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阿里要走京東的經營模式?是為了競爭還是新的佈局?

眾所周知,阿里和京東目前是國內數一數二的電商平臺,都擁有者大量的用戶。兩者之間一直都在競爭,可以說是水火不容,目前戰況也是非常激烈。馬雲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過,阿里的目標是培養更多的京東,而劉強東也在公開場合表示過,相信京東的模式是強過阿里的,是可以存在一百年的。兩者都是認為自己比對方好。

為何阿里要走京東的經營模式?是為了競爭還是新的佈局?


但是近幾年,我們不難發現,阿里竟然在走京東的經營模式,曾經阿里看不起京東,但是現在為什麼要走京東的經營模式呢?是為了競爭還是新的佈局?下邊主要看兩方面,物流和自營。

為何阿里要走京東的經營模式?是為了競爭還是新的佈局?


在物流方面,京東一直在自建物流,可謂是重資產,大投資,目前為止,京東物流從業人員達到12萬,在京東購過物的小夥伴們應該能體驗到京東物流的快,態度好,以及種種的很好的體驗性。但是馬雲一直是瞧不起劉強東自建物流的,一直認為京東會被自己沉重的物流業務所拖垮,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馬雲不得不重視起京東的物流,從瞧不起到重視,從重視到複製,2013年,馬雲建立菜鳥網絡,幾乎匯聚國內大部分的快遞公司,全國到處圈地,建倉庫,就近發貨,似乎在複製京東的模式,目前菜鳥網絡也是發展很猛,幾乎囊括了國內百分之九十的快遞,這樣一來大大的提升了阿里的送貨速度以及用戶體驗性,那麼阿里為什麼要走當初自己看不起的京東的路子呢?一是為了和京東競爭,二也是為了新的佈局,佈局物流業務,收割利潤,提升用戶體驗性。

為何阿里要走京東的經營模式?是為了競爭還是新的佈局?


再看自營方面,之前的幾年阿里是沒有自營業務的,自動看到京東自營業務的發展迅速,馬雲也建立了天貓超市,天貓電器等等各種自營業務,更吸引人的是當年在京東收購完一號店後阿里和京東的網上超市之爭,可謂是水火不容,當年馬雲其實是看不起自營業務的,但是為什麼要做自營呢?不可否認的是自營給消費者的體驗性非常好,增加用戶信任度,更增加了平臺的利潤,並且有效統籌了各方面的環節,使購物流程簡化了不少。

阿里要走京東的經營模式?是為了競爭還是新的佈局?您覺得呢?您覺得下一步阿里還在繼續複製京東的模式嗎?還是京東再出奇招?想必可以預見的是,兩者之爭必然是很激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