零售是S2B模式,考慮的是如何由b端用戶直接決定生產,從而來實現行業的深度變革。

無人貨架風口散去,新零售終於冷靜了

新零售的核心是新技術

在無人便利店概念剛出來的時候,引發人們關注的便是其無需人工維護的低成本運營和快速便捷的購物體驗。

然而實際情況是,在機器運營的背後,投入的是更多的人力和技術成本。而且這一步充其量解決的還是供需兩方的接觸問題,本質和傳統電商沒有區別。

無人貨架風口散去,新零售終於冷靜了

而新零售的驅動力主要來自於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的新技術,通過收集和分析用戶的行為來直接決定生產方的產品開發方向和數量,從而從根本上杜絕鋪貨陳濫和庫存囤積的問題。

通過新技術實現按需定製,才是新零售的真正內涵。

新零售門檻高

回頭再看由"新零售"引發的一系列的低門檻創業風潮,其實不過是在資本造富神話下的自我欺騙。但是這並不是說"無人銷售"的模式有問題,它的確是一種零售模式的進步,但是這個模式需要新技術的推進才能實現本質的轉化,門檻高。

無人貨架風口散去,新零售終於冷靜了

這種模式註定只能由零售、互聯網巨頭們來落地實現,而市場中的中小型的玩家終將會成為犧牲品。蘇寧、餓了麼等頭部企業旗下的無人貨架依然在看似已經涼透的市場中挺立且發展良好的現狀也證實了這一點。

新零售理智出發

因此,在未來新零售發展的過程中,不管是商業模式的創新,還是互聯網技術的創新,都必須尊重規律,迴歸理性,對現狀進行科學的分析,而不是盲目跟風。

新零售的模式是好,但是這一概念的落地究竟該如何推進?傳統商超又是如何應對新一次的零售變革呢?敬請期待魔鏈企服下期文章。

魔鏈財務評估,智能計算企業財務得分

速查財務短板,分析財務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