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出戰韓國前,我們要說的幾句話

國足出戰韓國前,我們要說的幾句話

出人意料的中國隊,兩戰全勝。第一場,是中國隊缺兵少將,考驗的是裡皮的補鍋能力;第二場,陣容相對齊整的中國隊考驗的是進攻能力。第三場,輪到了小組實力最強的韓國隊。

對陣的歷史戰績,自然不需要回顧了,韓國隊光看本來紙面實力就已經是小組第一,而亞洲“最強”球員的孫興慜的歸來,最強對手名副其實。

率先出線之後,就已經有人開始喊話韓國,讓他們“放馬過來”。我們不妨先冷靜一下。

國足出戰韓國前,我們要說的幾句話

1. 兩連勝——不算什麼

如果說一定要拿“兩連勝”來說事的話,那就是相比於曾認為國足會墊底的球迷來說,這個結果是出乎意料的。

國足出戰韓國前,我們要說的幾句話

(國內某體育APP“直某吧”在去年做的調查,接近一半的受眾認為國足會墊底)

從場面上來看,我們並沒有顯示出和成績相符合的實力。無法在高速運轉中進行傳球,也無法在對方的高速進攻中迅速落位。雖然對陣菲律賓的大勝從數字上化解了進攻的尷尬,但是實際上表現出的能力同成績沒有太大關聯。

國足出戰韓國前,我們要說的幾句話

(開心歸開心,但還是要冷靜一些)

目前,國足已經是挺莊了,對陣韓國無非是覺得怎麼個“胡”法。其實韓國也是這麼想的,是以小組第二的身份對著A組第二,還是去迎戰一個小組第三。這比所謂的“中韓”之戰的榮譽要更加實際。對於中國隊來說,擊敗整齊的韓國隊是一件大事。而對於對方來說,如果不能奪冠,沒有人會記住戰勝中國隊是怎麼樣的喜悅。看的目標不同,自然心態也不同。

2. 2場5球——不算什麼

2場比賽5球(算上一個烏龍球),在數字層面上,是可以令人滿意的。但是實際上,也就是僅僅在數字上令人滿意而已。

武磊的壓力在打菲律賓的比賽中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緩解,否則將依舊面對眾人的口誅筆伐,也不會有人拿出武磊喊話孫興慜的玩笑。

國足出戰韓國前,我們要說的幾句話

(我覺得我現在就是亞洲老大~)

裡皮將武磊作為反擊或者是進攻的“第一點”的嘗試是失敗的。面對吉爾吉斯斯坦的比賽中,國足的進攻可以用“乾澀”來形容。武磊表現不佳是一個場面上的縮影,但中場也是要付一定責任的。

國足出戰韓國前,我們要說的幾句話

(金敬道的早早下場是中場失勢的明顯寫照)

首場比賽的中場可以說是整體失控,缺乏有效向前的輸送,因此武磊的表現不佳究竟是位置問題,還是支援問題,很難去分清楚。但第二場比賽,武磊稍稍地回撤後,顯然形成的威脅要大了一些。如果沒有兩個進球,這樣的改變也只能停留在“威脅大了一點”而已。

國足出戰韓國前,我們要說的幾句話

在武磊受傷之後,于大寶可能要肩負起抗韓的任務。而介於“敏捷型英雄”和“力量型英雄”之間的定位,反倒他很多時候有了“光環”的照顧。在肖智和韋世豪無法及時迴歸的時候,于大寶和郜林是裡皮的希望。而郜林的射門雖然依舊不靠譜,但是不能抹殺郜林回撤銜接中前場的功勞,郜林作為每場比賽中國隊跑動最積極的隊員,也盡力地做好著“輔助型英雄”的角色,何況郜林在對陣韓國球隊時,時常會開掛。

國足出戰韓國前,我們要說的幾句話

總體上來說,在進攻端讓人著急,不但是能力的問題,也有人員的問題,而一旦武磊無法上場則讓問題更加現實——誰來攻城拔寨?于大寶首發是大概率的事情。

3. 中場——除了鄭智,後繼無人。

中場的問題在鄭智復出後看似得到了緩解。這和裡皮對於比賽的心態有關係,首場比賽裡皮受制於傷病和謹慎的態度,並沒有派上純粹的組織型中場。而比賽的場面則非常慌亂,亮點也只有吳曦的前插。不誇張的說,第一場比賽的中場就像是四個掃地機器人。

國足出戰韓國前,我們要說的幾句話

(鄭智:名副其實的老妖)

對陣菲律賓,鄭智的復出加上第一場僥倖的底氣,裡皮對於中場進行了改進。趙旭日、蒿俊閔、鄭智和吳曦,組織、掃蕩、後插上、突擊的屬性幾乎全覆蓋了。場面也相較於第一場要好了很多。這是這一屆國家隊中可以打出的中場頂配了。我相信,在裡皮的計劃中,顯然是把菲律賓當作了一定要拿下的對手。

但是對陣韓國隊,相比於用頂配中場去對抗,不如使用些其他的中場,讓他們找到比賽的感覺。因為進入淘汰賽之後,比賽更加激烈和殘酷,在比賽中需要更多的後手——替補球員在關鍵時刻去發揮作用。用對於韓國隊的比賽,當作是“以賽代練”是一個合適的目的。

但從目前來看,中國隊會基本上延續上一場的中場陣容,變數是于漢超,從狀態來看,替補上場的于漢超幾乎造就了武磊的帽子戲法,因此于漢超有可能成為淘汰賽中裡皮的一個武器。

國足出戰韓國前,我們要說的幾句話

4. 兩場失一球——不能算差

裡皮曾在半場比賽的時間裡使用過5後衛、4後衛和3後衛。因此在後防線上,球員的一專多能是裡皮最喜歡的。而從目前中來看,後防線反而是國足中“人員”最多的。

張琳芃和劉洋是常規防線中的人員。張琳芃的內收和劉洋的前提為場上的變陣提供了可能。而張琳芃、石柯和馮瀟霆的三後衛體系,具備正面對抗的能力,也具備一定的防反能力。當球隊需要進攻時,三人的防守,只要注意力足夠集中,加上鄭智的預判,還是能夠完成任務的。而當球隊相對被動的時候,劉洋回撤成為左後衛,張琳芃回到右後衛的位置。而如果球隊需要擺“大巴”的時候,會發現球場中到處都是後衛。鄭智可以回撤充當中後衛;于大寶可以後撤充當中後衛;張呈棟可以後撤充當邊後衛;如此看來,擺個五後衛甚至六後衛也不是不可能,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國足出戰韓國前,我們要說的幾句話

(從懷疑到表現出色,劉洋成為了後防線上的一個亮點)

但不得不說,這些位置中最關鍵的是劉洋。劉洋的位置也反應了裡皮對於比賽的心態。需要進攻的時候,劉洋會出現在邊翼衛的位置上;而當對方進攻比較兇猛的時候,則會回到邊後衛。但是目前來說,唯一的隱患也是劉洋,一旦劉洋受傷,“左後衛”將會是誰。

另外,在防守型後腰的位置上,還是更多的要依靠鄭智的經驗,這在菲律賓的比賽中就很明顯。鄭智多次回追和預判直接瓦解了菲律賓的反擊,前後兩場小組賽,有無鄭智,中場的能力天差地別。

5. 韓國隊——一切為了孫興慜

熱刺惜敗曼聯後,孫興慜就火速趕到了韓國隊報道。儘快融入到國家隊比賽的節奏是對於孫興慜和韓國隊最重要的事情,而唯一的方法就是以賽代練,中國隊很不巧,恰恰成為了孫興慜熱身的對象。

國足出戰韓國前,我們要說的幾句話

(免除兵役之後,孫興慜狀態大好)

韓國隊前兩場比賽中顯示出的控制力還是有亞洲強隊的水平。但是相較於沙特、伊朗和日本,韓國隊始終沒有給自己一個明確的方向,留給人的印象依舊還是那些“跑不死”和“體能好”。雖然陣中寄誠庸、具滋哲等球員還在歐洲效力,但是韓國隊的技戰術打法並沒有太大的提升。可以預測,在未來幾年,韓國足球也將經歷一個不小的下坡路。但是目前,對於中國隊來說,韓國隊依然是強大的。

如果中國隊輸給了韓國隊,不算什麼,我們只是和德國隊在“差不多”的水平,小組第二是一個符合自身的排名;如果贏了韓國隊,也不算了什麼,韓國隊並未傾盡全力。

國足出戰韓國前,我們要說的幾句話

(這邏輯太強了~)

相比於比賽的勝負,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中後場和替補隊員得到的鍛鍊,在武磊出場成疑的淘汰賽,他們才是決定我們能走多遠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