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研支团助力“乡村夜校”|用知识照亮脱贫路,用汗水浇灌幸福花

东林研支团助力“乡村夜校”|用知识照亮脱贫路,用汗水浇灌幸福花

“知识”是脱贫的关键,“扶智”更是扶贫的前提,按照贵州省委“共青团要把夜校办到农村去的要求”,在寨蒿镇政府与各学校的全力推进下,2018年12月中旬,扒王村“脱盲再教育夜校”在贵州省榕江县寨蒿镇扒王村村委会顺利开班。由来自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两位志愿者常铮和姚佳担任夜校的授课老师。

东林研支团助力“乡村夜校”|用知识照亮脱贫路,用汗水浇灌幸福花

贵州属于山区且多雨,农村的村路也不像城市道路那样宽阔平坦。虽然从宿舍到村里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但两位志愿者都是北方人,不了解村里夜晚的路况,为了避免迟到,每天都提前半小时便前往村委会做课前准备。

东林研支团助力“乡村夜校”|用知识照亮脱贫路,用汗水浇灌幸福花东林研支团助力“乡村夜校”|用知识照亮脱贫路,用汗水浇灌幸福花

两位志愿者老师去村委会上课

东林研支团助力“乡村夜校”|用知识照亮脱贫路,用汗水浇灌幸福花

每天来上夜校的村民大多年纪比较大,不会算数,不识字,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而且不太会讲普通话,这就导致了她们很难独自外出打工,只能在家务农,因此想要靠自身脱贫有心无力,靠政策帮扶也收效甚微。而农村夜校的出现,无疑是给了这些村民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通过学习知识,扫除脱贫路上的障碍。

在夜校的课堂上,两位老师从最基础名字的教起,一点点地为来上课的村民讲授文化知识,内容包括常用汉字的发音和书写、简单算术、婚姻法土地法等法律以及贵州省现行的教育医疗等惠民政策的普及。每一次课程的开展都很有现实意义,并且生动有趣的课堂还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小学生,和他们的奶奶们一起,拿着笔和本子跟着老师一起学习生字。

东林研支团助力“乡村夜校”|用知识照亮脱贫路,用汗水浇灌幸福花东林研支团助力“乡村夜校”|用知识照亮脱贫路,用汗水浇灌幸福花
东林研支团助力“乡村夜校”|用知识照亮脱贫路,用汗水浇灌幸福花东林研支团助力“乡村夜校”|用知识照亮脱贫路,用汗水浇灌幸福花

两位志愿者老师教村民认字

夜校开展一个星期后,各位来上课的阿姨都脸上都露出灿烂的笑容,对两位志愿者说到“两位老师讲的好,我们现在会写好多字了,有运气嘞,有研究生给我们上课。”

就连在村里的驻村干部也称赞道:“现在去贫困户家里走访,以前签字时不会写名字的现在都会写了,甚至还能看得懂一些简单的材料呢。”

东林研支团助力“乡村夜校”|用知识照亮脱贫路,用汗水浇灌幸福花东林研支团助力“乡村夜校”|用知识照亮脱贫路,用汗水浇灌幸福花

两位志愿者老师在为村民讲解惠民政策

“第一次上课的时候,看到这些与自己父母年纪相仿的学生时还是感到很紧张,不知道该说什么,接触的时间久了,现在感觉这些阿姨其实很可爱。”两位志愿者说道。而对于上夜校的感受,两位志愿者谈到“上夜校时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其实就是交流问题,有的时候讲话太快,我们相互之间就听不懂,所以讲话就要慢一点,而且,由于各位阿姨很久没有写过字了,写起字来歪歪扭扭,但是,好在各位阿姨的学习热情很高,所以进步很快。”

东林研支团助力“乡村夜校”|用知识照亮脱贫路,用汗水浇灌幸福花
东林研支团助力“乡村夜校”|用知识照亮脱贫路,用汗水浇灌幸福花

村民在认真学习

THE END

志愿服务工作的本质就在于付出与奉献,夜校工作的开展把文化知识带到了农村,带给了最需要他们的普通群众,帮助他们摘掉“文盲”的帽子,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这不仅仅是志愿服务精神的体现,更是作为志愿者的责任和义务。下一步青年志愿者们将继续努力,为祖国的脱贫攻坚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东林研支团助力“乡村夜校”|用知识照亮脱贫路,用汗水浇灌幸福花

往期精彩回顾

校正:王冬冬

东林研支团助力“乡村夜校”|用知识照亮脱贫路,用汗水浇灌幸福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