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老師:“恕之道,推己及人也”——孔聖人談職場經(深度好文)

弟子問孔子,有沒有一句話可以讓我終身奉行、一生受益嗎?孔子給了他一個字的答案:恕,並說:吾道一以貫之。後人稱之為恕道。提到恕字,我們會馬上想到寬恕、饒恕、恕你無罪這些詞,然而,儒家的恕道不僅僅是包容寬宥之意。恕道的主要精神是推己及人。兩方面,一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二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前者是後者的思想基礎,後者是前者的精神昇華。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說自己不想承受的,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因為一旦做了,對別人造成的傷害,很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民間的說法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雖然這麼說不太科學,但是歷史往往如此。古代有些帝王嗜殺成性,動不動就滅人三族甚至九族,這種苦難最終也常常落到他們自己的頭上。曹操的兒子曹丕篡了漢家天下,一腳把漢獻帝踹到臺階下,而幾十年後,他的孫子被司馬懿的孫子篡了位,彷彿是歷史重演。

古代學者往往以《大學》和《禮記》裡提到的絜矩之道來為恕道做註腳。那麼,什麼是絜矩之道?《大學》說:"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韓老師:“恕之道,推己及人也”——孔聖人談職場經(深度好文)

這段話的意思是,我的上級把不合理的事情強加在我身上,動不動就對我發脾氣、拍桌子,這些是我不喜歡的,那麼我就不能以此對待我的下級。我的下級對我陽奉陰違,不盡職責,這些是我所厭惡的,那麼我就不能這樣對待我的上級。身邊的人,都以此類推。這就是君子的絜矩之道,也是恕道中己所不欲勿施予人的內容。所以,東漢大儒鄭玄說:"絜矩之道,善持其所有,以恕於人"。

在工作中,明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絜矩之道,並將之收藏於心中,時時拿出來提醒自己,檢點對待上級下級和同級的行為,行成習,習成性,就能敬待上級、禮遇下級、友愛同級,成為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職場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則是更為廣闊的恕之道。想要成就自己先要成就他人,不吝於提攜下級,不吝於支持上級,不吝於協助同級甚至是競爭對手。在職場中,對同事吝嗇自己的心與力,是一種通病,總不情願看到同事比自己進步快,更遑論幫助他們進步呢?其實,攜手同行、同舟共濟不失為明智的選擇。

職業生涯,歲月如梭,無論自己能否得到實惠,並肩作戰、情同手足的同事難能可貴。每一項事業都需要團隊,而每一個團隊都講求共同進退,所以,立人立己,達人達己,是一種至關重要的團隊精神。歷史上許多著名的帝王將相之所以能成就光耀千秋的功業,與他們善於為人伯樂的品德是分不開的。蕭何月下追韓信,造就了掃平亂世的一代名將韓信,也造就了創造治世的一代名相蕭何。

韓老師:“恕之道,推己及人也”——孔聖人談職場經(深度好文)

韓信剛到蜀中就犯了殺人罪,要被斬首時,監斬官夏候嬰發現他氣度不凡、骨骼精奇,於是推薦給蕭何。多次促膝長談之後,蕭何認定韓信有軍事天才,必將成為不世出的名將,於是推薦給劉邦。開"產品"介紹會的時候,蕭何毫不吝惜譽美之詞,稱讚韓信國士無雙,並請求拜之為將。不料,劉邦嫌棄韓信的出身,因為韓信曾有乞食漂母、鑽人胯下的經歷,不肯拜將,還嘲笑蕭何沒眼光、小題大作。然而,蕭何愈挫愈勇,極力保舉韓信,並上演了一出月光下的速度與激情,留住了韓信,打動了劉邦。接下來的戲碼,大家也都耳熟能詳,登壇拜將,暗渡陳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可以說,若無那一夜的策馬揚鞭,也就不會有在四年之間就逆天改命的韓信、劉邦和蕭何。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是如何誕生的?多虧了管仲。春秋第一名臣管仲又是如何誕生的?多虧了鮑叔牙。管仲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

鮑子和管仲年輕的時候一塊做生意,管仲這小子投錢不多,利潤卻拿得多,別人罵他貪得無厭,吃虧的鮑子不以為意,因為他知道管仲家裡窮、急用錢;後來,管仲率兵打仗,衝鋒時,他躲在最後,逃跑時,他卻成了帶頭大哥,別人笑他貪生怕死,鮑子挺身而出為他辯護,理由是管仲家裡有八十歲的老母要奉養;再後來,管仲成了齊桓公的階下囚,鮑子非但沒有放棄這個朋友,還向齊桓公力薦管仲取代自己的相位,自己則甘為管仲的下級。

鮑叔牙的行為,很多人恐怕是不能接受的,推薦管仲做自己的下級尚可理解,而讓曾經的小弟成為自己的頂頭上司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這就是傳說中的高風亮節。其實,鮑叔牙並不傻,反而頗具智慧。"中國好知己"鮑叔牙非常明白,管仲的治國材能在自己之上,成就管仲,方可成就齊國的強大,從而保全自己的富貴,實現自己的夢想。管鮑之交,流傳千古,鮑子遺風,世人仰慕。鮑叔牙知遇管仲,為恕道的一次經典的成功案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給別人機會,也是給自己機會

韓老師:“恕之道,推己及人也”——孔聖人談職場經(深度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